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權力的遊戲》還是代表美劇最高水準的神作?我開始恐懼第八季

文 | 西派克

喜馬拉雅FM電影頻道主編

這個週一,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在一片讚美聲中收官。 雖然前有劇本提前一年慘遭洩露的陰影, 後有HBO的駭客勒索危機, 但劇集的收視率卻節節攀升, 在大結局再創新高, 達到1650萬, 較上一季時, 提升了50%。

在這七年間, 兩位主創大衛·貝尼奧夫和D·B·威斯, 完成了將劇集從小眾的極客奇幻文化帶入主流的創舉。 讓所有觀眾感受到了他們的極客朋友在十年前為何激動, 為何痛哭。

喬治·馬丁原著小說進度多年來停步不前, 從第六季後半段開始, 劇集已經超越了小說的時間線(但並未完全覆蓋小說的各條故事線), 開始進入完全原創的新節奏。

在此前的訪談中貝尼奧夫和威斯, 表示曾經聽過馬丁描述整部小說的結局。 條條大路通羅馬, 劇集和小說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最終大結局接近, 而兩位主創則選擇了一條加快速度的捷徑。 也讓如今的劇集越來越偏離了第一季最初的方向。

大結局中的一個細節也定義了劇集走向的轉變。 第一季時編劇曾讓小惡魔在戰場上被鐵錘意外打暈, 醒來時, 戰爭已經結束。

《權力的遊戲》第一季

到了第七季, 同樣的手法卻被用在了文戲上, 小惡魔私下與瑟曦談判, 二人本已快要談崩, 但鏡頭一換, 小惡魔卻最終說服瑟曦加入共同討伐異鬼。

同樣的手法, 一個用來減少耗費經費的動作戲, 另一個則被用來減少耗費腦力的大段臺詞, 其中變化, 已可見一斑。

曾經, 這部劇集沒有預算拍大場面,

但文戲卻可以完美還原小說。 到了第七季, 幾場大戰一集接著一集, 文戲卻已乏善可陳。 不合理的情節推進之下, 編劇熱衷於把不同故事線的角色彙集到一起, 重複講述一些觀眾早已熟知的情節, 湊了大半無意義的雜戲, 剩下的時間則多留給大場面戰爭。

也正是因為相同的原因, 劇中最善於玩弄權謀的大師, 「五王之戰」真正的幕後推手「小指頭」貝裡席整季都碌碌無為, 在最後意外被殺。

編劇以這位堪稱全劇智商巔峰角色的死, 以及其領便當時的無措的倉皇表現, 明確告訴了觀眾, 「權力的遊戲」已經玩完, 接下來便只有「冰火大戰」可看了。

而做出這樣的選擇, 其最主要原因則是由於兩位劇本主創薄弱的原創能力,

已無法駕馭馬丁宏大的冰火世界觀。

事實上, 一直到小說第五卷, 馬丁都在不斷撒網佈線, 新人物依舊一個接一個登場。 但劇集由於篇幅所限, 刪掉大量次要角色, 將相似劇情線合併(甚至給出了珊莎嫁給小剝皮這樣完全不符合邏輯的設定), 很快走完了馬丁的佈局, 開始了睜眼瞎式的新一季創作。

沒有新的小說支援,卻需要大量原創劇情的編劇,以最快的速度收線,用最短的篇幅消滅掉已有的家族和人物,讓真正的主角留存到最後,以準備最後的決戰。

龍媽登陸維斯特洛,立刻佔據了一半的江山,又迅速失去了幾乎所有軍隊。雪諾當了七集北境之王,又很快放棄,待在王位上的時間甚至不如「失去北境之王」羅柏。

小惡魔全程智商下線,唯一的功績還被剪輯隱去。高庭和凱岩城兩座維斯特洛地標僅驚鴻一瞥,甚至都無法出現在片頭的地圖中。

每個角色都如同坐了飛機一般在維斯特洛各地出現,讓本該嚴謹的劇集bug頻出。在第一季時,從君臨走到臨冬城還需要一個月,新一季中則變成每個角色都可以在單集中出現在任何編劇想讓他出現的地方。在設定中有南美洲那麼大的維斯特洛,甚至被網友調侃成只是個河南省。

馬丁的小說之所以與眾不同,便在於沒誰有主角光環,角色的每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會帶來殺身之禍。在險惡重重的維斯特洛,也並沒有真正的善惡對立,一切都是利益的角逐。

