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西海:美麗小城裡的融融大團結

青海新聞網訊 近年來, 隨著我省藏區遊牧民定居工程、高原特色小城鎮建設、新興職業牧民培育的不斷推進, 獨具民族特色的新型現代化民族社區逐漸興起, 成為社區治理的新樣本。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 這個全部由社區組成的少數民族小鎮, 牢牢抓住黨建的核心力, 深化品牌和優化服務建設, 將民族團結演繹得如春風化雨般溫潤人心。

西海鎮位於海晏縣城西北部, 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是全省14個重點建設小城鎮之一, 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而在區區13484人的鎮區人口中, 擁有漢、藏、回、蒙古等13個民族, 少數民族占全鎮人口的50%。

從2013年, 海北州建設全國民族團結先進示範州伊始, 西海鎮就牢牢將黨建品牌樹立其中, 逐漸利用社區管理微創新將民族團結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2013年3月西海鎮獲得了海北州第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創建工作示範(鄉)鎮。 2014年西海鎮和所屬的四個社區均被命名為民族團結示範鄉鎮和示範社區。 2014年被海晏縣委評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黨委。

一座人口剛過萬人的小鎮緣何諸多榮譽加身?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黨建特色品牌凝聚民族向心力

“我想要一個鉛筆盒。 ”

“我家裡貧困, 可我也想和別人一樣有籃球玩。 ”

“我家裡需要一桶青油。 ”

……

在西海鎮的每個社區,

都有這樣一面牆, 上面寫滿了貧困家庭的“小心願”, 而每個心願紙上都有一個黨員的名字表示認領。

“其實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 但這些事在貧困家庭中就有些拮据了, 一面小小的心願牆架起的是黨員幹部和貧困群眾之間的友誼橋樑。 ”西海鎮城西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發蘭說。

這面友誼的牆, 西海鎮將它命名為“微心願”, 是西海鎮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中優秀的黨建品牌之一。 而就是這面簡單的牆, 不僅滿足了貧困戶對生活上最基本的小訴求, 也使得黨群關係、幹群關係、民族關係逐漸得拉近、靠攏。

“從民族團結創建活動開展以來, 我們創建了實現‘兩個微心願’活動。 一個是轄區黨組織從財力物力方面對所屬社區黨支部給予幫助,

實現社區微心願;另一個是轄區機關黨員帶頭任崗, 聯繫幫扶1戶貧困戶, 為他們兌現價值500元以內的微心願一個。 截至目前已對接的54個轄區黨組織兌現了四個社區的微心願73件, 共投入資金30.3萬元。 547名黨員兌現了235戶貧困戶的微心願, 幫扶物資共折合資金9.98萬元。 頗受百姓歡迎。 ”西海鎮鎮黨委書記麻葉拉介紹說。

不僅如此, 西海鎮同時打造了針對特殊人群提供特色幫扶的“五色連心卡”、區域化党建聯合創新的“七聯七共”、黨員履行承諾的“四諾”等一系列致力於社區服務和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的黨建活動,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讓黨建品牌在基層服務中發光發熱,

逐漸形成了獨具西海鎮特色的民族團結創建模式, 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得愈發鮮豔。

麻葉拉總結說:“我們的黨建品牌正是基於國家的惠民政策和基層服務政策, 有了良好的大環境, 我們基層的民族團結向心力也正在凝結。 ”

文體活動搭台演出民族團結戲

“剛剛過去的春節, 幾乎每天都有活動, 送春聯、演社火、跳鍋莊……新年的氣氛格外濃。 ”居住在西海鎮的居民金曼回憶起過年時的愉悅說道。

在西海鎮居民看來, 如今最有樂趣的事就是參加社區或者鎮上組織的文化體育活動, 大家不分你我, 不分民族, 一起娛樂、一起參與。

“在我們看來, 民族團結就像是鄰里關係, 交流才是關鍵, 因此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幾十場文體活動,

號召全體居民都參與進來, 一方面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 一方面通過活動, 大家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民族團結自然水到渠成。 ”麻葉拉說。

