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雙全,孩子卻活成了孤兒,爸媽以陪伴的名義毀掉了一個好孩子

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可家長們卻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以為請親人代替自己陪著孩子就是陪伴, 以為讓電子產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也是陪伴, 以為物質上的滿足也是一種最好的陪伴。

可哥是我一個遠房親戚的孩子, 父母長年在外打工。 孩子上小學之後, 一直跟在爸媽身邊, 有媽媽疼爸爸愛, 孩子過得也很幸福。 可哥住在工廠宿舍, 吃在工廠食堂, 週末爸媽親自下廚。 上下學坐校車, 爸媽每個月的收入九千塊左右。 宿舍食堂每個月也是象徵性的扣一點費用, 一切看上去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直到上週末, 我和先生剛好路過親戚上班的地方, 想著也有大半年時間沒見著了, 順便去看看他。

來到親戚的工廠宿舍, 是一個很不錯的環境, 一廳一房有廚房洗手間, 比一般人在外租的房子要好得多。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 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怎麼樣,

只要看看這家的廚房就可以了。 如果廚房冷冷清清, 日子也冷冷清清。 如果廚房有煙火氣, 日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現在想想, 這句話簡直就是精闢。

廚房的檯面佈滿細小的灰塵, 廚具餐具擺放整齊, 像是很久沒有做飯的樣子。 親戚夫婦不在家, 孩子在廳裡吃著零食打著遊戲。 看到我們到來頭也不抬一下, 直接說爸媽打麻將去了。

可哥比女兒大一歲多, 也是一個聰明乖巧的孩子。 曾經看到誰都會甜甜地喊一句:叔叔, 阿姨, 爺爺, 奶奶。 就連路上的流浪貓也要帶回家的孩子, 怎麼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以前的周末節假日經常和女兒互串門, 也時常跟著我們去周邊景區玩。 只是最近一兩年少走動, 有了手機之後, 孩子更願意宅家裡了。

親戚的妹妹告訴我, 親戚以前是一個人打麻將, 也只是在週末跟老鄉們玩幾把。 可如今是夫妻兩個人上牌桌, 不到12點不下場。 孩子的晚飯都是在路邊小攤解決。 週末從早到晚不見人影, 大人在麻將桌, 孩子在電腦桌。

餓了就糊亂找點東西填飽肚子。 打牌贏的話就皆大歡喜, 帶孩子下館子, 大把大把的塞零花錢。 輸錢的話, 孩子的媽媽就如唐僧念咒, 把孩子和老公從頭數落到腳, 新賬舊賬一起算, 陳穀子爛芝麻統統倒騰出來。

在麻將館見到了親戚倆, 女的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繼續搓著麻將。 男的看到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笑, 起身招呼了一個牌友替著他, 帶著我們出了麻將館。

我們一邊走一邊聊, 親戚不咸不淡說著自己家裡的事情, 平靜自如的語氣像是在講別人家的故事。 說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成天只知道抱著手機玩遊戲, 不說話不出門也不看書, 這樣子下去, 這個孩子就毀了。 說現在的孩子都不聽家長管教, 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末了, 還長長的歎一口氣。

很多的父母總是說,忙,壓力大,沒時間陪孩子。父母真的是忙到沒時間陪孩子嗎?也許為人父母,心中壓根不想或不知道孩子需要陪伴吧。也許孩子也喜歡父母用物質的方式來補償自己,覺得物質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愛。

作為父母不只是在口頭上教育孩子,行為上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總是在無形當中模仿著父母。你們喜歡無意義的麻將桌,孩子為什麼就不能喜歡虛擬的遊戲世界呢?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很多的父母總是說,忙,壓力大,沒時間陪孩子。父母真的是忙到沒時間陪孩子嗎?也許為人父母,心中壓根不想或不知道孩子需要陪伴吧。也許孩子也喜歡父母用物質的方式來補償自己,覺得物質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愛。

作為父母不只是在口頭上教育孩子,行為上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總是在無形當中模仿著父母。你們喜歡無意義的麻將桌,孩子為什麼就不能喜歡虛擬的遊戲世界呢?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