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無人駕駛大潮難以抵擋?還是在測試場裡再跑幾圈吧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無論放在古今中外都是適用的很, 比如川普一上臺, 就一直想對奧巴馬的醫改法案開刀, 又比如福特在炒掉前任CEO馬克·菲爾茲之後, 新上任的CEO哈克特似乎也打算暫緩前任留下的自動駕駛項目。

“媒體熱炒自動駕駛汽車有些過了, 福特此前也是被沖昏了頭腦。 ”哈克特如是說, 在他看來, 自動駕駛汽車不會徹底替代有人駕駛汽車。

解放雙手只是個美好的想像麼, 其實也不然。 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 科技發展之快, 所有你能想像到的科幻大片中的場景, 似乎都能變成現實, 從深藍到阿爾法狗, 人類引以為傲的棋類競技, 都在電腦強大的演算法面前, 敗得不堪一擊, 這在從前同樣是難以想像的。

我們可以暢想如果有一天, 駕駛員也能解放雙手變身乘客, 可以暢想這樣的汽車也許能變身移動的起居室、會客廳, 甚至擋風玻璃也會成為AR、VR的載體,

車在路上跑, 而乘客們卻可以自由的休息交流, 這畫面確實挺讓人心動的。

從馬斯克入主特斯拉, 到Google進軍無人駕駛領域, 到如今越來越多的車企以及科技公司前赴後繼的投身其中, 無人駕駛的大潮似乎難以抵擋。

快評君對於這樣的新興技術一向是不排斥的,

但是作為新興事物, 無人駕駛的弊端也很明顯, 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法律層面來說, 目前的無人駕駛技術, 確實不具備上路的條件。

去年5月 Tesla出現了首例Autopilot的致死事故, 主要原因就是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失效, 未能檢測到前方車廂,

導致制動系統未啟動;而且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 未能及時人工刹車才導致的。

這起事故轟動一時, 也讓很多過度自信于先進技術的人們開始意識到, Autopilot從本質上來說, 還屬於高級輔助駕駛範疇, 遠未達到真正的無人駕駛。

對於汽車來說, 無論顏值多麼高,

內飾多麼豪華, 配置多麼科技都比不上安全二字所代表的沉甸甸的分量, 天氣、道路情況、車、行人, 甚至還有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 都是道路交通的組成部分, 無人駕駛技術需要迅速的識別、準確的判斷以及高效的處理各種各樣的情況, 這無疑會是個非常艱巨的挑戰。

還有不得不思考的就是當駕駛的主題從人變成了車, 面臨法律問題時, 責任該由誰來承擔呢?

前段時間,百度在開發者大會上轟轟烈烈的搞了一出無人駕駛線上直播,雖然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談論熱議,但也被網友吐槽違反了“實線並線”、“雙手脫離方向盤”、“違反限行規定”等多項交規,還就此被被北京交警盯上。

雖然就實現並線的原因,李彥宏在近期表示其實是人為原因導致,但這次無人駕駛直播所引起的爭議還是代表了許多問題。雖然,聯合國道路交通法規將原先“每名司機必須能夠時刻控制自己的車輛”修訂為“只要司機能夠隨時駕馭或停止車輛”,但是,無人駕駛在法律層面,還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解決。

總而言之,快評君覺得,無人駕駛的應用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不過在許多問題還沒有徹底落實之前,還是讓無人駕駛汽車在測試場裡再多開兩圈吧。

前段時間,百度在開發者大會上轟轟烈烈的搞了一出無人駕駛線上直播,雖然確實引起了廣泛的談論熱議,但也被網友吐槽違反了“實線並線”、“雙手脫離方向盤”、“違反限行規定”等多項交規,還就此被被北京交警盯上。

雖然就實現並線的原因,李彥宏在近期表示其實是人為原因導致,但這次無人駕駛直播所引起的爭議還是代表了許多問題。雖然,聯合國道路交通法規將原先“每名司機必須能夠時刻控制自己的車輛”修訂為“只要司機能夠隨時駕馭或停止車輛”,但是,無人駕駛在法律層面,還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解決。

總而言之,快評君覺得,無人駕駛的應用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不過在許多問題還沒有徹底落實之前,還是讓無人駕駛汽車在測試場裡再多開兩圈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