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開學季,幼稚園老師的止哭秘招,學習咯

不停哭型

入園前的親子活動, 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玩得都很開心, 但是第一天開始上幼稚園, 便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了, 他們覺得十分害怕、不安全, 所以從爸爸媽媽離開幼稚園那一刻起, 就開始不停地哭, 這樣的情景短則一個星期, 長則一個月有餘。

老師做法

對於這種小朋友, 我們首先轉移他的注意力, 給他玩一些玩具, 告訴他幼稚園可以認識新朋友, 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告訴他爸爸媽媽來接他的具體時間。 其次, 多抱抱他, 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 增強他的安全感。 如果說理、轉移注意力。

都對此類孩子不起作用, 我們會適當使用冷處理法, 給他一些玩具, 讓他自己去玩, 當組織其他小朋友進行活動時, 會吸引他參加, 並給予一定的關注。

給家長的建議

2~3歲是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家長要理解孩子這種反應, 孩子白天在幼稚園哭得太多, 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讓他多喝一些淡鹽水補充體力, 還要讓孩子早睡早起, 睡足9~10個小時。

又哭又鬧型

這種小朋友又哭又鬧, 還把幼稚園的玩具扔得亂七八糟, 吃飯的時候故意把飯弄在衣服和桌子上, 打人、咬人、在地上打滾, 時不時地開門就要往外跑出去。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性格比較外向, 個別的比較暴躁, 他們喜歡把不高興發洩在外界環境上面, 對這類小朋友, 我們主要以講道理為主, 讓小朋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並注意多給他愛的關懷。 還會使當地對他的進步進行一些獎勵, 像語言上的表揚和物質上的小紅花等。

給家長的建議

希望家長平時在家裡, 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 讓他學會一些簡單的規則。 另外音樂是撫平小朋友心靈的方法,

在家裡可以放些輕鬆歡快的歌曲給孩子聽, 比如:《我愛我的家》、《小小人愛上學》等, 對治療孩子暴躁情緒有積極作用。

幾天後才哭型

小朋友好奇心重, 在幼稚園看到很多家裡沒有的東西, 立刻產生了興趣, 去幼稚園的前幾天很高興,

不哭不鬧, 也不嚷著叫爸爸媽媽來接, 但是過了幾天, 當他熟悉了幼稚園的生活環境, 知道自己要每天重複時, 就會厭煩, 開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滿。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懷有對新環境的嚮往心態, 他們性格大多活潑開朗, 喜歡刺激的事物。 利用他們的好奇心, 我們會多介紹在幼稚園他還不知道的事物, 比如我們會帶他去別的班級看看, 告訴他哥哥姐姐們都在做什麼。 轉移他的視線也是很好的方法, 小朋友看到新鮮的事物就會很快忘記剛才發生的事情。

給家長的建議

如果寶寶對幼稚園生活沒興趣了, 想回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 家長可以在最初一段時間, 讓孩子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如:手絹、小公仔、水壺)到幼稚園,

起一個間接情感寄託的作用, 在孩子接受陌生的環境和老師夥伴初期起到熟悉、溫暖的情感安慰作用。

心裡默默流淚型

和家長交流的時候, 有些家長說自己在家很開朗的, 什麼都說, 什麼都樂意去做。 但是老師卻發現他們在幼稚園裡不說話, 坐在角落裡呆呆地什麼都不願意做。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表面看上去沒有哭,但是心裡心裡卻在默默地流淚。我們的主要做法就是多和他聊天玩耍建立感情,讓他消除恐懼感,慢慢熟悉幼稚園生活,從心底儘快信任老師。這類孩子甚至比其他類型的孩子更加需要愛,比如:當看到孩子情緒不好時,我們可以找一個最可愛最漂亮的毛絨玩具送給他並說:“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讓孩子感覺老師是可以隨時給予他幫助的朋友。

