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戰場上 主動裝甲是生命的一切

將雷達技術運用在坦克上, 本身就是將海、空軍的技術運用于陸軍, 而地面戰場的複雜程度遠遠高於海空, 所以遇到困難是正常的。 所以在現階段, 應該想辦法繞開雷達這一技術瓶頸, 換一個思路、換一種方式, 來實現對目標的快速探測、識別;而將對於海、空軍有一定潛力的雷達探測轉為技術儲備, 繼續進行科研攻關

在主動防護系統研製的過程中, 難度最大的就是探測手段。 今天, 主動防護系統不僅雷達性能已經有了明顯提升, 而且實現手段也是多種多樣。 在坦克主動防護系統從提出到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 已經逐漸顯露出代差, 第一代主動防護, 能夠識別和干擾亞音速目標;第二代主動防護, 能夠攔截大多數反坦克導彈;而將來在四代坦克時期即將實現的, 是能夠成功攔截初速在1200~1800米/秒的炮射動能彈。 如果電熱化學炮在進10年內取得重大突破,

那麼反應速度的指標將會繼續提高, 這就進一步增加了主動防護的研製難度。

坦克主動防護系統概念的提出, 源于西方坦克設計者認為, 在反坦克導彈普遍採用串聯戰鬥部的今天, 傳統的附加裝甲已經難以發揮作用, 於是採取各種手段,

在坦克遭到敵方彈藥毀傷之前, 對來襲彈藥進行干擾或者摧毀, 使其攻擊力削弱或者喪失, 這就是主動防護系統的根本作用。

當車臣戰爭以後, 俄羅斯軍方認為, 坦克採用附加裝甲的防護能力, 受到安裝方式的嚴重制約, 最佳的防護效果被限制在正面水準方向60度、高低±5度的狹窄範圍,

這對於坦克應對來自各方的威脅, 明顯是不夠用的。 雖然有觀點認為, 在坦克上增加附加是有效提升坦克防護性能的手段之一, 但如果為了應對來自各個方向的威脅, 就要在坦克四周掛滿反應裝甲, 這會讓坦克增加8~10噸的重量, 此時的坦克, 就會出現損失動力、跑得慢的問題。 由此帶來增加油耗、減少行駛里程都是小事, 更嚴重的情況是坦克長期大油門行駛, 對傳動系統的損傷是難以修復和補救的。

中國坦克採用主動防護系統, 成功攔截了火箭彈的攻擊。 這表明中國坦克的防護手段形成了以基體裝甲、附加裝甲、主動防護等多種手段為一體的防護系統, 再搭配總體設計、機動性能等手段, 提高坦克生存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