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印邊境曾有個神龍之國 國君叫龍王 英國還曾給他發津貼

龍, 是中國人最熟知的神靈, 在西遊記中, 海裡有海龍王, 江裡有江龍王, 河裡有河龍王, 潭裡有潭龍王, 就連井裡也有井龍王。 在書中露臉者者如四海龍王、涇河龍王、碧波潭龍王還有烏雞國八角井的井龍王。

有龍便有龍旗, 而最早的龍旗, 據說西周那時候便有, 演變至宋代, 更出來青龍旗、黃龍旗等許多花樣。 知名者如蟠龍戲珠旗, 上面畫有黃龍背負河圖的圖案。 又如清國北洋水師的軍棋, 也是一面龍旗。

但這一會, 司馬要說的不是北洋水師也不是西遊記裡的龍王, 而是一個以紅黃三角形作背景配以一條白龍的龍旗國度。

這個國家, 不但國旗是龍旗, 甚至就連國王, 也叫做龍王。

而要說起這個國度的淵源, 則要回溯至西元842年, 那一年吐蕃發生了一起謀殺案, 遇刺者正是後來演變為西遊記牛魔王原型之人, 那便是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

牛魔王死後, 昔日稱雄高原的吐蕃帝國便土崩瓦解, 分裂成大大小小許多小國部落, 其中便有這個龍王之國。

雖然如此, 一時的脫離並不等於就此離散, 此後數百年, 實際上龍王之國依舊與核心藏區保持著密切聯繫。 直到清代, 駐藏大臣派兵南下, 龍王之國納質受封, 成為大清國的藩屬。

然一轉眼, 隨後便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 英國人將侵略矛頭指向高原之際, 一個叫做“赴藏英國代表團”的組織,

發現了這個隱藏在高原入口處的“龍王之國”。 英國人很快探訪清楚, 穿越“龍王之國”西部沿阿姆曲河進軍的路線, 便是入侵高原最為便捷的道路。

然而, 作為大清屬國的“龍王之國”, 顯然不可能放縱英軍順利通過此處。 即便是無法阻擋, 也會從側翼襲擾英軍,

破壞點後勤補給啥的。

所以, 大英帝國決心收買”龍王“, 而辦法無非是兩個, 一個是給錢, 一個給土地。 據說大英帝國答應給”龍王“一筆津貼(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每年都有, 類似於發工資。 此前英軍曾佔領了龍王的一塊領地, 為了補償, 英國已經答應給龍王發津貼, 所以這次其實是加工資);而在付錢之外, 還割除一小塊土地給”龍王“。

必須說, 英國人在遵守承諾方面還是很妥的, 這筆款, 後來在英國人撤走之後, 印度人也表示將繼續付下去。

當然, 龍王畢竟是龍王, 不是一點小錢可以收買的, 真正讓他們震驚的, 還是英國人的武力。 尤其是1903年底, 配備馬克沁重機槍的英軍, 以強大武力拿下世界屋脊的門戶亞東。 龍王顯然意識到,

大清打不過英國, 屬於大清的西藏也打不過英國, 而小小的龍王之國, 又能怎麼辦呢?

於是, 龍王倒向了英國。

1907年, 這個小國正式脫離大清國(之前是藩屬國), 成為獨立王國, 國王即以龍王為稱號, 音譯為”竺加布“, 國名為“竺域”, 意譯就是神龍之國。

三年之後,

一份新條約在神龍之國與英印當局之間簽訂, 內容就是原本英國每年給龍王五萬盧比, 而從這一年開始, 翻倍至十萬盧比——當然, 錢不是白拿的, 龍王必須在“對外關係上接受英國政府的指導”。

這個神龍之國, 眼下我們一般翻譯為不丹。

(本篇為“司馬大話列國史”之不丹篇第一集, 請關注本號, 將持續更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