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薛仁貴“跨海征東”的對象是今天的誰

薛仁貴, 姓薛名禮字仁貴, (614年-683年3月24日), 漢族, 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唐初名將, 著名軍事家, 貞觀末年投軍, 征戰數十載, 曾大敗九姓鐵勒, 降服高句麗, 擊破突厥, 功勳卓著, 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拋帽退萬敵”等故事。 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 封平陽郡公, 遼東沈洲(今瀋陽, 遼陽, 丹東一帶)鎮守使。

父親薛軌早喪, 雖然自幼家貧, 但習文練武, 刻苦努力, 天生膂力過人.(相傳兩膀一晃有千斤之力), 生於亂世之中, 未有什麼發展, 長大務農, 娶妻柳氏, 生得一副大飯量。 到30歲的時候, 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 希望遷移祖墳, 以希望帶來好運, 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 要善於抓住時機。 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 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 你有這一身的本事,

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 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貴聽了, 覺得有道理, 就告別妻子, 去新絳城裡找張士貴將軍, 應徵入伍, 開始了他馳騁沙場39年的傳奇經歷。

跨海保主征高麗, 白袍一舉成威名 剛當成火頭軍(古時候軍隊裡做飯)不久, 薛仁貴就憑藉勇猛善戰立下奇功,

貞觀十九年(645), 唐太宗于洛陽出發出征高麗。 同年三月, 在遼東安地戰場上, 唐朝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團團圍困, 無法脫身, 無人能救, 在此危難時刻, 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 直取高麗一將領人頭, 將頭懸掛於馬上, 敵人觀之膽寒, 遂退, 劉君邛被救.想一想他只是唐軍的一個小兵, 但敢為大將之事, 勇氣甚佳, 本領更強, 此役過後, 薛禮名揚軍中.隨後薛仁貴在安市之戰中把自己的武藝發揮的淋漓盡至, 憑此一戰, 完全可以說他是唐朝武力第一猛將。

貞觀十九年(645)四月, 唐軍前鋒進抵高麗, 不斷擊敗高句麗守軍, 六月, 至安市, 高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高惠真率大軍25萬依山駐紮, 抗拒唐軍。 唐太宗視察地形後, 命諸將率軍分頭進擊。 此戰中薛仁貴渾身上下銀甲白袍, 手持畫杆方天戟(歷史明確記載, 他才是真正使用方天畫戟這種武器的名將)腰挎兩張弓, 單騎沖陣, 只此一人殺入敵25萬大軍, 沖的敵人是陣型混亂而無法再戰, 高延壽、高惠真屢次想重新組織佇列隊擒拿白衣小將,

可是俱被薛仁貴衝殺的七零八落, 唐軍大舉跟進, 高麗軍大敗。 戰時, 李世民在遠處的山頂已經望見那個白袍小將在人山人海中精彩搏殺, 非常驚訝, 接著就是驚喜, 於是戰後, 李世民立即召見還只是火頭軍的薛仁貴, 賜馬二匹, 絹40匹, 生口三十頭, 賞10人為奴, 並提升為遊擊將軍,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履歷戰功而爵至“一字並肩平遼王”, 轄至“西東道行軍指揮使”, 官至“佑威衛大將軍”。

“征東”征的是哪裡?為什麼要“征東”?

因為唐太宗時期,朝鮮半島盤踞著三個國家,(高麗,百濟,新羅),大唐的番屬國高麗(現今朝鮮與韓國的統稱)受百濟國的挑唆斬斷了新羅國與大唐的往來交通要道,高麗與百濟不但自己不向大唐納貢稱臣,而且強迫新羅國也不准給唐朝納貢,又出兵佔領了新羅國一十二座城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新羅國岌岌可危,國王無奈表面投降麻痹敵軍,暗地裡派遣新川城守將李政先喬裝改扮成要飯的一路磕磕絆絆才來到大唐長安城通風報信,太宗李世民聽後大發雷霆,急調三十萬精兵御駕親征,誓要安撫“遼東”!

