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不知的歷史:吳承恩寫《西遊記》那些年,西天已不屬於如來

貞觀元年(627年), 一個叫做玄奘的唐朝和尚, 從長安出發, “冒越憲章私往天竺”, 長途跋涉, 終於在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 前後十七年, 間學遍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

這, 便是中國歷史上真實發生的玄奘取經事件。 這段歷史, 其後經歷中國話本小說的長期演變, 到了明代, 終於在一個叫做吳承恩的作者手中, 完成了從歷史真實事件到神話小說的演繹過程。

正是借助于吳承恩的虛構演繹, 取經故事成為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人前往印度的一段經歷。 但也正是因為濃重的神話色彩, 將西天描述成為佛教獨大的世界, 實際上極大地偏離了事實。

事實是, 在吳承恩撰寫《西遊記》的那個年代, 佛教已然在印度衰微。 而西遊記中的佛教教主如來佛主, 倘若將其等同于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 那麼他大約生於西元前566年, 死於西元前486年, 也就是中國春秋時期晉楚爭霸的年代,

大體上與孔子屬於同一時代。
也就是說, 佛教的最早興起, 發生在唐僧取經之前1000多年, 如果玄奘真的到達了西天大雷音寺, 釋迦牟尼也早已圓寂千年, 所以唐僧是無法與釋迦牟尼見面的。

而按照西遊記中的設計,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

大鬧天宮則發生在五百年前, 也就是說大約127年前後, 當時的中國是東漢順帝永建二年, 距離董卓進京尚有62年。
所以按這段記載, 假使孫悟空真的存在, 他也無法與釋迦牟尼見面, 他們的時代相差了500多年。
至於吳承恩所生活的時代, 則是明朝嘉靖年間, 也就是16世紀, 距離釋迦牟尼更有2000多年的時空距離。 吳承恩不但對佛教創始人缺乏瞭解, 對數百年前的玄奘取經也並不熟悉, 他所依賴的, 是唐宋以來長期流傳的取經詩話, 西遊記的基礎, 正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更重要的事實是, 在吳承恩那個時代, 西天的佛世界, 也就是印度本土的佛教, 已然衰微。
這是怎麼說呢?
原來, 在玄奘取經之後的數百年中, 一種嶄新的宗教從西北方向傳入,
而印度本來就長期存在的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在宗教鬥爭中推行改革, 展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
那麼, 佛教如何呢?
佛教便是這場生死搏殺的犧牲品。

西北方向傳入的宗教, 便是伊斯蘭教。 8世紀初, 也就是中國唐朝中葉, 阿拉伯帝國向亞洲中部發起攻勢,

迅速佔領今天的阿富汗, 原本這裡是佛教世界, 在阿拉伯人到來之後迅速變綠。 他們向東到達當時的大唐帝國的西疆, 在這裡發生了一場遭遇戰, 此前, 唐軍幾乎在這裡戰無不勝, 但很遺憾的是, 這一次不在計畫中的遭遇戰, 唐軍慘敗。
當然, 唐朝雖然輸了一仗, 卻仍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但這個時候, 安史之亂爆發了, 大唐再無向西用兵的可能。
在此後, 抵禦阿拉伯人東進的, 是青藏高原的吐蕃, 他們曾長期抵禦伊斯蘭教的東進。 吐蕃與阿拉伯進行了三次規模巨大的戰役, 吐蕃三戰三勝, 使阿拉伯徹底斷絕了東進的念頭。 而在最後一戰中, 吐蕃雖然獲勝, 但精銳損失殆盡, 導致其由盛轉衰。
而在中國的安西北庭這邊(新疆), 原本這裡的居民多信仰佛教、摩尼教和薩滿教。到了中原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叫做喀喇汗國(包括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今新疆喀什、阿克蘇、和田、伊犁等地區)的突厥政權宣佈皈依伊斯蘭教,此後便以聖戰為名,向東方的佛教摩尼教國度高昌回紇和于闐國發起攻勢。
1006年,南疆最後一個土著人的政權于闐國戰敗滅亡。而高昌回紇堅持了很久,直到東方的遼被金所滅,遼國的一部分殘餘勢力在耶律大石的帶領下來到西方,吞併了高昌回紇等國,建立歷史上的西遼。
西遼不是穆斯林國家,而中亞有一個穆斯林國家,原本依附於西遼,後來逐漸強大起來,隨與西遼敵對,這便是花剌子模。
當成吉思汗西征之際,西遼和花剌子模全部被滅。而隨後的蒙古西征,更摧毀了阿拉伯帝國的最後殘餘。然,伊斯蘭教的興盛卻並未因為阿拉伯帝國的覆滅而結束。蒙古統治者更多地信奉草原的薩滿教與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利汗國顯然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大體而言,中國西部,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伊斯蘭教的大面積傳播,佛教在西北地方基本歸零。