民族團結溝通才是關鍵, 不同民族的文化活動的舉辦讓大家的心裡沒有了隔閡, 文化的包容, 實現了西海鎮民族的大團結。

“去年, 我們舉行了一場百家宴活動, 就在社區的廣場上, 每家每戶把自己的拿手菜都做好端到社區裡來, 大家一起品家宴, 一起品嘗不同民族特色的美食, 在飲食文化的交融中, 大家互相點評、互相瞭解, 就在這點點滴滴間, 鄰里關係、親子關係、民族團結都有了細微的進步和發展, 百姓喜歡我們也樂得舉辦。 ”城西社區的楊發蘭書記介紹。

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過程中, 西海鎮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積極組織居民群眾和駐鎮50多個州直各系統(單位)參加各項文體、知識競賽、道德講堂等活動,如“三八節”舉辦巧手母親手工藝展、社區百家宴包粽子比賽、五四青年節爬山比賽、撿拾垃圾等活動。僅2016年,累計開展各類文體活動40場,深受群眾喜愛。

典型示範實現社區融融大團結

西海鎮在民族團結創建過程中,始終貫穿“遠學好官焦裕祿忘我工作的事蹟、近尋好人尕布龍無私奉獻的足跡、傳承名鎮原子城艱苦奮鬥的精神”這條主線,注重培養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的事蹟經驗,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結合“青海好人評選”、“海晏好人評選”、“平安家庭”、“五好家庭”“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評選活動,在轄區選樹一批關心社區建設、熱心公益事業、鄰里互幫互助的好榜樣進行廣泛宣傳,帶動全鎮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穆衛義就是其中的一員。

穆衛義是西海鎮一位普通的回族居民,如今他是鎮上的義務巡邏員、也是糾紛調解員,鎮上大小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是鎮上促進和諧的代表典範。

“在我們社區像穆衛義一樣的義務巡邏員有七八個,每天都會及時反映社區裡我們顧及不上的一些情況,正是有了他們社區這幾年好多隱患都化解在萌芽狀態。”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發蘭感慨地說。

榜樣的力量讓西海鎮完完全全成了一個大家庭。據統計,截至目前,西海鎮評選表彰了“五好文明家庭”64戶,“民族團結模範家庭”32戶,“民族團結先進集體”8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32名,96%以上的家庭被評為“平安家庭”。正是有了這些百姓身邊的榜樣,社區大家庭的氛圍才更加凸顯。

廣場上、街道上、學校裡、社區內……走在西海鎮這座美麗小城,無論是在哪裡,都能感受到團結友愛的氣氛撲面而來,正如和藹的穆衛義大叔所說:“社區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西海鎮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積極組織居民群眾和駐鎮50多個州直各系統(單位)參加各項文體、知識競賽、道德講堂等活動,如“三八節”舉辦巧手母親手工藝展、社區百家宴包粽子比賽、五四青年節爬山比賽、撿拾垃圾等活動。僅2016年,累計開展各類文體活動40場,深受群眾喜愛。

典型示範實現社區融融大團結

西海鎮在民族團結創建過程中,始終貫穿“遠學好官焦裕祿忘我工作的事蹟、近尋好人尕布龍無私奉獻的足跡、傳承名鎮原子城艱苦奮鬥的精神”這條主線,注重培養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的事蹟經驗,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結合“青海好人評選”、“海晏好人評選”、“平安家庭”、“五好家庭”“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評選活動,在轄區選樹一批關心社區建設、熱心公益事業、鄰里互幫互助的好榜樣進行廣泛宣傳,帶動全鎮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穆衛義就是其中的一員。

穆衛義是西海鎮一位普通的回族居民,如今他是鎮上的義務巡邏員、也是糾紛調解員,鎮上大小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是鎮上促進和諧的代表典範。

“在我們社區像穆衛義一樣的義務巡邏員有七八個,每天都會及時反映社區裡我們顧及不上的一些情況,正是有了他們社區這幾年好多隱患都化解在萌芽狀態。”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發蘭感慨地說。

榜樣的力量讓西海鎮完完全全成了一個大家庭。據統計,截至目前,西海鎮評選表彰了“五好文明家庭”64戶,“民族團結模範家庭”32戶,“民族團結先進集體”8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32名,96%以上的家庭被評為“平安家庭”。正是有了這些百姓身邊的榜樣,社區大家庭的氛圍才更加凸顯。

廣場上、街道上、學校裡、社區內……走在西海鎮這座美麗小城,無論是在哪裡,都能感受到團結友愛的氣氛撲面而來,正如和藹的穆衛義大叔所說:“社區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