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這樣一位美國人,他的夢想是成為“完全的中國人”!

1936年春, 毛澤東通過上海地下黨組織找到宋慶齡, 請她幫助邀請一位“誠實的西方新聞工作者”和“一位訓練有素的西醫”訪問蘇區。

這位“誠實的西方新聞工作者”, 正是後來寫出《紅星照耀中國》的愛德格·斯諾。 (點此回顧斯諾的故事:毛澤東與斯諾|一頂紅軍帽, 一段革命情)

而那位“訓練有素的西醫”, 就是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西方人——馬海德。

到中國去!去治病救人!

馬海德, 原名喬治•海德姆, 1910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 父親是來自黎巴嫩的煉鋼工人。

幼年時經歷的一場災難, 深深地影響了馬海德的一生。

1918年, 全球爆發大流感, 貧窮的馬海德一家不幸被感染。 一位好心的醫生免費為他們治療, 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當醫生, 去救治更多貧窮的人”, 成為幼年馬海德的理想。

(幼年時代的馬海德)

23歲時, 馬海德獲得了瑞士日內瓦醫科大學的博士學位。

可臨近畢業, 眼前的世界卻給這位醫科高材生潑了一身的冷水。

在瑞士, 掌權者動用部隊開槍打向遊行的失業工人, 馬海德和同學整天在大學的外科手術室裡醫治傷患, 這讓馬海德對歐洲的政府十分失望。

一次偶然的機會, 他在一份報紙上讀到:“東方正流行著一種熱帶病”。 馬海德立即決定:“到中國去!到一個遙遠的國度, 去治病救人。 ”

結識革命導師宋慶齡

1933年, 馬海德和兩個同學一起來到中國上海, 在九江路開辦了一家私人診所。

當時, 他還在英國人辦的雷士德中國醫院做兼職醫生。 而這份兼職的工作, 讓馬海德對自己到中國來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醫院有這樣一項規定:只有臨終的病人, 才有資格住到這家醫院。

“為什麼要等到病情惡化才准住進醫院?”

正當馬海德猶豫的時候, 他的兩位同學決定離開中國, 回到美國去開診所。

(馬海德與同學在上海的診所)

是否還要繼續留在中國?馬海德再一次面臨著抉擇。

就在此時, 馬海德遇到了一位影響他一生的人——宋慶齡。

1934年11月的一個傍晚, 馬海德應朋友的邀請, 來到莫里哀路的一棟寓所參加派對。 正是在這個派對中, 馬海德結識了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

在和宋慶齡以及路易•艾黎等國際友人的交往中, 馬海德隱約感覺, 一個新的世界正在向自己召喚。

他逐漸意識到, 只有推翻這個舊的社會, 才能實現自己兒時的理想, 幫助更多貧困的人。

此後的一生中, 馬海德一直把宋慶齡當做自己的革命導師。

在給美國同學的信中, 馬海德寫道:“我不想回美國, 此時此刻, 我將盡心做我能做的, 幫助這裡的人……”

“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7月, 在宋慶齡等人的協助下, 斯諾和馬海德終於來到了中共中央的臨時駐地——陝西保安, 他們在窯洞裡見到了毛主席。

(馬海德與毛主席在陝北)

招呼客人落座後, 毛主席便坦誠地向馬海德提出了一項委託:“請你——海德姆博士, 特別到我們的每一個醫院去看一看, 希望能對蘇區的醫療條件的改善、醫生素質的提高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 ”

初次見面就被委以重任, 這是馬海德沒有想到的。

在陝北三個月的考察,也讓馬海德真正瞭解了中國共產黨。他被這裡意氣風發的精神所感染,認識到“只有這些人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

1936年9月,斯諾完成了採訪,準備和馬海德一起離開。然而,馬海德卻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留在陝北,繼續完成毛主席託付的事業。

為此,他特意為自己起了“馬海德”這個中文名字。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當時已經被任命為中央軍委衛生顧問的馬海德隨軍工作。

(馬海德與彭德懷在陝北)

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一個新中國的誕生,年輕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前赴後繼。馬海德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做出了人生中又一次重要抉擇——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除此之外,他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娶了一位上海著名的電影明星蘇菲為妻。

成為“完全的中國人”

當年,馬海德決定留在中國的時候,他曾說自己有三個夢想:

第一個夢想是娶一個中國夫人,他實現了;第二個夢想是中國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他也實現了;第三個夢想是成為一個毛澤東說的“完全的中國人”。在新中國成立之際,他決定完成自己最後一個夢想。

(馬海德在陝北)

馬海德申請入黨的時候,就曾經向周總理提出要加入中國國籍,當時周總理說“我們現在只有一個政黨,等新中國成立那天,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十多年後,新中國成立,一如當年的承諾,周總理親筆批准了馬海德加入中國國籍。馬海德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西方人。

在馬海德78年的生命旅程中,28歲之前他叫喬治•海德姆,28歲之後的50年,他叫——馬海德。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樣一個人:他祖籍黎巴嫩,出生在美國,求學於瑞士,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

今晚(9月5日)晚20:00,CCTV4《國家記憶》將為您講述美國人馬海德的中國夢。

【下期節目預告】

明晚(9月6日)20:00,CCTV4《國家記憶》將為您播出《跨越國界的友誼》之《陽早 寒春》,敬請期待!

這是馬海德沒有想到的。

在陝北三個月的考察,也讓馬海德真正瞭解了中國共產黨。他被這裡意氣風發的精神所感染,認識到“只有這些人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

1936年9月,斯諾完成了採訪,準備和馬海德一起離開。然而,馬海德卻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留在陝北,繼續完成毛主席託付的事業。

為此,他特意為自己起了“馬海德”這個中文名字。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當時已經被任命為中央軍委衛生顧問的馬海德隨軍工作。

(馬海德與彭德懷在陝北)

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一個新中國的誕生,年輕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前赴後繼。馬海德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做出了人生中又一次重要抉擇——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除此之外,他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娶了一位上海著名的電影明星蘇菲為妻。

成為“完全的中國人”

當年,馬海德決定留在中國的時候,他曾說自己有三個夢想:

第一個夢想是娶一個中國夫人,他實現了;第二個夢想是中國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他也實現了;第三個夢想是成為一個毛澤東說的“完全的中國人”。在新中國成立之際,他決定完成自己最後一個夢想。

(馬海德在陝北)

馬海德申請入黨的時候,就曾經向周總理提出要加入中國國籍,當時周總理說“我們現在只有一個政黨,等新中國成立那天,我第一個批准你加入中國國籍”。

十多年後,新中國成立,一如當年的承諾,周總理親筆批准了馬海德加入中國國籍。馬海德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西方人。

在馬海德78年的生命旅程中,28歲之前他叫喬治•海德姆,28歲之後的50年,他叫——馬海德。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樣一個人:他祖籍黎巴嫩,出生在美國,求學於瑞士,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

今晚(9月5日)晚20:00,CCTV4《國家記憶》將為您講述美國人馬海德的中國夢。

【下期節目預告】

明晚(9月6日)20:00,CCTV4《國家記憶》將為您播出《跨越國界的友誼》之《陽早 寒春》,敬請期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