在印度那個方向,在唐朝與阿拉伯人大戰的時代,印度河流域也遭入侵的阿拉伯人佔領。
首先,是古印度西北方向,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境內佛教的消亡。十世紀,也就是唐朝滅亡,中國五代時期。阿富汗一帶的蘇丹王再度入侵印度,屠殺寺院的常住僧人,又竭力的把所有寺院夷為平地,所有僧侶教徒全被驅趕,寺內的財物,掠奪一空。隨後,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建立穆斯林(回教)王朝,徹底終結了佛教在這一地區的使命,所有的佛教信徒都被殺死,寺廟蕩然無存。
隨後的12世紀,也是中國南宋與金對峙的年代,伊斯蘭教進入北印度,整個恒河流域的佛教世界被摧毀,包括那爛陀寺在內的寺廟都被摧毀,甚至連寺廟石塊也被拋入河中,僧侶遭遇屠殺,只有少數人倖免,逃往尼泊爾、緬甸、柬埔寨和中國。
到14世紀,佛教已經在北印度基本滅亡。印度佛像,全部被斷頭、斷手、斷腳、斷鼻、斷耳……
而逃亡西藏的和尚,雖然後來又有部分返回,有心想振興佛教,但完全欲振卻乏力。所以當1368年,朱元璋北伐滅元,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明朝之際,印度已不存在大規模的佛教。

也就是說,當西遊記寫成之際,西天已無佛。

原本這裡的居民多信仰佛教、摩尼教和薩滿教。到了中原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叫做喀喇汗國(包括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今新疆喀什、阿克蘇、和田、伊犁等地區)的突厥政權宣佈皈依伊斯蘭教,此後便以聖戰為名,向東方的佛教摩尼教國度高昌回紇和于闐國發起攻勢。
1006年,南疆最後一個土著人的政權于闐國戰敗滅亡。而高昌回紇堅持了很久,直到東方的遼被金所滅,遼國的一部分殘餘勢力在耶律大石的帶領下來到西方,吞併了高昌回紇等國,建立歷史上的西遼。
西遼不是穆斯林國家,而中亞有一個穆斯林國家,原本依附於西遼,後來逐漸強大起來,隨與西遼敵對,這便是花剌子模。
當成吉思汗西征之際,西遼和花剌子模全部被滅。而隨後的蒙古西征,更摧毀了阿拉伯帝國的最後殘餘。然,伊斯蘭教的興盛卻並未因為阿拉伯帝國的覆滅而結束。蒙古統治者更多地信奉草原的薩滿教與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利汗國顯然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大體而言,中國西部,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伊斯蘭教的大面積傳播,佛教在西北地方基本歸零。

在印度那個方向,在唐朝與阿拉伯人大戰的時代,印度河流域也遭入侵的阿拉伯人佔領。
首先,是古印度西北方向,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境內佛教的消亡。十世紀,也就是唐朝滅亡,中國五代時期。阿富汗一帶的蘇丹王再度入侵印度,屠殺寺院的常住僧人,又竭力的把所有寺院夷為平地,所有僧侶教徒全被驅趕,寺內的財物,掠奪一空。隨後,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建立穆斯林(回教)王朝,徹底終結了佛教在這一地區的使命,所有的佛教信徒都被殺死,寺廟蕩然無存。
隨後的12世紀,也是中國南宋與金對峙的年代,伊斯蘭教進入北印度,整個恒河流域的佛教世界被摧毀,包括那爛陀寺在內的寺廟都被摧毀,甚至連寺廟石塊也被拋入河中,僧侶遭遇屠殺,只有少數人倖免,逃往尼泊爾、緬甸、柬埔寨和中國。
到14世紀,佛教已經在北印度基本滅亡。印度佛像,全部被斷頭、斷手、斷腳、斷鼻、斷耳……
而逃亡西藏的和尚,雖然後來又有部分返回,有心想振興佛教,但完全欲振卻乏力。所以當1368年,朱元璋北伐滅元,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明朝之際,印度已不存在大規模的佛教。

也就是說,當西遊記寫成之際,西天已無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