劇集則走上了小說初衷的反面,正義和邪惡被明顯劃分,英雄和反派漸漸顯露。好人與壞人模糊的分界線其實已經打破。這邊的龍女被塑造成一個偉大的革命者,支持民主,熱愛臣子,反對奴隸制,甚至願意以大局為重,放棄坐上鐵王座的最佳機會。

那邊的瑟曦則已成為劇集第一大反派,假意和談,幕後算計。

而最後一集的歷史會談,則成為了兩派對峙的最直觀展現。到最後,早已被洗白成全劇良心的詹姆,也最終放棄了瑟曦,加入了正義之師。

曾經善惡難分,好人難有好報的設定已然被推翻,第一季時的「偽主角」耐德被粉絲視作不會玩「權力遊戲」的反面教材,是沒有政治頭腦的老好人。而如今繼承耐德正直思想的雪諾,則越來越強,成為真正的主角。

在馬丁之前的經典奇幻作品中,經常會有這樣簡單的善惡對立,英雄就是英雄,反派則都是醜陋邪惡的怪物。

正如馬丁在訪談中所說,他雖然尊敬《魔戒》,但那個世界並不真實,阿拉貢登上王位後,半獸人依然存在,也不可能融入其他種族的世界,阿拉貢可能必須打著正義的旗號進行一次種族滅局。

這樣的模式在《冰火》前的大多數奇幻作品中都曾經存在,而馬丁的出現才真正革新了奇幻的版圖。

為了讓正義小分隊主角團的存在更有合理性,劇集也設定了夜王這個完全代表「惡」的反派Boss,這個沒有人類情感,沒有表情,沒有臺詞的反派Boss,幾乎是一個大而化之的反派。

他沒有自己的需求,我們也不知道他南下的目的,在馬丁想要構築的真實世界裡,根本說不通。

馬丁多次在採訪中表示,他並不想繼續托爾金模式,而是在試圖打造基於真實邏輯的新奇幻。他也因此去掉了主角光環,採用多角色的POV人物視角敘事,力圖鋪開一個真實的奇幻世界,也表示會在未來,給異鬼南下一個讓所有人認同的合理解釋。

夜王這樣魔王式的boss也不可能存在在小說中,書中的夜王僅僅是歷史裡提到的一個娶了異鬼為妻,自立為王的守夜人總司令。可能僅僅因為這個名字自帶王者之氣,而被用到了劇集中異鬼之王的頭上。

在經過七季之後,劇集最終走上了小說的反面。不過,觀眾愛看英雄,也愛看史詩,更愛看巨龍對決,去掉了馬丁的文學性,如今的劇集給出了一個更快速簡單的答案。

最初的劇集,被抱怨沒有大場面,被抱怨人名太長太多,被抱怨劇情太慢,如今都有了更加務實的解決。收視率的攀升,也證明了簡化方案的有效。

不過,對於熱愛某些主角的觀眾來說,這一季也終於不那麼虐心了。

投奔龍女的小惡魔則再次與自己的蘭尼斯特兄姐相見,他對詹姆的愧疚,對瑟曦的恨與同情交織,雖在劇終一帶而過,但彼特·丁拉基的演技則依舊有著讓人動容的力量。

龍女則在漂泊多年之後真正陷入了愛河,身邊亦圍繞著整個系列幾乎全部最有魅力的角色。

最讓人寬慰的,則是史塔克們的紛紛團聚。從第一季開始就四散各方的他們,終於在第七季相繼聚首。且每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試煉,囧恩成了王又愛上了姑姑,艾麗婭成了刺客殺死了最大的仇人小指頭,珊莎則終於放下了權力爭奪成為一個成熟的領導者,布蘭更是超脫俗世,成為類似曼哈頓博士一般超越世俗的存在。而每一對史塔克的相遇,對於所有觀眾來說,都是一次心靈的祝福。

如今,所有粉絲都知道劇集是小說的平行宇宙。但畢竟編劇們還是有著馬丁的第一手內幕,一些情節也一定會真的出現在小說中。

上一季阿多之死「Hold the door」,讓所有人淚目,馬丁也承認這是來自他的設定,囧恩的身世最終被確定,也是在冰火粉絲中流傳最廣的設定。

這一季中,也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設定,沒准也出自馬丁正統。

其一是攸倫和瑟曦的結盟,兩個最讓粉絲討厭的角色走到一起,順理成章。

其二是冰火相聚,雪諾與龍女幾乎是劇集和小說都認可的男女主角,在犧牲了大量本有著主角像的角色後,依然屹立不倒。小說中二人天南地北的二人如何相見,雪諾又是否會效忠,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其三劇集處心積慮,給出了雪諾乃雷佳再婚後的正統接班人的最大秘密。這也讓他在繼承順位上先于龍母。如此給主角加上王者光環,還給雷加扣上了悔婚渣男的帽子。不知是否也是馬丁的本意。不過,編劇讓觀眾能在閃回中見證雷加和萊安娜的婚禮,也算是對於粉絲最大的回饋。

