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北京減煤成功!但模式不可複製

昨天我們對山東煤炭消費減量情況作了一個簡單分析——《2017年山東究竟可以壓減多少煤炭消費?》。 2015年初, 相關部門給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省市下達了明確的煤炭消費減量目標, 其中, 要求山東省2017年煤炭消費量要比2012年減少2000萬噸。 但從資料來看, 2013年至2016年山東煤炭消費量始終呈增長態勢。 為了完成煤炭消費減量任務, 山東計畫在2017年畢其功於一役。 通過分析發現, 如果不採取大範圍的工業強制停產、限產措施, 山東2017年煤炭消費量壓減規模遠遠達不到設定目標。

昨天文章發出來之後, 很快便有人問, 京、津、冀煤炭消費減量怎麼樣呢?我們今天先來看一下北京煤炭消費減量情況。

北京減煤成功

下表是2010年以來北京市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量變化情況: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增加, 煤炭消費量逐年下降, 天然氣不僅彌補了煤炭消費減量帶來的能源供應缺口, 而且滿足了部分能源增量需求。

2012年, 北京市煤炭消費量約2316萬噸, 2016年已經降至1000萬噸以內, 較2012年減少超過1300萬噸, 提前一年完成相關部門要求的煤炭消費減量任務。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北京煤炭消費減量能夠成功, 完全得益於天然氣消費量的大幅增長。 2012年-2015年, 北京市天然氣消費量由1122.5萬噸標準煤增加至1987.3萬噸標準煤, 折算成天然氣相當於由87.3億m³增加至154.5億m³, 增加67.3億m³。

2013年以來, 北京累計關停燃煤熱電裝機容量270.5萬千萬(僅統計大型熱電),

同時陸續建成投產燃氣熱電裝機容量645萬千萬。 這意味著除了新增投產的燃氣熱電除了替代原有的燃煤熱電之外, 還可以大範圍的替代分散燃煤。

2013年以來, 北京減煤確實成功了, 但這種模式可複製嗎?

即便不考慮熱電煤改氣的經濟性問題, 以下兩方面因素也會制約北京減煤模式的推廣。

首先, 北京成功減煤得益於無可匹敵的經濟結構。 2016年, 北京地區生產總值中, 第三產業占比超過80%, 達到80.3%, 第二產業占比只有19.2%。 其煤炭消費主要集中在電力和熱力供應以及生活消費等方面, 製造業中, 只有水泥行業有個幾十萬噸的耗煤量, 整個製造業耗煤量加起來也就剛100多萬噸。

因此, 只要下決心將區域內僅有的幾個燃煤電廠全部改變為燃氣電廠, 北京的煤炭消費減量就可順利實現。

其次, 資源量決定了天然氣短期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替代煤電難度太大。 2015年, 國內天然氣消費量(根據能源消費總量中天然氣標煤消耗量折算, 與官方單獨公佈的天然氣消費量資料有微小差別)1973億m³, 較2012年增加472億m³, 其中北京增加的67.3億m³占比達到14.3%, 北京天然氣消費量占全國比重也由2012年的5.8%上升至2015年的7.8%。 從氣代煤的角度來看, 北京只是替代了200多萬千瓦煤電裝機和散煤燃燒, 便消耗了超過1/7的全國天然氣消費增量, 目前全國的煤電裝機超過10億千瓦, 即便代替很小的比例, 都會引發天然氣消費量大幅增加。 從天然氣供應角度來看,

天然氣供應增長整體較慢, 201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和進口量分別為1351億m³和614億m³, 較2012年分別增加274億m³和189億m³;2016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和進口量分別達到1371億m³和721億m³, 較2015年分別僅增加20億m³和107億m³, 僅相當於約1000億千瓦時電量, 只相當於當年火電總發電量的2.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