給家長的建議

在老師試圖打開孩子心扉的同時,家長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多跟老師交流,讓孩子看到這樣親切的場面,幫助老師和孩子儘快建立起感情。

受人影響型

有的小朋友本來在玩玩具,但看到身邊有小朋友在哭,不一會兒,他也會眼淚汪汪,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這也正是所謂的“羊群效應”。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容易受人影響,碰到這樣的情景,我們會帶他們出去走走,去操場上玩耍,把他和愛哭的小朋友分開一會兒,等他們心情平靜一點兒後,再慢慢告訴他們:幼稚園是美好的地方,他們可以在幼稚園獲得好多新鮮有趣的東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時的不適應。

給家長的建議

幼兒對故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貓等幾個形象。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容易被為了説明幼兒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在入園初期,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送入園趕快撤

入學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與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時,待孩子情緒相對穩定和適應後再離開;第二天則減少到20分鐘,直到孩子能完全適應為止。當老師接過寶寶以後,父母最好馬上離開,不要在幼稚園逗留,更應避免出現寶寶在裡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況。

2:儘早接回寶寶

為了減少寶寶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頭兩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寶寶,讓他感受到父母並沒有忘記他。回家路上,最好用關愛的語言與寶寶交流,詢問他在幼稚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心感受到被愛。

3:幫老師多瞭解寶寶

不同的寶寶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於老師更多地瞭解寶寶,更好地照顧寶寶。例如,有的寶寶一哭鬧就要小便等等。隱瞞孩子潛在或已經表現出來的生活陋習或性格,非常不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教育。

4:精神準備至關重要

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裡交談時,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憐,媽媽好心疼,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強化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輔以誇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為主的語言暗示:比如老師誇寶寶了,表揚寶寶只哭了一小會兒,寶寶真棒、不簡單、真勇敢幼稚園老師真漂亮、幼稚園玩具真多啊、幼稚園有這麼多小夥伴啊······

面對寶寶的不適應,你是下麵哪類父母呢?你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呢?

1.心軟型

只要寶寶一哭,就什麼原則也不講了。於是到這類家長送寶寶入園時往往會逗留許久,他常常會對寶寶說:“寶貝,別哭了,媽媽(爸爸)再陪你一會兒吧。”

對寶寶的影響:

這類家長太順著寶寶,只要寶寶哭了就多陪一會兒,因此直接導致寶寶將“哭”與“多陪一會兒”建立了必然聯繫,哭就成了他挽留家長的法寶。

2.逃跑型

因為怕寶寶哭,這類家長就總是找機會開溜:一把寶寶送到老師面前,顧不得說再見就急吼吼地“跑路”;或是帶著寶寶走進教室後,利用玩具等新奇的物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然後就趁機悄悄走人。

對寶寶的影響:

這類家長自以為把握了“當機立斷”的要點,但是這樣逃離寶寶,給寶寶最直接的感覺就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而逃跑了。這樣的行為無疑會加重寶寶的不安,讓他沒有安全感。

3.反復型

這類家長最是糾結,剛開始的時候捨不得離開寶寶、不放心寶寶,於是就主動留下陪寶寶一會兒;過了會兒又覺得這樣陪著寶寶不行啊,於是一走了之。這樣的行為反復出現,讓寶寶摸不透大人的心思從而變得很緊張。

對寶寶的影響:

這類家長自己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現象,他自己還沒有做好寶寶入園的心理建設呢!寶寶的分離焦慮會隨著家長的行為起起落落,搞不好原本只需花費一兩周就可以完成的脫敏行為一拖就是幾個月。

4.理智型

這類家長十分堅定,任寶寶哭得稀裡嘩啦,他自巋然不動。出門的時候,家長會一路告訴寶寶“要去上幼稚園了,真高興”;將寶寶送進班級之後,他會認真地和寶寶說明“我要去上班了。”然寶寶會拉著家長的手哭著不肯放,但家長依然面帶微笑地擦去寶寶的眼淚,並告訴他“幼稚園可好玩了,媽媽(爸爸)到放學時會來接你的”。然後把寶寶交給老師,笑著與寶寶道別,不慌不忙地離開。

對寶寶的影響:

由於這類家長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即使寶寶哭鬧還是會耐心道別並離開。寶寶很快能接受即使哭鬧,家長也會離開的事實。值得一提的是,家長良好的情緒暗示著寶寶:上幼稚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面對寶寶的焦慮哭鬧我們應該怎麼做?

