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7月自主品牌眾生相,馬太效應已現端倪

對於今年的車市來說, 不溫不火的銷量延續了小半年, 總算在下半年迎來了觸底反彈, 對於全年目標還沒有完成一半的車企們來說, 趁著金九銀十趕緊賣車才是王道, 但對於競爭愈發激烈的自主品牌們來說, 差距可能只會越拉越大。

在7月的自主品牌銷量前十的資料中,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 領頭的上汽和吉利在10萬俱樂部俯看下麵的其他品牌, 長安、長城過了6萬大關, 可以排到第二陣營, 而4萬輛以下的第三陣營則有點難兄難弟的意思了。

上汽的互聯網軍團來勢洶洶, 領銜的RX5, 銷量一路飄紅, 爆款的趨勢延續至今, 同比1000%多的增長, 可以說相當顯眼。 但是互聯網家族的另外兩位大將榮威i6和名爵ZS則稍有些後勁不足, 雖然銷量表現仍不俗, 但是月銷過萬的盛況卻暫時告一段落了。

不過, 無論是互聯網黑科技的加持還是這幾款車型本身的顏、產品力,

想必在突破如今的銷量瓶頸之後, 還是會有不錯的後續發展的。

比較讓人捉急的反而是曾經的神車五菱宏光, 今年在MPV市場的銷量下滑十分明顯, 打出低價牌, 對於如今的市場需求來說, 已經不是十分的適用了, 反觀合資品牌走高端路線的幾款車型,

都迎來了銷量的增長, 不作出相應的調整, 很難走的更遠。

吉利一路高歌猛進的姿態是有目共睹的, 無論SUV市場還是家轎市場, 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主力車型博越、帝豪GS、遠景、遠景SUV同比增長都超過兩位數, 簡直可以誇一句自主品牌裡的模範生。

而隨著未來領克的上市, 吉利在高端市場的佈局也越發明顯起來, 能否和合資品牌有一拼之力, 快評君還是相當期待的。

二級梯隊裡的長安和長城都是有著不小的問題的, 長安明顯有吃老本的嫌疑, 可偏偏如今市場競爭激烈, 老本肯本不足以維持自身的發展需要, 去年的熱銷車型, 今年紛紛不盡如人意, 於是就有了上半年的那次官降。

打價格戰確實讓長安的銷量在之後的兩個月有了一定的增長, 但畢竟救的了一時, 卻救不了一世, 很快就打回原形, 幸好商用車歐諾挽回顏面, 否則就真的面上無光了。

長城不必多說, 旗下哈弗系列可以說是神車輩出, 不過相比去年動輒5萬輛的月銷量, 跌幅明顯, 不過高端系列WEY的VV7在上市之初, 表現可圈可點, 可見長城在SUV市場的地位。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 過度依賴於SUV車型, 對於長城的今後發展, 應該會有所局限。

第三陣營中,主要想講一講勢頭很猛的傳祺。廣汽傳祺坐擁GS4和GS8兩款爆款車型,讓快評君一度以為它能繼續順風順水的在自主品牌中躋身第一陣營,然而,不得不說8月接二連三的“發動機掉落”以及“車禍斷裂”事件確實給品牌蒙上了陰影。

雖然不能以一兩起個案就否定廣汽傳祺一直以來自主研發的努力,但是官方一直沒給出個定論來,時間一長,消耗的將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不利於長遠的發展。

比亞迪專注新能源不動搖,技術和影響力自然不用說,但是在傳統燃油車這塊也不能太放飛自我,賣得最好的居然是F3這樣的多年老車型,可見家轎市場雖然銷量低迷,但也還是有潛力可挖的,對於比亞迪來說,既然挖來了奧迪的設計師,那改變,就先從顏值開始吧。

剩下的奇瑞、東風、眾泰、北汽,在前十當中都是掉隊明顯而且還沒什麼大改變的自主品牌,這就讓快評君有點一言難盡了。

尤其是自主品牌占優的SUV市場,許多自主品牌一股腦的擠進去妄圖一起瓜分市場的紅利,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是SUV市場紅火依舊,但也已經變成了紅的不能更紅的紅海。

因為選擇更多,消費者們也在選擇過程中變得更為理性,性價比、產品力甚至顏值、舒適程度都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對於某些不思進取的自主品牌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社會心理學中,弱者更弱而強者更強的現象被稱之為馬太效應,車市的競爭只會越發激烈,單看7月自主品牌的眾生相,不難發現明顯的分化趨勢,對於那些堅持自主研發提高產品力的車企,發展自然更好,至於那些被剩下的,快評君只想說且行且珍惜吧。

第三陣營中,主要想講一講勢頭很猛的傳祺。廣汽傳祺坐擁GS4和GS8兩款爆款車型,讓快評君一度以為它能繼續順風順水的在自主品牌中躋身第一陣營,然而,不得不說8月接二連三的“發動機掉落”以及“車禍斷裂”事件確實給品牌蒙上了陰影。

雖然不能以一兩起個案就否定廣汽傳祺一直以來自主研發的努力,但是官方一直沒給出個定論來,時間一長,消耗的將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不利於長遠的發展。

比亞迪專注新能源不動搖,技術和影響力自然不用說,但是在傳統燃油車這塊也不能太放飛自我,賣得最好的居然是F3這樣的多年老車型,可見家轎市場雖然銷量低迷,但也還是有潛力可挖的,對於比亞迪來說,既然挖來了奧迪的設計師,那改變,就先從顏值開始吧。

剩下的奇瑞、東風、眾泰、北汽,在前十當中都是掉隊明顯而且還沒什麼大改變的自主品牌,這就讓快評君有點一言難盡了。

尤其是自主品牌占優的SUV市場,許多自主品牌一股腦的擠進去妄圖一起瓜分市場的紅利,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是SUV市場紅火依舊,但也已經變成了紅的不能更紅的紅海。

因為選擇更多,消費者們也在選擇過程中變得更為理性,性價比、產品力甚至顏值、舒適程度都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對於某些不思進取的自主品牌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社會心理學中,弱者更弱而強者更強的現象被稱之為馬太效應,車市的競爭只會越發激烈,單看7月自主品牌的眾生相,不難發現明顯的分化趨勢,對於那些堅持自主研發提高產品力的車企,發展自然更好,至於那些被剩下的,快評君只想說且行且珍惜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