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圳在扶貧”公眾號上線!開啟網路扶貧新模式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如何引導社會大眾力量説明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改變生活?

如何讓先富起來的特區人民帶動老區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9 月 6 日、7 日,

" 圳在扶貧 " 微信公眾號三地(百色、河池、深圳)聯動上線儀式在百色、河池兩地先行舉辦。

這意味著, " 圳在扶貧 " 將在國內率先通過打造互聯網扶貧新模式, 通過移動端的新媒體手段發動社會力量, 實現精准扶貧目標。

圳在扶貧公眾號 " 百色 " 上線儀式, 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百色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勝軍、副組長, 百色指揮部指揮長吳軍軍等出席啟動儀式。

現場:" 圳在扶貧 " 百色、河池啟動

" 圳在扶貧 " 是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打造的扶貧協作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 工作組以公號為主要互聯網手段, 以主流媒體為代運營方, 整合主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形成網路扶貧矩陣, 連結多家公益平臺,

更便捷地實現多種精准扶貧功能。

經過近兩個月的試運營, 9 月 6 日、7 日, " 圳在扶貧 " 微信公眾號百色、河池正式上線。 與此同時, 由工作組和深圳晚報聯合組建的 " 圳在扶貧 " 全媒體新聞中心分別在百色、河池掛牌成立。

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百色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勝軍, 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副組長、河池指揮部指揮長、河池市副市長顧楠洲, 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副組長、百色指揮部指揮長吳軍軍以及百色、河池兩地的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

圳在扶貧 " 河池 " 上線儀式。 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副組長、河池指揮部指揮長、河池市副市長顧楠洲見證 " 孔子書包仁愛行 " 捐贈項目。

現場還同時舉行了兩場捐助活動, 都是通過 " 圳在扶貧 " 公號發起、傳播、募集的社會公益行動。 其中 6 日在百色舉行的 " 能上學是件幸福的事——資助百色貧困大學生 " 活動已鳴鑼收官, 吳軍軍代表深圳的公益組織、愛心企業、愛心市民, 向百色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石衛武移交由 " 圳在扶貧 " 公眾號和深圳晚報聯合募集的善款 40.7 萬元。

7 日在河池, 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河池指揮部、深圳晚報和都安縣共同啟動了 " 孔子書包仁愛行 " 的捐贈項目。 據介紹, 繼這兩個項目之後, 在今天推出的騰訊九九公益日活動中, 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發起專門為百色、河池兩地貧困家庭女學生的捐款活動;深圳晚報和深圳市關愛行動基金會聯合發起 " 愛心紅桌布 " 行動, 為百色、河池的貧困地區的 45 名重度地貧患兒募集 " 生命燃料 ";公眾號即將推出的 " 百色市山鷹學霸演講團 " 也在籌備中。

試運行: 網路扶貧出奇效

網路扶貧, 是發動全社會參與公益、關愛弱勢群體、進一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手段,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深圳市委宣傳部為此專門成立了協調領導小組, 組織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市民政局、騰訊公司、深圳市關愛辦等共同參與。

" 圳在扶貧 " 公眾號試運行的第一期內容就在移動互聯網形成裂變式傳播, 深圳晚報派出記者冒著暴雨, 馳騁在號稱 " 廣西第一險 " 的山路上, 採訪了當地一批貧困高考生, 目擊他們艱難的生存狀況, 替他們發出了 " 我要上大學 " 的呼喊。

這組題為《能上學是件幸福的事》的報導通過公眾號、通過深圳晚報全媒體平臺發出後, 在朋友圈引起巨量轉發, 在深圳引發愛心募捐熱潮, 短短一個多星期, 就募集了 40 多萬, 同時很多愛心市民紛紛在公號上留言, 要求定向捐款到個人,要求連續幾年幫扶這些剛剛考上大學的貧困生。

今年暑期,深圳晚報 " 圳在扶貧 " 前方記者滿含深情的報導,在深圳市民朋友圈引發巨量轉發,短短一個多星期,募集了 40 多萬捐款,助百色貧困學生圓夢。

7 月下旬,深圳晚報記者再次出擊,隨中國扶貧基金會翻山越嶺,進入人跡罕至的百色最貧困村莊,報導當地高度石漠化、幾乎難以維生的生存狀態,為專家和政府研究精准扶貧傳回了生動真實的現場報導。這組報導,也讓一個初創的、還沒有多少粉絲的公號推文第一次實現了過萬的閱讀量。

