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影評:海街日記:生活才是一部最難懂的電影

在看《海街日記》時, 真的很擔心又是一個冷酷悲傷的結局, 就像《無人知曉》一樣。 好在, 經過了11年, 52歲的是枝裕和對人性終於變得更寬容了。

其實《海街日記》是《無人知曉》的姐妹篇, 同樣是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的故事。 只是, 在《無人知曉》中, 那個媽媽自私、冷酷, 而孩子的父親們也完全不作為, 甚至於孩子的親人們也都一個個的好似不存在, 最終, 釀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劇, 最小的妹妹在意外中去世。

那部片子中, 是枝裕和的控訴如此直白, 以至於讓人擔心如果連母愛都能被現實碾壓成齏粉, 那人類還能毫無顧忌的去信任誰?

2008年的《步履不停》中, 是枝裕和同樣給了一個絕不寬容的結局, 丈夫曾經出軌的事實, 成了妻子心裡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疤, 雖然還在維持著表面算是相敬如賓的婚姻, 可舉手投足間的冷漠, 卻在日復一日間消磨著僅剩的那一點情感, 並讓難得回一次家的兒子, 也無法感受到家庭中的溫暖。

難道, 我們真的無法原諒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嗎?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如果實在無法原諒, 倒不如徹底的分開, 各自在別處繼續過完剩下的人生, 這就是《海街日記》隱含的主題吧。

(四姐妹, 從左到右千佳、幸子、鈴、佳乃)

15年前, 三姐妹幸子、佳乃和千佳的父親出軌, 和妻子離婚後, 去了別的城市生活, 再也沒有回來看過她們。 一年之後, 母親也改嫁去了北海道, 把三個孩子丟給了姥姥來照顧。

三姐妹在姥姥、姨姥姥和鄰居的照拂下長大成人。 在姥姥去世後, 大姐幸子成為一家之長。 作為醫生的她, 有著不錯的收入, 因此, 三姐妹的生活雖不富足, 卻也有滋有味。

幸子愛上了已婚的同事,

並和他保持了秘密的關係。 佳乃整天和一些比他小的男生在一起, 被騙錢騙情, 只有小妹千佳有一個相貌普通卻善良、正直的男友。

從這一點能夠看出導演的用心, 幸子是受父母婚姻影響最深的人, 她本身應該最恨第三者, 可自己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而佳乃對於那些表面穩重老實的男人不屑一顧, 只有對父親沒有印象的小妹千佳性格活潑開朗, 感情觀也很健康。

生活就這麼平靜的度過, 直到有一天, 幸子帶回一條新聞, 她們的爸爸生病去世了, 爸爸的第三任妻子邀請她們去參加葬禮。

此時, 對於幸子來說, 爸爸是一個拋棄了她的不負責任的混蛋, 對他的憤怒與怨恨, 讓幸子直接把去參加葬禮的任務推給了兩位妹妹。

而佳乃和千佳則像度假一樣去山形縣參加葬禮。 看到她們在火車上一副輕鬆愉悅的表情, 和酒店中笑鬧的樣子, 讓人有一種濃重的悲哀與無力感。

看到這裡, 我淚流滿面, 而這也是整部劇中唯一讓我覺得痛心不已的地方,

這種對於至親死亡的漠視, 比死亡本身更讓人揪心。

然而, 轉折也在此處出現。 父親與第二任妻子, 也就是將他從三姐妹和母親身邊搶走的女人所生的女兒鈴如今也15歲了, 而她的媽媽在幾年前去世。 這個形同孤兒一樣的女孩, 不得不和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繼母, 以及同父異母還是幼兒的弟弟一起生活。

很明顯, 繼母在刁難她, 而她也不喜歡這個繼母。 如果不是在同事的勸告下來參加葬禮的大姐幸子對這個小妹妹起了孺慕之情, 很難想像鈴未來的命運會多麼淒涼。 而這個故事, 也將向著又一個絕不原諒的結局開展。

鈴懷著原罪踏進了鐮倉父親曾經的家中, 她覺得是自己搶走了三姐妹的父愛, 也為媽媽感到羞愧。 然而,在一天天的相處中,鈴感受到了三位姐姐對自己的愛。

這是整部影片中第一次純粹的寬容,那就是孩子並不需要承擔父母的罪責。在姨姥姥質疑幸子為何把鈴接到家中時,幸子明確表示,鈴並沒有錯,她沒有參與搶走父親的行動,她是無辜的。而二姐佳乃則為鈴不得不承擔的這份歉意感到不平,三姐千佳更是要求男友幫助自己照顧這個可愛的妹妹。

但此時的三姐妹即便能夠毫無芥蒂的接受鈴,卻對父親無法釋懷,而鈴也盡可能不在他們面前提到父母。直到幸子的男友提出要和妻子離婚,與她一起離開日本時,她才幡然醒悟。

原來,情感發生時就是那麼發生了,沒有什麼對錯。有些人或許會選擇責任,有些人卻會依從內心。幸子明白了父親。而且,是枝裕和借著姨姥姥的口吻,告訴我們,在幸子的父親出軌之後,他並沒有想放棄家庭,而是幸子母親的不原諒,最終導致家庭分崩離析。

