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分拆巨頭的呼聲越來越高,矽谷“充斥血的氣息”,他們到底有什麼罪?

對話方塊回復「內訓」, 送你一份頂尖私募內訓筆記

科技巨頭們可能遇到了點麻煩, 不僅引發了美國兩黨的正直警覺, 分拆他們的呼聲也不絕於耳。

隨著科技股暴漲, 全球前五大科技公司市值達到3萬億, 超過英國GDP;全球前100位科技富豪資產總額超1萬億美元, 接近2017年俄羅斯GDP。

科技造福人類, 科技寡頭到底有什麼罪?現在是時候分拆他們了嗎?

1

經濟領域:科技巨頭高度壟斷

從全球的發展情況來看, 科技公司已經取代石油、金融, 成為新一代霸主。 科技巨頭已經充分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 並且對經濟和政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經濟學家喬納森·塔普林認為, 亞馬遜、Facebook和穀歌已經過於龐大、過於強勢, 如果不阻止他們, 可能就需要將其分拆。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的資料顯示, 穀歌、亞馬遜和Facebook三大科技巨頭的用戶集中度也超過了前三大線下企業, 而前十大互聯網經濟公司的集中度是前十大線下經濟公司的逾十倍。

Alphabet旗下的穀歌佔據美國搜索廣告市場約77%的營收;

穀歌和Facebook共同控制了移動廣告市場約56%的份額;

亞馬遜大約佔據美國電子書銷量的70%和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30%。

彭博社資料顯示, 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過去10年共進行436筆收購,

總價值高達1310億美元。

經濟學家們認為, 市場過度集中是美國經濟最大頑疾的罪魁禍首。

2

政治領域:引發美國兩黨的政治警覺

除了在經濟領域“稱王”之外, 其影響力也日益擴大到政治領域, 並引發了美國兩黨的高度警覺。

今年9月6日, Facebook證實曾向俄羅斯機構“巨魔農場”出售了10萬美元政治廣告。

今年8月, 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和其妻子聘用了奧巴馬和希拉蕊高級顧問Joel Benenson, 作為“陳-紮克伯格倡議”慈善基金的顧問, 加深了紮克伯格進軍政壇的猜想。

穀歌的政治傾向比Facebook更加強烈, 其“白左”政治正確氛圍人盡皆知, 還野心勃勃地想要進軍石油行業。

從今年開始, Google花在國會和白宮遊說上的金錢激增, 這些錢主要用於勸說政府使Google免於因壟斷而遭遇分拆。

美國學術界認為, 特朗普能夠當選總統, 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這些平臺上, 越是娛樂性的人物, 越是能獲得更高的曝光率, 從而贏得公眾的關注。 社交媒體們極大地改變了美國的政治生態。

如果紮克伯格在Facebook上為自己打一份競選廣告, 會有多少人支持他?

美國媒體BuzzFeed稱, 華盛頓對科技巨頭們的作用已經開始感到不安, 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對此感到警覺。 外界對分拆這些科技巨頭的呼聲越來越高, 矽谷已經開始“充斥血的氣息”。

3

富可敵國, 難逃被拆分的命運?

有觀點認為, 雖然科技巨頭富可敵國, 但其每年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客觀的稅收, 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但是最近一份學術機構的研究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這些公司聘用的人員遠少於過去幾十年的商業巨頭, 但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卻遠高於人員比例。

隨著他們的成長壯大, 加之經濟占比越高, 整個社會的工資中位數卻停滯不前, 勞動力占GDP的比例也在下滑。

勞動力在經濟產出中的占比降低會產生廣泛影響, 導致整體經濟增長放緩。

塔普林在研究報告中提到:隨著市場越來越集中, 老牌企業的力量越來越強, 創業公司的成功率也在下降, 而半數新就業崗位都來自成功的創業公司, 所以這一趨勢同樣對就業創造形成了負面影響。

以Snapchat和Facebook的交鋒也顯示出壟斷的力量:

2013年Snap拒絕了Facebook提出的30億美元收購要約;

Facebook接連推出了幾款模仿Snapchat的山寨創新產品;

Facebook在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服務中添加了類似功能。

Snap股價走勢圖

Snap的股價目前約為15美元,低於3月份17美元的發行價。

塔普林認為,通過向廣告商提供同樣的功能,但憑藉100倍的觀眾,Facebook基本上殺死了Snapchat:

由於科技巨頭覆蓋範圍廣,規模龐大,它們已經在“很大範圍上”限制了創新。

4

拆分巨頭,未來會怎樣?

穀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為1998年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起訴微軟公司將其網路流覽器與Windows作業系統捆綁在一起,以削弱其競爭對手網景公司。

法庭判決微軟應該被拆分。儘管這一決定在上訴中被推翻,最終案件交由小布希政府處理,最終微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了庭外和解。

塔普林認為,這一舉措讓微軟在互聯網領域的主導地位受到打擊,其發展速度被大大減緩,從而為後起之秀騰出了生長空間。

芝加哥教授Zingales認為,今天的壟斷企業就是昨天的創業公司,一個健康的系統需要為新來者騰出空間,而不是讓寡頭們和老人們壟斷市場。

未來10年,科技巨頭會利用自己在AI技術上獲得的壟斷優勢進一步擴張,顛覆服務經濟,包括交通運輸、醫療、零售行業。據36氪,《經濟學人》最近在文章中提到:

假設在機器人會大量掠奪工作機會的前提下,即使將穀歌這樣的企業一分為五,網路效應也會讓它重新崛起,到了一定的時候,當中一家會再次統治市場。

5

前車之鑒,壟斷帝國是如何被肢解的?

