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出門不帶錢反而花更多了?移動支付的出現對我們的消費刺激

為什麼出門不帶錢反而花更多了?移動支付的出現對我們的消費刺激

日本岡三證券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後藤好美表示, 手機支付服務的擴大明顯提升了中國人的消費頻率。

隨著國內支付寶、微信等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的快速滲透、傳統金融機構佈局掃碼支付、移動支付相關的技術持續發展, 出門攜帶現金的國人越來越少。 畢竟, 在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你都可以使用手機進行下單和支付。

日前, 日本經濟新聞發表了題為《中國人出門不帶錢反而花得更多了》的文章, 文章稱, 在中國, 出門不攜帶現金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

因為使用手機支付在中國已經非常普及。 隨著手機經濟圈的迅速擴大, 消費和金融服務的方式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Ipsos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 目前已有26%的消費者出門攜帶的現金不超過100元, 還有14%的消費者出門根本不攜帶現金, 74%的消費者表示, 攜帶100元現金, 可以讓他們生存一個多月。

文章中提到, 在中國, 除了購物, 包括使用共用單車、醫院掛號、公共繳費等, 都可以使用手機下單並進行支付, 幾乎覆蓋了日常生活的所有領域。 即使是很小的店鋪, 只要生成二維碼, 便可進行收款, 甚至在菜市場擺攤的小販也貼出了付款用的二維碼, 過年時親戚朋友用手機發紅包互贈壓歲錢也變成了習慣。

這也推動了手機支付的快速發展, 形成了店鋪增加、用戶也隨之增加的良性迴圈。

日本岡三證券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後藤好美表示, 手機支付服務的擴大明顯提升了中國人的消費頻率。 後藤尤其關注騎著電動車送餐的網上外賣服務, 據他介紹, 以前一些人每天只會去實體店買1次咖啡, 但是現在他們會通過外賣每天點很多次咖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