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臺灣喜餅的進化史

喜餅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漢餅, 相傳很久簽, 漢餅的祖師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 當時東吳孫權為聯合蜀漢劉備共同抵禦曹操, 而要將妹妹嫁給劉備, 諸葛亮順水推舟用喜餅下定, 將這場婚事傳的四方皆知, 讓孫權不得反悔。 從那以後, 中國人婚禮都有送喜餅的習俗了。 而在臺灣, 送喜餅又叫嫁女餅, 就是向自己的親朋友好友宣告這個喜訊, 女兒即將出嫁。

而傳統的臺灣喜餅, 其實是要自己做傳統的大餅。 大餅要做的大, 圓, 甜, 象徵著圓圓滿滿, 甜甜蜜蜜, 一個足足有三斤多重。 吃的時候要用小刀將餅切成小塊, 大家一起分食。 裡面的餡料也比較多種, 例如蓮蓉蛋黃, 豆沙, 芋泥等等, 但是由於裡面的用料一般都會有肥豬肉, 所以吃起來會有些油膩。 隨著現代社會慢慢發展, 人們更加注重養生, 對自身攝取的營養很謹慎, 所以大餅雖然分量足, 而且味道也很好,

但是很多人已經不喜歡這種油膩的食物了, 這使得大餅一度進入了尷尬的境地。

但這種圓圓的大餅, 也是很多臺灣人的兒時回憶, 隨著發展, 記憶裡的大餅也在慢慢改變。 很多人開始對大餅做一些改進, 將大餅變的精緻, 小巧, 並在用料上更加注重取材和養生,

在口味上注重多元, 創新。 在人們的努力下, 大餅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口味, 並以“漢餅文化”的方式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