薛仁貴一生並非平順度過,兩次被貶,咸亨元年(西元670年),薛仁貴率唐軍十五萬征討吐蕃,但由於副將郭待封不聽號令急功近利私自改變原有配合攻擊計畫,使薛仁貴所部被吐蕃三十萬大軍擊破,唐軍大敗,戰後薛仁貴怒斬郭待封,本人亦被撤職,不久高麗又生叛亂,薛仁貴重新被啟 用,一舉平叛高麗,而後不久率軍抗擊突厥。突厥單于聽說薛仁貴領軍,嚇得四散而逃潰不成軍,唐軍大獲全勝。永淳二年(西元六百八十三年)年過七十的一代名將薛仁貴因病去世。

但演義中的薛仁貴之死卻是非常離奇,相傳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在與突厥一戰中被困“白虎廟”期間休息睡臥於廟前栩栩如生的白虎雕像腳下,正趕其子“征西副將”薛丁山快馬前來解圍,薛丁山遠遠望去仿佛見其父薛仁貴被白虎撲倒正在啃食,情急之下大吼一聲“孽障休傷我父”不容思量一箭射出,沒想到這一箭正中因為聽到喊聲而突然坐起的薛仁貴咽喉,就這樣薛仁貴反而死在自己兒子的箭下。

演義中往往更加精彩,但不管怎樣去瞭解,歷數薛仁貴傳奇的一生都是在為大唐“東擋西殺,鞠躬盡瘁”,算得上是一代忠良名將。

“征東”征的是哪裡?為什麼要“征東”?

因為唐太宗時期,朝鮮半島盤踞著三個國家,(高麗,百濟,新羅),大唐的番屬國高麗(現今朝鮮與韓國的統稱)受百濟國的挑唆斬斷了新羅國與大唐的往來交通要道,高麗與百濟不但自己不向大唐納貢稱臣,而且強迫新羅國也不准給唐朝納貢,又出兵佔領了新羅國一十二座城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新羅國岌岌可危,國王無奈表面投降麻痹敵軍,暗地裡派遣新川城守將李政先喬裝改扮成要飯的一路磕磕絆絆才來到大唐長安城通風報信,太宗李世民聽後大發雷霆,急調三十萬精兵御駕親征,誓要安撫“遼東”!

薛仁貴一生並非平順度過,兩次被貶,咸亨元年(西元670年),薛仁貴率唐軍十五萬征討吐蕃,但由於副將郭待封不聽號令急功近利私自改變原有配合攻擊計畫,使薛仁貴所部被吐蕃三十萬大軍擊破,唐軍大敗,戰後薛仁貴怒斬郭待封,本人亦被撤職,不久高麗又生叛亂,薛仁貴重新被啟 用,一舉平叛高麗,而後不久率軍抗擊突厥。突厥單于聽說薛仁貴領軍,嚇得四散而逃潰不成軍,唐軍大獲全勝。永淳二年(西元六百八十三年)年過七十的一代名將薛仁貴因病去世。

但演義中的薛仁貴之死卻是非常離奇,相傳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在與突厥一戰中被困“白虎廟”期間休息睡臥於廟前栩栩如生的白虎雕像腳下,正趕其子“征西副將”薛丁山快馬前來解圍,薛丁山遠遠望去仿佛見其父薛仁貴被白虎撲倒正在啃食,情急之下大吼一聲“孽障休傷我父”不容思量一箭射出,沒想到這一箭正中因為聽到喊聲而突然坐起的薛仁貴咽喉,就這樣薛仁貴反而死在自己兒子的箭下。

演義中往往更加精彩,但不管怎樣去瞭解,歷數薛仁貴傳奇的一生都是在為大唐“東擋西殺,鞠躬盡瘁”,算得上是一代忠良名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