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專家來襲!看蜀郡style如何引爆漢晉時期

今天的絲路大展系列講座的主講人可是“來頭不小”。 他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先生。

在今天《美酒金樽:引領漢晉時尚的蜀郡成都造》的講座中,

王老師就從幾件文物入手, 給大家還原了漢朝酒桌上的那些事兒。

建武廿一年乘輿斛

上圖就是成都一帶的銅工製造機構西工為皇帝做了一個帶承盤的量器——斛, 以雕刻的蹲熊為足。 但是王老師卻覺得, 這個“斛”卻和其它的“斛”不同,

“斛”通常為量器, 可是這個物件, 帶三足且有承盤, 其實是蜀郡西工造乘輿“一斛”大小的承旋。 這個產於蜀郡西工的“成都造”, 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這次故宮博物院專門送它榮歸故里與父老鄉親見面。 這件乘輿斛是蜀郡西工在東漢初年為皇帝特製, 其承盤口沿下有銘文62字, 記載了參與鑄造的工匠名及製造時間、尺寸、紋飾等資訊, 通體鎏金、紋飾精美、外形大氣, 是不可多得一件珍品。

西漢晚 東漢早

成都大灣漢墓出土 銅樽

上圖也是成都博物館展出的蜀郡西工代表作品之一。 樽是古代盛酒的容器, 漢代人好酒, “酒徒”輩出。 而蜀郡西工作為漢代設立最早的“工官”之一, 專為漢朝皇室製作精美器物的古代工坊, 其分工明確, 制度嚴格, 技藝高超, 所產出的器物無論是在器形還是細處的紋樣上均為難得的藝術精品。 在國內, 被刻上“蜀郡成都造”字樣就意味著“國家免檢”, 在國外, 蜀郡西工生產的漆器、銅器及鐵器等產品遠銷海外, 是其它國家爭搶的奢侈品。

王老師致力於研究被別人看做“歪門邪道”的“飲食考古”, 並且不滿足於對出土的餐具、酒具、食物等器物本身的認識, 而是更進一步深究, 去探尋這些器物的用途和對人類、對社會的影響, 去思考它透露出了當時怎樣的餐飲習慣和這種習慣所代表的禮儀風俗。

《四川觀察》編輯 陳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