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楊博士”變身“土農民”——楊軍回國創業記

“我家之前被水淹過的沙糖桔樹又重新長滿綠葉了。 ”“我家的水稻不僅沒生病發芽, 而且產量還提高了20%。 ”在江蘇無錫蓋依亞生物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一間辦公室內, 五六位農民正圍著一位皮膚黝黑、頭髮蓬亂的中年漢子表示感謝。

這位看著非常像農民的中年男子, 曾在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留學, 擁有醫學和理學博士學位, 還曾蟬聯2006-2008年三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他就是無錫蓋依亞生物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軍。

從醫生到“農民科學家”

1966年出生於山西大同的楊軍,

在人們眼裡是一個樸實簡單、說話直率的典型北方漢子。 出國前, 楊軍曾是一名內科醫生。 1991年留學日本後, 他學習和研究的範圍愈發廣泛, 興趣也逐漸由醫學轉向了農業、環保、健康食品等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

“土壤也會‘生病’, 同樣需要‘醫生’。 ”楊軍說, 因為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中國部分農業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 土壤肥力下降, 不僅給種地的農民帶來損失, 而且還容易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需要研發運用相應的生物技術, 説明這部分‘生病’的農業土壤早日‘康復’”。

為了更有效地“醫治”土壤、助推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楊軍在日本留學期間努力學習多學科知識, 參加不同的實驗室和研究項目, 積累了豐富的交叉學科知識。

“農業看似簡單,

但相關問題解決起來也很複雜, 需要多學科知識綜合應用。 ”楊軍說, 比如一種疾病, 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結合著用效果可能更好。

2006年, 楊軍帶著一個有關“生物廢棄物生產高效有機肥”的課題回國參賽, 獲得了首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2007年, 楊軍放棄在日本的優越待遇, 離別妻女, 回國創業。

“回國創業能夠幫助更多農民增產增收, 對我個人來說, 多年的研究技術成果也有了用武之地。 ”楊軍說。

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解憂

很快, 楊軍由白面書生變成了皮膚黝黑的“農民”。 “各地的土壤成分、‘病因’各不相同, 不到田裡看一看、取土分析, 很難對症下藥, 改良方案的實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楊軍說。

“楊博士一點架子都沒有, 下田毫不含糊, 不怕髒、不怕累, 就跟咱農民一樣。 ”專程從廣西荔浦趕來無錫感謝楊軍的沙糖桔種植大戶謝子科笑呵呵地說。 為了幫助他和當地農民解決沙糖桔種植問題, 楊軍到他田裡去了四五次, 前後花了約一年半的時間。

今年7月, 廣西荔浦遭遇強降雨, 謝子科的沙糖桔園大部分被洪水淹沒, 在水中整整泡了30多個小時。 水退後, 沙糖桔樹開始落葉、生病。 “剛開始我很擔心減產, 後來楊博士給了我一些產品和技術指導, 很快我的沙糖桔樹又重新長滿了葉子!今天我又帶了一些老鄉過來, 希望楊博士能給我們更多指導。 ”

依靠先進的技術和深入田間地頭的指導, 楊軍不僅逐漸打開了市場,

而且贏得了很多“粉絲”。 江蘇省江陰永恆農場的潘永秋大爺就是其中一位“鐵粉”。 “楊博士經常到我的田裡看看, 告訴我如何增強水稻免疫力和病蟲害, 這兩年我們家的水稻不僅品質很好, 而且產量越來越高。 ”

“明天我還要去連雲港一趟, 那邊有個客戶說他們的產品農藥殘留過多, 讓我們幫助解決一下。 ”楊軍說, 雖然電話裡給客戶已經講得比較清楚, 但他還是不放心, “只有親自去看看, 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客戶解決問題, 否則就是不負責任。 ”

希望更多產品走出國門

楊軍的辦公室只有十幾平方米, 陳設簡樸, 這裡卻有兩樣楊軍的最愛:一個裝滿書的大書櫃, 一排從國外“淘”來的同類前沿產品。

“現在技術發展很快, 我離不開這些書來充電。

至於那些國外產品, 可以激勵我和公司員工時刻不忘技術創新。 ”楊軍說, 不斷研發新產品就是他最大的樂趣。

2010年進入公司的錢澤櫻, 現在是楊軍博士的助理。 在她眼中, 楊軍是個典型的“科研狂人”。 “董事長開發創新能力很強, 教會了我們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研究方法。 他對研發有種近乎偏執的熱愛。 ”

10年創業, 楊軍的技術正在加速走向世界。 他帶領公司開發出了生物農業新型肥料、環境污染防治生物藥劑、健康食品等系列產品, 申請專利33項。 已獲得自主發明專利授權22項, 授權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美國、歐盟、以色列、南非、新加坡等。

“創業過程中雖然曾碰到一些困難, 但我也更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技術和產品能夠改變社會, 説明到別人。每次看到那些農民在問題得到解決後開心的笑容,我就特別自豪。”楊軍說。

説明到別人。每次看到那些農民在問題得到解決後開心的笑容,我就特別自豪。”楊軍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