其四也是本季最激動人心的一幕,異鬼復活的冰龍。坐擁三條龍的龍母,曾經是核武器般的存在。但小說中也曾有暗示過臨冬城下冰龍的存在,無論何種世界觀,似乎未來冰龍與火龍的對決在所難免。

即將在明年歸來的第八季只有6集,比這一季還少一集。兩位主創說,他們已沒有更多的故事可寫,這最後兩季13集已是他們的極限。但對於小說黨來說,還遠遠不夠,冰火如此龐大的世界觀,應該用更多的維度去展現,歷史和當下都有太多素材可挖。

放在同等的維度,《權力的遊戲》無疑已是代表了美劇最高製作水準的神作,但越是深愛這個系列的粉絲,也會要求更多。如今第八季的劇透早已在網上瘋傳,對這六集的期待,也變成了對更密集大場面和更快速收割角色的恐懼。

對於這個冰與火這個龐大又真實的世界更多細節的饑渴,可能都要等待馬丁在未來填滿坑的那一刻,才能真正被滿足,那一定是和劇集大不相同的全新故事。

沒有新的小說支援,卻需要大量原創劇情的編劇,以最快的速度收線,用最短的篇幅消滅掉已有的家族和人物,讓真正的主角留存到最後,以準備最後的決戰。

龍媽登陸維斯特洛,立刻佔據了一半的江山,又迅速失去了幾乎所有軍隊。雪諾當了七集北境之王,又很快放棄,待在王位上的時間甚至不如「失去北境之王」羅柏。

小惡魔全程智商下線,唯一的功績還被剪輯隱去。高庭和凱岩城兩座維斯特洛地標僅驚鴻一瞥,甚至都無法出現在片頭的地圖中。

每個角色都如同坐了飛機一般在維斯特洛各地出現,讓本該嚴謹的劇集bug頻出。在第一季時,從君臨走到臨冬城還需要一個月,新一季中則變成每個角色都可以在單集中出現在任何編劇想讓他出現的地方。在設定中有南美洲那麼大的維斯特洛,甚至被網友調侃成只是個河南省。

馬丁的小說之所以與眾不同,便在於沒誰有主角光環,角色的每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會帶來殺身之禍。在險惡重重的維斯特洛,也並沒有真正的善惡對立,一切都是利益的角逐。

劇集則走上了小說初衷的反面,正義和邪惡被明顯劃分,英雄和反派漸漸顯露。好人與壞人模糊的分界線其實已經打破。這邊的龍女被塑造成一個偉大的革命者,支持民主,熱愛臣子,反對奴隸制,甚至願意以大局為重,放棄坐上鐵王座的最佳機會。

那邊的瑟曦則已成為劇集第一大反派,假意和談,幕後算計。

而最後一集的歷史會談,則成為了兩派對峙的最直觀展現。到最後,早已被洗白成全劇良心的詹姆,也最終放棄了瑟曦,加入了正義之師。

曾經善惡難分,好人難有好報的設定已然被推翻,第一季時的「偽主角」耐德被粉絲視作不會玩「權力遊戲」的反面教材,是沒有政治頭腦的老好人。而如今繼承耐德正直思想的雪諾,則越來越強,成為真正的主角。

在馬丁之前的經典奇幻作品中,經常會有這樣簡單的善惡對立,英雄就是英雄,反派則都是醜陋邪惡的怪物。

正如馬丁在訪談中所說,他雖然尊敬《魔戒》,但那個世界並不真實,阿拉貢登上王位後,半獸人依然存在,也不可能融入其他種族的世界,阿拉貢可能必須打著正義的旗號進行一次種族滅局。

這樣的模式在《冰火》前的大多數奇幻作品中都曾經存在,而馬丁的出現才真正革新了奇幻的版圖。

為了讓正義小分隊主角團的存在更有合理性,劇集也設定了夜王這個完全代表「惡」的反派Boss,這個沒有人類情感,沒有表情,沒有臺詞的反派Boss,幾乎是一個大而化之的反派。