1、允許寶寶哭,同時接納他的情緒。

見到寶寶哭,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要讓寶寶儘快平息下來。尤其在幼稚園,大庭廣眾之下,家長往往會覺得很丟臉。

與其抑制他,不如適度安撫,允許他哭出來。告訴寶寶你會陪著他,如果寶寶要求抱抱,也一定要滿足。千萬不要認為寶寶嬌氣,非要跟他對抗。這個時候,寶寶哭鬧是在彌補他的心理需求,也是家長對寶寶表達愛意的最佳時刻。這樣寶寶的情緒會好受得多,這樣他才有了關注其他事物的興趣。當寶寶注意力被成功轉移後,自然可以更快的適應幼稚園。如果家長不讓寶寶哭出來,問題反而更嚴重。情緒無所謂好壞,讓它通過安全的方式釋放出來,對寶寶的心理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

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千萬別為了暫時平息寶寶的哭鬧就胡亂答應。如果不知道如何說,抱著他,拍拍他,三緘其口就好。當然,也可以考慮通過別的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

2、告訴寶寶一定會來接他

因為一整天見不到爸爸媽媽,寶寶最大的擔憂是爸爸媽媽把他扔在哪裡,不要他了,他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因此,送寶寶入園,一定要明確的告訴他,爸爸媽媽一定會去接他,並且每天都會在同樣的時間去接他,以消除他的擔憂。

告訴寶寶他進幼稚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做什麼。如果寶寶對時間比較模糊,可以叫他看表,讓他明白,長短針指到哪個位置,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他。或者以某些特定的事件幫寶寶理解時間的概念。比如,午睡起來,吃好點心,玩一會,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了。這些特定的事情可以幫助寶寶具象的理解時間概念。

家長要跟老師交流一下,寶寶每天在幼稚園會做哪些事,瞭解每天的大致流程,再告訴寶寶,寶寶心中有數,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安全感就會強得多。

小班的寶寶,家長要稍微早點去接寶寶,否則別的家長都來接寶寶了,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沒來,寶寶內心就會更恐慌。如果爸爸媽媽到的早,寶寶就不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影響了。

3、帶一個安慰物

如果幼稚園允許,可以給寶寶帶個安慰物,可以是寶寶喜歡的玩具,有媽媽味道的圍巾,寶寶的枕頭等。如果幼稚園不允許,也可以帶媽媽的照片,或是媽媽親手給寶寶畫一幅畫,寫一句話,揣在他的小兜裡,或者在寶寶的衣服上畫個符號,告訴他,想媽媽的時候,看看、摸摸這些東西。這樣可以幫寶寶找到一個排解分離焦慮的方法,並從這些與媽媽發生聯繫的事物中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與支持。當然,給寶寶小手心一個親吻,然後讓他握緊雙手,把親吻裝進小口袋也行。

給寶寶帶的安慰物一定要安全,以免發生危險。

4、規律的生活

每天在固定時間接送寶寶,規律的生活會讓寶寶內心更踏實。沒有特殊的情況,輕易不要請假,尤其寶寶還沒有完全適應幼稚園之前,最好不要安排外出旅遊、探親什麼的。

坐在角落裡呆呆地什麼都不願意做。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表面看上去沒有哭,但是心裡心裡卻在默默地流淚。我們的主要做法就是多和他聊天玩耍建立感情,讓他消除恐懼感,慢慢熟悉幼稚園生活,從心底儘快信任老師。這類孩子甚至比其他類型的孩子更加需要愛,比如:當看到孩子情緒不好時,我們可以找一個最可愛最漂亮的毛絨玩具送給他並說:“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讓孩子感覺老師是可以隨時給予他幫助的朋友。