通過鈴的講述,三姐妹也明白父親從來沒有忘記過她們,他只是太過羞愧,只能在一個看起來像自己家的地方懷念著孩子們以及過去的一切。甚至於,他的第三任妻子,也長的很像自己的結髮妻子。

不過,這一切並不能成為他棄家庭於不顧的藉口,也不能為他所做的一切開脫責任。但,至少導演講述了生活的複雜與人性的無奈。現實畢竟不是武俠小說,沒有那麼多的非黑即白,沒有那麼多明確的愛與恨。

然而,影片的最後,當幸子放棄了男友,選擇留在鐮倉,並擔任起臨終關懷病房的負責人時,她告訴男友,如果自己和鈴一起照顧了父親,或許父親不會死。她要留下來,和鈴一起找回童年。

在煙火大會之後,鈴第一次表現的像個孩子,她赤裸著身體吹風扇,這個情節像極了蠟筆小新。而幸子和鈴一起站在那個父親最喜歡看海的山上,對著大海喊道“爸爸你是一個笨蛋”時,幸子也找回了自己的童年。

影片的最後,寬容終於來到,四姐妹聊著剛剛去世的二宮女士,說出在死前還能想到櫻花,真是一個精彩的人生,而鈴告訴她們,父親也曾說過一樣的話。

她們感恩父親為她們留下了最好的禮物——妹妹鈴,是的,“他也許是一位溫柔的父親。”

影片的節奏依然像輕音樂般的舒緩,沒有刻意的高潮。但每一幀畫面都非常美好,都讓人有種要截屏的衝動。我喜歡是枝裕和勝過小津安二郎,畢竟,是枝裕和所講述的故事,更貼近於當下生活。

不過,兩位大師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作為一面讓你去關照生活的鏡子。比起那些動輒上億投資的大片所營造出來的夢幻或科幻世界,這種有著侘寂美學風格的日本電影,反而更能讓我們回到生活本身。

然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生活才是一部最難懂的電影

然而,在一天天的相處中,鈴感受到了三位姐姐對自己的愛。

這是整部影片中第一次純粹的寬容,那就是孩子並不需要承擔父母的罪責。在姨姥姥質疑幸子為何把鈴接到家中時,幸子明確表示,鈴並沒有錯,她沒有參與搶走父親的行動,她是無辜的。而二姐佳乃則為鈴不得不承擔的這份歉意感到不平,三姐千佳更是要求男友幫助自己照顧這個可愛的妹妹。

但此時的三姐妹即便能夠毫無芥蒂的接受鈴,卻對父親無法釋懷,而鈴也盡可能不在他們面前提到父母。直到幸子的男友提出要和妻子離婚,與她一起離開日本時,她才幡然醒悟。

原來,情感發生時就是那麼發生了,沒有什麼對錯。有些人或許會選擇責任,有些人卻會依從內心。幸子明白了父親。而且,是枝裕和借著姨姥姥的口吻,告訴我們,在幸子的父親出軌之後,他並沒有想放棄家庭,而是幸子母親的不原諒,最終導致家庭分崩離析。

通過鈴的講述,三姐妹也明白父親從來沒有忘記過她們,他只是太過羞愧,只能在一個看起來像自己家的地方懷念著孩子們以及過去的一切。甚至於,他的第三任妻子,也長的很像自己的結髮妻子。

不過,這一切並不能成為他棄家庭於不顧的藉口,也不能為他所做的一切開脫責任。但,至少導演講述了生活的複雜與人性的無奈。現實畢竟不是武俠小說,沒有那麼多的非黑即白,沒有那麼多明確的愛與恨。

然而,影片的最後,當幸子放棄了男友,選擇留在鐮倉,並擔任起臨終關懷病房的負責人時,她告訴男友,如果自己和鈴一起照顧了父親,或許父親不會死。她要留下來,和鈴一起找回童年。

在煙火大會之後,鈴第一次表現的像個孩子,她赤裸著身體吹風扇,這個情節像極了蠟筆小新。而幸子和鈴一起站在那個父親最喜歡看海的山上,對著大海喊道“爸爸你是一個笨蛋”時,幸子也找回了自己的童年。

影片的最後,寬容終於來到,四姐妹聊著剛剛去世的二宮女士,說出在死前還能想到櫻花,真是一個精彩的人生,而鈴告訴她們,父親也曾說過一樣的話。

她們感恩父親為她們留下了最好的禮物——妹妹鈴,是的,“他也許是一位溫柔的父親。”

影片的節奏依然像輕音樂般的舒緩,沒有刻意的高潮。但每一幀畫面都非常美好,都讓人有種要截屏的衝動。我喜歡是枝裕和勝過小津安二郎,畢竟,是枝裕和所講述的故事,更貼近於當下生活。

不過,兩位大師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作為一面讓你去關照生活的鏡子。比起那些動輒上億投資的大片所營造出來的夢幻或科幻世界,這種有著侘寂美學風格的日本電影,反而更能讓我們回到生活本身。

然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生活才是一部最難懂的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