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尼泊爾紀行:留守的老人、孩子、婦女

在尼泊爾的小鎮走走, 看到最多的是老人, 他們或坐在廟宇旁, 或蹲在牆腳旁, 或枯坐在家門口, 個個神情肅然, 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婦女則比較忙, 早起打水洗滌器皿, 祭拜神仙, 設攤買賣……到處可以看到她們忙碌的身影, 未到上學年齡的孩子則跟在大人後面, 睜著大眼睛看世界。

在尼泊爾, 女性是勞動力的主體, 他們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 的勞動力, 在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都是男尊女卑, 婦女地位相對比較底下, 日常所見的汲水、挑柴、賣菜、養牲畜、照顧孩子的都是她們的工作, 而男人則不是開車、作生意就是聚在一起抽煙、聊天或等待工作。

這裡的的年輕人都到哪裡去了呢?據介紹, 由於在家鄉幾乎找不到工作, 尼泊爾的年輕人紛紛選擇離開故土, 出國打工。 最為熱門的務工目的地是印度、科威特、馬來西亞、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 從事的都是這些國家的繁重勞動。

據報導,在全世界1000萬人口的國家當中,要論出國務工者積聚的財富在國民財富中所占的比例,沒有誰能超過尼泊爾,這部分外匯收入據說在尼泊爾國內生產總值中已經占比25%;非官方統計,占比高達40%。

大批年輕人出國務工或許讓貧困得到緩解,但是也讓這個國家陷入惡性循環:推高物價和通脹水準,並傷害國內生產,進而迫使越來越多的人背井離鄉。

而最後的結果是,留守的兒童越來越多,在家鄉老人和婦女成了生產的主力軍。

據報導,在全世界1000萬人口的國家當中,要論出國務工者積聚的財富在國民財富中所占的比例,沒有誰能超過尼泊爾,這部分外匯收入據說在尼泊爾國內生產總值中已經占比25%;非官方統計,占比高達40%。

大批年輕人出國務工或許讓貧困得到緩解,但是也讓這個國家陷入惡性循環:推高物價和通脹水準,並傷害國內生產,進而迫使越來越多的人背井離鄉。

而最後的結果是,留守的兒童越來越多,在家鄉老人和婦女成了生產的主力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