給家長的建議

在老師試圖打開孩子心扉的同時,家長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多跟老師交流,讓孩子看到這樣親切的場面,幫助老師和孩子儘快建立起感情。

受人影響型

有的小朋友本來在玩玩具,但看到身邊有小朋友在哭,不一會兒,他也會眼淚汪汪,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這也正是所謂的“羊群效應”。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容易受人影響,碰到這樣的情景,我們會帶他們出去走走,去操場上玩耍,把他和愛哭的小朋友分開一會兒,等他們心情平靜一點兒後,再慢慢告訴他們:幼稚園是美好的地方,他們可以在幼稚園獲得好多新鮮有趣的東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時的不適應。

給家長的建議

幼兒對故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貓等幾個形象。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容易被為了説明幼兒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在入園初期,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送入園趕快撤

入學第一天父母可先陪孩子與其他同伴一起玩耍半小時,待孩子情緒相對穩定和適應後再離開;第二天則減少到20分鐘,直到孩子能完全適應為止。當老師接過寶寶以後,父母最好馬上離開,不要在幼稚園逗留,更應避免出現寶寶在裡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況。

2:儘早接回寶寶

為了減少寶寶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頭兩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寶寶,讓他感受到父母並沒有忘記他。回家路上,最好用關愛的語言與寶寶交流,詢問他在幼稚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心感受到被愛。

3:幫老師多瞭解寶寶

不同的寶寶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於老師更多地瞭解寶寶,更好地照顧寶寶。例如,有的寶寶一哭鬧就要小便等等。隱瞞孩子潛在或已經表現出來的生活陋習或性格,非常不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教育。

4:精神準備至關重要

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裡交談時,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憐,媽媽好心疼,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強化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輔以誇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為主的語言暗示:比如老師誇寶寶了,表揚寶寶只哭了一小會兒,寶寶真棒、不簡單、真勇敢幼稚園老師真漂亮、幼稚園玩具真多啊、幼稚園有這麼多小夥伴啊······

面對寶寶的不適應,你是下麵哪類父母呢?你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呢?

1.心軟型

只要寶寶一哭,就什麼原則也不講了。於是到這類家長送寶寶入園時往往會逗留許久,他常常會對寶寶說:“寶貝,別哭了,媽媽(爸爸)再陪你一會兒吧。”

對寶寶的影響:

這類家長太順著寶寶,只要寶寶哭了就多陪一會兒,因此直接導致寶寶將“哭”與“多陪一會兒”建立了必然聯繫,哭就成了他挽留家長的法寶。

2.逃跑型

因為怕寶寶哭,這類家長就總是找機會開溜:一把寶寶送到老師面前,顧不得說再見就急吼吼地“跑路”;或是帶著寶寶走進教室後,利用玩具等新奇的物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然後就趁機悄悄走人。

對寶寶的影響:

這類家長自以為把握了“當機立斷”的要點,但是這樣逃離寶寶,給寶寶最直接的感覺就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而逃跑了。這樣的行為無疑會加重寶寶的不安,讓他沒有安全感。

3.反復型

這類家長最是糾結,剛開始的時候捨不得離開寶寶、不放心寶寶,於是就主動留下陪寶寶一會兒;過了會兒又覺得這樣陪著寶寶不行啊,於是一走了之。這樣的行為反復出現,讓寶寶摸不透大人的心思從而變得很緊張。

對寶寶的影響:

這類家長自己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現象,他自己還沒有做好寶寶入園的心理建設呢!寶寶的分離焦慮會隨著家長的行為起起落落,搞不好原本只需花費一兩周就可以完成的脫敏行為一拖就是幾個月。

