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3 歲前寶寶的 18 個成長「關鍵期」,錯過就會後悔 10 年?

這幾年一個育兒概念興起, 很多所謂的專家、早教體系都在盡力渲染這個詞——「關鍵期」。

孩子從 0~3 歲有 N 個關鍵期, 如果在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 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 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 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 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家長們如臨大敵, 還沒到「關鍵期」的趕緊著手準備, 不小心「錯過了關鍵期」各種找轍補救……

今天, 我們就來聊聊, 這「關鍵期」到底是什麼。

「關鍵期」錯過就要後悔 10 年?

「關鍵期」的理念在於:孩子的發育有節奏, 每種能力都有「窗口期」, 比照特定的時間段來培養最為合適。

很多人用「關鍵期」的理念試圖尋找養育孩子的最佳時間表, 甚至覺得「關鍵期」重要到不能錯過。

其實並不然。

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人的大腦也不是生來就決定了各個部分就一定要各司其職。

「關鍵期」對於視覺、聽覺來說,

也許的確有不容等待的關鍵期, 但一個孩子的發展, 包含的元素可比生理發育多多了, 尤其是在人格和社會性發展的方面——都有著更大的可塑性, 並不存在一個「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絕對關鍵期。

發展心理學更傾向於用「敏感期」來代替之前那沒得商量的「關鍵期」。

「敏感期」的意義, 並不是逼迫我們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做到環環命中, 而是在於讓我們的養育不要過於單調, 要和孩子的發展規律打好配合。

3 歲以前有 18 個發育「敏感期」

1、身體和神經生理的發育敏感期

3 個月:感知能力和協調能力在這個時間段高度敏感,

孩子在這時開始獲得主動感和掌控感;

8 個月:孩子也開始學著坐、爬、打滾進而學會站立與走路。 這是學習行為動作的關鍵期;

18 個月:語言能力及思維發展明顯。

2、智力的發育敏感期

6 個月:能夠區分新舊東西, 對於新鮮的刺激會更加敏感, 更有興趣;

8~9 個月:開始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目標與意圖」, 做事情開始有目的性了;

9~10 個月:會通過參照周邊資訊來尋找回饋與輔助決策, 開始主動尋找資訊和嘗試分析;

18 個月:學會了「見人下菜碟」, 根據不同人的期望做出不同反應;

30 個月:開始參與一些「假裝遊戲」, 產生了自主的想像力。

3、語言的發展敏感期

5 個月:開始使用有規律的聲音來吸引成年人的注意力;

8 個月:開始對語音進行有組織的排序表達;

12~24 個月:大量的學習詞彙的敏感期;

13~18 個月:開始學習語氣, 家長對孩子多用堅定和積極的詞語。

4、關係發展敏感期

6 個月:開始發展出同理心, 更喜歡幫助那些幫助他人的人;

6 ~9 個月:開始建立自己的第一段依戀關係(通常是和母親), 這段關係直接影響他的社交模式;

12 ~24 個月:社交能力大大發展,開始建立真正的同伴關係。

5、自我發展關鍵期

4~10 個月:自我感逐漸增強,開始作為社會同伴建立和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

10~15 個月:開始將自己和父母區分開來,因為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

15~18 個月:開始發展出更加深刻的自我,能夠更好的與不同的他人進行互動。

孩子「敏感期」到來,我該怎麼做

1、提供足夠的資源

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多和孩子說話;在依戀發展的敏感期,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在社交發展的敏感期,帶孩子多接觸一些他的同齡人——這都是家長該提供的,與孩子敏感期匹配的資源。

2、如果有的行為沒有如約而至,先別緊張,欲速則不達

「我的孩子 x 個月了,按理說該 x 了,怎麼現在還不會呢?」

雖然敏感期客觀存在,但是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極大,不同的孩子也許在不同的領域,擁有著不同的敏感期,敏感期更多的還是提供一種參考。

敏感期中沒有出現匹配的進步,並不一定意味著有發展遲滯的問題,不要因此就草率的給孩子貼標籤,先冷靜分析,再做出決策。

3、不要逼迫孩子

為人父母也有其率性和自然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應當為條條框框所累,孩子的發展需要良好的體驗,孩子的童年也需要美好的感受。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暫時忘掉那些關鍵期和敏感期的約束,隨性地與孩子交互和接觸,往往也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12 ~24 個月:社交能力大大發展,開始建立真正的同伴關係。

5、自我發展關鍵期

4~10 個月:自我感逐漸增強,開始作為社會同伴建立和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

10~15 個月:開始將自己和父母區分開來,因為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

15~18 個月:開始發展出更加深刻的自我,能夠更好的與不同的他人進行互動。

孩子「敏感期」到來,我該怎麼做

1、提供足夠的資源

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多和孩子說話;在依戀發展的敏感期,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在社交發展的敏感期,帶孩子多接觸一些他的同齡人——這都是家長該提供的,與孩子敏感期匹配的資源。

2、如果有的行為沒有如約而至,先別緊張,欲速則不達

「我的孩子 x 個月了,按理說該 x 了,怎麼現在還不會呢?」

雖然敏感期客觀存在,但是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極大,不同的孩子也許在不同的領域,擁有著不同的敏感期,敏感期更多的還是提供一種參考。

敏感期中沒有出現匹配的進步,並不一定意味著有發展遲滯的問題,不要因此就草率的給孩子貼標籤,先冷靜分析,再做出決策。

3、不要逼迫孩子

為人父母也有其率性和自然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應當為條條框框所累,孩子的發展需要良好的體驗,孩子的童年也需要美好的感受。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暫時忘掉那些關鍵期和敏感期的約束,隨性地與孩子交互和接觸,往往也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