座談,探索互聯網+扶貧新模式

啟動儀式上,圳在扶貧新聞中心的編輯記者和百色、河池的相關領導共同座談了網路扶貧的工作思路、方向以及行動措施。

楊勝軍表示,粵桂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剛剛在廣西梧州結束,我們 " 圳在扶貧 " 微信公眾號就正式上線,這是深圳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迅速行動,也是深圳幫扶百色、河池的機制創新,它標誌著深圳網路扶貧行動的正式開啟。從試運營的兩個月的成功案例來看,通過互聯網發動社會力量對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進行精准扶貧,這條路不僅走得通的,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圳在扶貧 " 公眾號上線的意義重大在於,要摸索出一套互聯網 + 扶貧的新模式,並為全國扶貧工作提供可參考、可借鑒、可複製的模式和經驗。希望 " 圳在扶貧 " 公眾號儘快優化精准扶貧的服務功能,更好地向社會傳遞深圳的正能量和扶貧濟困的城市精神,讓深圳乃至全國人民的愛心溫暖百色、河池兩地紅色老區的貧困家庭。

" 圳在扶貧 " 公眾號上線的意義重大在於,要摸索出一套互聯網 + 扶貧的新模式,並為全國扶貧工作提供可參考、可借鑒、可複製的模式和經驗。

顧楠洲在 " 圳在扶貧 " 河池上線儀式上表示,根據中央關於扶貧協作的一系列講話精神,扶貧要先扶志,扶貧手段要創新,要善用網路扶貧新手段。" 圳在扶貧 " 就是我們進行網路扶貧的新手段。公眾號上線後,應該成為河池走出廣西的視窗,將河池的扶貧項目迅速發佈精准幫扶;" 圳在扶貧 " 也要成為深圳人走進河池的橋樑,激發深圳乃至廣東愛心企業和市民的愛心;" 圳在扶貧 " 更要成為展示和行銷河池城市的平臺,讓更多人瞭解河池優質的農產品和美麗的旅遊項目。

掃碼或登陸sztv.me下載壹深圳

深圳廣電集團壹深圳用戶端

要求定向捐款到個人,要求連續幾年幫扶這些剛剛考上大學的貧困生。

今年暑期,深圳晚報 " 圳在扶貧 " 前方記者滿含深情的報導,在深圳市民朋友圈引發巨量轉發,短短一個多星期,募集了 40 多萬捐款,助百色貧困學生圓夢。

7 月下旬,深圳晚報記者再次出擊,隨中國扶貧基金會翻山越嶺,進入人跡罕至的百色最貧困村莊,報導當地高度石漠化、幾乎難以維生的生存狀態,為專家和政府研究精准扶貧傳回了生動真實的現場報導。這組報導,也讓一個初創的、還沒有多少粉絲的公號推文第一次實現了過萬的閱讀量。

座談,探索互聯網+扶貧新模式

啟動儀式上,圳在扶貧新聞中心的編輯記者和百色、河池的相關領導共同座談了網路扶貧的工作思路、方向以及行動措施。

楊勝軍表示,粵桂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剛剛在廣西梧州結束,我們 " 圳在扶貧 " 微信公眾號就正式上線,這是深圳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迅速行動,也是深圳幫扶百色、河池的機制創新,它標誌著深圳網路扶貧行動的正式開啟。從試運營的兩個月的成功案例來看,通過互聯網發動社會力量對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進行精准扶貧,這條路不僅走得通的,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圳在扶貧 " 公眾號上線的意義重大在於,要摸索出一套互聯網 + 扶貧的新模式,並為全國扶貧工作提供可參考、可借鑒、可複製的模式和經驗。希望 " 圳在扶貧 " 公眾號儘快優化精准扶貧的服務功能,更好地向社會傳遞深圳的正能量和扶貧濟困的城市精神,讓深圳乃至全國人民的愛心溫暖百色、河池兩地紅色老區的貧困家庭。

" 圳在扶貧 " 公眾號上線的意義重大在於,要摸索出一套互聯網 + 扶貧的新模式,並為全國扶貧工作提供可參考、可借鑒、可複製的模式和經驗。

顧楠洲在 " 圳在扶貧 " 河池上線儀式上表示,根據中央關於扶貧協作的一系列講話精神,扶貧要先扶志,扶貧手段要創新,要善用網路扶貧新手段。" 圳在扶貧 " 就是我們進行網路扶貧的新手段。公眾號上線後,應該成為河池走出廣西的視窗,將河池的扶貧項目迅速發佈精准幫扶;" 圳在扶貧 " 也要成為深圳人走進河池的橋樑,激發深圳乃至廣東愛心企業和市民的愛心;" 圳在扶貧 " 更要成為展示和行銷河池城市的平臺,讓更多人瞭解河池優質的農產品和美麗的旅遊項目。

掃碼或登陸sztv.me下載壹深圳

深圳廣電集團壹深圳用戶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