4.理智型

這類家長十分堅定,任寶寶哭得稀裡嘩啦,他自巋然不動。出門的時候,家長會一路告訴寶寶“要去上幼稚園了,真高興”;將寶寶送進班級之後,他會認真地和寶寶說明“我要去上班了。”然寶寶會拉著家長的手哭著不肯放,但家長依然面帶微笑地擦去寶寶的眼淚,並告訴他“幼稚園可好玩了,媽媽(爸爸)到放學時會來接你的”。然後把寶寶交給老師,笑著與寶寶道別,不慌不忙地離開。

對寶寶的影響:

由於這類家長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即使寶寶哭鬧還是會耐心道別並離開。寶寶很快能接受即使哭鬧,家長也會離開的事實。值得一提的是,家長良好的情緒暗示著寶寶:上幼稚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面對寶寶的焦慮哭鬧我們應該怎麼做?

1、允許寶寶哭,同時接納他的情緒。

見到寶寶哭,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要讓寶寶儘快平息下來。尤其在幼稚園,大庭廣眾之下,家長往往會覺得很丟臉。

與其抑制他,不如適度安撫,允許他哭出來。告訴寶寶你會陪著他,如果寶寶要求抱抱,也一定要滿足。千萬不要認為寶寶嬌氣,非要跟他對抗。這個時候,寶寶哭鬧是在彌補他的心理需求,也是家長對寶寶表達愛意的最佳時刻。這樣寶寶的情緒會好受得多,這樣他才有了關注其他事物的興趣。當寶寶注意力被成功轉移後,自然可以更快的適應幼稚園。如果家長不讓寶寶哭出來,問題反而更嚴重。情緒無所謂好壞,讓它通過安全的方式釋放出來,對寶寶的心理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

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千萬別為了暫時平息寶寶的哭鬧就胡亂答應。如果不知道如何說,抱著他,拍拍他,三緘其口就好。當然,也可以考慮通過別的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

2、告訴寶寶一定會來接他

因為一整天見不到爸爸媽媽,寶寶最大的擔憂是爸爸媽媽把他扔在哪裡,不要他了,他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因此,送寶寶入園,一定要明確的告訴他,爸爸媽媽一定會去接他,並且每天都會在同樣的時間去接他,以消除他的擔憂。

告訴寶寶他進幼稚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做什麼。如果寶寶對時間比較模糊,可以叫他看表,讓他明白,長短針指到哪個位置,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他。或者以某些特定的事件幫寶寶理解時間的概念。比如,午睡起來,吃好點心,玩一會,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了。這些特定的事情可以幫助寶寶具象的理解時間概念。

家長要跟老師交流一下,寶寶每天在幼稚園會做哪些事,瞭解每天的大致流程,再告訴寶寶,寶寶心中有數,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安全感就會強得多。

小班的寶寶,家長要稍微早點去接寶寶,否則別的家長都來接寶寶了,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沒來,寶寶內心就會更恐慌。如果爸爸媽媽到的早,寶寶就不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影響了。

3、帶一個安慰物

如果幼稚園允許,可以給寶寶帶個安慰物,可以是寶寶喜歡的玩具,有媽媽味道的圍巾,寶寶的枕頭等。如果幼稚園不允許,也可以帶媽媽的照片,或是媽媽親手給寶寶畫一幅畫,寫一句話,揣在他的小兜裡,或者在寶寶的衣服上畫個符號,告訴他,想媽媽的時候,看看、摸摸這些東西。這樣可以幫寶寶找到一個排解分離焦慮的方法,並從這些與媽媽發生聯繫的事物中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與支持。當然,給寶寶小手心一個親吻,然後讓他握緊雙手,把親吻裝進小口袋也行。

給寶寶帶的安慰物一定要安全,以免發生危險。

4、規律的生活

每天在固定時間接送寶寶,規律的生活會讓寶寶內心更踏實。沒有特殊的情況,輕易不要請假,尤其寶寶還沒有完全適應幼稚園之前,最好不要安排外出旅遊、探親什麼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