他沒有自己的需求,我們也不知道他南下的目的,在馬丁想要構築的真實世界裡,根本說不通。

馬丁多次在採訪中表示,他並不想繼續托爾金模式,而是在試圖打造基於真實邏輯的新奇幻。他也因此去掉了主角光環,採用多角色的POV人物視角敘事,力圖鋪開一個真實的奇幻世界,也表示會在未來,給異鬼南下一個讓所有人認同的合理解釋。

夜王這樣魔王式的boss也不可能存在在小說中,書中的夜王僅僅是歷史裡提到的一個娶了異鬼為妻,自立為王的守夜人總司令。可能僅僅因為這個名字自帶王者之氣,而被用到了劇集中異鬼之王的頭上。

在經過七季之後,劇集最終走上了小說的反面。不過,觀眾愛看英雄,也愛看史詩,更愛看巨龍對決,去掉了馬丁的文學性,如今的劇集給出了一個更快速簡單的答案。

最初的劇集,被抱怨沒有大場面,被抱怨人名太長太多,被抱怨劇情太慢,如今都有了更加務實的解決。收視率的攀升,也證明了簡化方案的有效。

不過,對於熱愛某些主角的觀眾來說,這一季也終於不那麼虐心了。

投奔龍女的小惡魔則再次與自己的蘭尼斯特兄姐相見,他對詹姆的愧疚,對瑟曦的恨與同情交織,雖在劇終一帶而過,但彼特·丁拉基的演技則依舊有著讓人動容的力量。

龍女則在漂泊多年之後真正陷入了愛河,身邊亦圍繞著整個系列幾乎全部最有魅力的角色。

最讓人寬慰的,則是史塔克們的紛紛團聚。從第一季開始就四散各方的他們,終於在第七季相繼聚首。且每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試煉,囧恩成了王又愛上了姑姑,艾麗婭成了刺客殺死了最大的仇人小指頭,珊莎則終於放下了權力爭奪成為一個成熟的領導者,布蘭更是超脫俗世,成為類似曼哈頓博士一般超越世俗的存在。而每一對史塔克的相遇,對於所有觀眾來說,都是一次心靈的祝福。

如今,所有粉絲都知道劇集是小說的平行宇宙。但畢竟編劇們還是有著馬丁的第一手內幕,一些情節也一定會真的出現在小說中。

上一季阿多之死「Hold the door」,讓所有人淚目,馬丁也承認這是來自他的設定,囧恩的身世最終被確定,也是在冰火粉絲中流傳最廣的設定。

這一季中,也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設定,沒准也出自馬丁正統。

其一是攸倫和瑟曦的結盟,兩個最讓粉絲討厭的角色走到一起,順理成章。

其二是冰火相聚,雪諾與龍女幾乎是劇集和小說都認可的男女主角,在犧牲了大量本有著主角像的角色後,依然屹立不倒。小說中二人天南地北的二人如何相見,雪諾又是否會效忠,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其三劇集處心積慮,給出了雪諾乃雷佳再婚後的正統接班人的最大秘密。這也讓他在繼承順位上先于龍母。如此給主角加上王者光環,還給雷加扣上了悔婚渣男的帽子。不知是否也是馬丁的本意。不過,編劇讓觀眾能在閃回中見證雷加和萊安娜的婚禮,也算是對於粉絲最大的回饋。

其四也是本季最激動人心的一幕,異鬼復活的冰龍。坐擁三條龍的龍母,曾經是核武器般的存在。但小說中也曾有暗示過臨冬城下冰龍的存在,無論何種世界觀,似乎未來冰龍與火龍的對決在所難免。

即將在明年歸來的第八季只有6集,比這一季還少一集。兩位主創說,他們已沒有更多的故事可寫,這最後兩季13集已是他們的極限。但對於小說黨來說,還遠遠不夠,冰火如此龐大的世界觀,應該用更多的維度去展現,歷史和當下都有太多素材可挖。

放在同等的維度,《權力的遊戲》無疑已是代表了美劇最高製作水準的神作,但越是深愛這個系列的粉絲,也會要求更多。如今第八季的劇透早已在網上瘋傳,對這六集的期待,也變成了對更密集大場面和更快速收割角色的恐懼。

對於這個冰與火這個龐大又真實的世界更多細節的饑渴,可能都要等待馬丁在未來填滿坑的那一刻,才能真正被滿足,那一定是和劇集大不相同的全新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