美國大公司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規模巨大的企業被要求強行拆分成若干個公司的事件,一個是洛克菲勒石油帝國被肢解,另一個是貝爾的電話王國被拆分。

洛克菲勒家族一代全家照

肢解洛克菲勒石油帝國

1882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創辦了標準石油公司。

1890年,標準石油公司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

1911年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依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標準石油公司是一個壟斷機構,應予拆散。根據這一判決,標準石油公司被拆分為34家地區性石油公司。

目前全球石油行業領先的四大巨頭中,埃克森美孚便是當年拆分的公司進行合併形成的。

拆分貝爾的電話王國

1876年,貝爾與他的同事試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1895年,貝爾公司將其正在開發的美國全國範圍的長途業務專案分割,建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稱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作為曾經的全球最大的電信企業,1983年該公司營業額超過美國另外三家大企業(艾克森、美孚、通用)營業額的總和。

不過好景不長,1984年,美國司法部正式分解AT&T,貝爾系統被拆分為1+7個公司: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AT&T公司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

這些分拆出去公司又開始了不斷的合併。經過了20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美國前兩大電信公司AT&T和威瑞森電信。

……

從肢解巨頭的歷史可以看出,這些當年被拆散的小帝國經過不斷的兼併,在本行業裡又形成一個個新的巨頭。

歷史不會重複,但是會相似。

轉載請回復 授權 查看須知

新媒體總監 位宇祥

華爾街見聞官方微信(ID:wallstreetcn)

喜歡此文,歡迎轉發和點贊支持見聞君

Facebook在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服務中添加了類似功能。

Snap股價走勢圖

Snap的股價目前約為15美元,低於3月份17美元的發行價。

塔普林認為,通過向廣告商提供同樣的功能,但憑藉100倍的觀眾,Facebook基本上殺死了Snapchat:

由於科技巨頭覆蓋範圍廣,規模龐大,它們已經在“很大範圍上”限制了創新。

4

拆分巨頭,未來會怎樣?

穀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為1998年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起訴微軟公司將其網路流覽器與Windows作業系統捆綁在一起,以削弱其競爭對手網景公司。

法庭判決微軟應該被拆分。儘管這一決定在上訴中被推翻,最終案件交由小布希政府處理,最終微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了庭外和解。

塔普林認為,這一舉措讓微軟在互聯網領域的主導地位受到打擊,其發展速度被大大減緩,從而為後起之秀騰出了生長空間。

芝加哥教授Zingales認為,今天的壟斷企業就是昨天的創業公司,一個健康的系統需要為新來者騰出空間,而不是讓寡頭們和老人們壟斷市場。

未來10年,科技巨頭會利用自己在AI技術上獲得的壟斷優勢進一步擴張,顛覆服務經濟,包括交通運輸、醫療、零售行業。據36氪,《經濟學人》最近在文章中提到:

假設在機器人會大量掠奪工作機會的前提下,即使將穀歌這樣的企業一分為五,網路效應也會讓它重新崛起,到了一定的時候,當中一家會再次統治市場。

5

前車之鑒,壟斷帝國是如何被肢解的?

美國大公司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規模巨大的企業被要求強行拆分成若干個公司的事件,一個是洛克菲勒石油帝國被肢解,另一個是貝爾的電話王國被拆分。

洛克菲勒家族一代全家照

肢解洛克菲勒石油帝國

1882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創辦了標準石油公司。

1890年,標準石油公司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

1911年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依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標準石油公司是一個壟斷機構,應予拆散。根據這一判決,標準石油公司被拆分為34家地區性石油公司。

目前全球石油行業領先的四大巨頭中,埃克森美孚便是當年拆分的公司進行合併形成的。

拆分貝爾的電話王國

1876年,貝爾與他的同事試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1895年,貝爾公司將其正在開發的美國全國範圍的長途業務專案分割,建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稱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作為曾經的全球最大的電信企業,1983年該公司營業額超過美國另外三家大企業(艾克森、美孚、通用)營業額的總和。

不過好景不長,1984年,美國司法部正式分解AT&T,貝爾系統被拆分為1+7個公司: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AT&T公司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

這些分拆出去公司又開始了不斷的合併。經過了20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美國前兩大電信公司AT&T和威瑞森電信。

……

從肢解巨頭的歷史可以看出,這些當年被拆散的小帝國經過不斷的兼併,在本行業裡又形成一個個新的巨頭。

歷史不會重複,但是會相似。

轉載請回復 授權 查看須知

新媒體總監 位宇祥

華爾街見聞官方微信(ID:wallstreetcn)

喜歡此文,歡迎轉發和點贊支持見聞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