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飯後閒話:海森堡和德國原子彈計畫(三)

玩味一下海森堡的聲明是很有意思的:討厭納粹和希特勒, 但忠實地執行對祖國的義務, 作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來履行愛國的職責。 這聽起來的確像一幅典型的德國式場景。 服從, 這是德國文化的一部分, 在英語世界的人們看來, 對付一個邪惡的政權, 符合道德的方式是不與之合作甚至摧毀它, 但對海森堡等人來說, 符合道德的方式是服從它——正如他以後所說的那樣, 雖然納粹佔領全歐洲不是什麼好事, 但對一個德國人來說, 也許要好過被別人佔領, 一戰後那種慘痛的景象已經不堪回首。

原子彈, 對於海森堡來說, 是“本質上”邪惡的, 不管它是為希特勒服務, 還是為別的什麼人服務。 戰後在西方科學家中有一種對海森堡的普遍憎惡情緒。 當海森堡後來訪問洛斯阿拉莫斯時, 那裡的科學家拒絕同其握手, 因為他是“為希特勒製造原子彈的人”。

這在海森堡看來是天大的委屈, 他不敢相信, 那些“實際製造了原子彈的人”竟然拒絕與他握手!也許在他心中, 盟軍的科學家比自己更加應該在道德上加以譴責。 但顯然在後者看來, 只有為希特勒製造原子彈才是邪惡, 如果以消滅希特勒和法西斯為目的而研究這種武器, 那是非常正義和道德的。

這種道德觀的差異普遍存在於雙方陣營之中。 魏紮克曾經激動地說:“歷史將見證, 是美國人和英國人造出了一顆炸彈, 而同時德國人——在希特勒政權下的德國人——只發展了鈾引擎動力的和平研究。 ”這在一個美國人看來, 恐怕要噴飯。

何況在許多人看來, 這種聲明純粹是馬後炮。 要是德國人真的造得出來原子彈, 恐怕倫敦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

也不會囉哩囉嗦地講這一大通風涼話。 不錯, 海森堡肯定在1940年就意識到鈾炸彈是可能的, 但這不表明他確切地知道到底怎麼去製造啊!海森堡在1942年意識到以德國的環境來說分離鈾235十分困難, 但這不表明他確切地知道到底要分離“多少”鈾235啊!事實上, 許多證據表明, 海森堡非常錯誤地估計了工程量, 為了維持鏈式反應, 必須至少要有一個最小量的鈾235才行, 這個品質叫做“臨界品質”, 海森堡——不管他是真的算錯還是假裝不知——在1942年認為至少需要幾噸的鈾235才能造出原子彈!事實上, 只要幾十千克就可以了。

誠然, 即使只分離這麼一點點鈾235也是非常困難的。 美國動用了15000人, 投資超過20億美元才完成整個曼哈頓計畫。 而德國整個只有100多人在搞這事, 總資金不過百萬馬克左右, 這簡直是笑話。 但這都不是關鍵, 關鍵是, 海森堡到底知不知道準確的數字?如果他的確有一個準確數字的概念, 那麼雖然這德國來說仍然是困難的, 但至少不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難以克服。 英國也同樣困難, 但他們知道準確的臨界質量數字, 於是仍然上馬了原子彈計畫。

海森堡爭辯說, 他對此非常清楚, 他引用了許多證據說明在與斯佩爾會面前他的確知道準確的數字。 可惜他的證據全都模糊不清, 無法確定。 德國的報告上的確說一個炸彈可能需要10-100千克, 海森堡也描繪過一個“鳳梨”大小的炸彈, 這被許多人看作證明。 然而這些全都是指鈈炸彈, 而不是鈾235炸彈。 這些數字不是證明出來的, 而是猜測的, 德國根本沒有反應堆來大量生產鈈。 德國科學家們在許多時候都流露出這樣的印象, 鈾炸彈至少需要幾噸的鈾235。

不過當然你也可以從反方面去理解, 海森堡故意隱瞞了數位, 只有天知地知他一個人知。 他一手造成誇大了的假相。

至於反應堆,其實石墨也可以做很好的減速劑,美國人就是用的石墨。可是當時海森堡委派波特去做實驗,他的結果錯了好幾倍,顯示石墨不適合用在反應堆中,於是德國人只好在重水這一棵樹上吊死。這又是一個懸案,海森堡把責任推到波特身上,說他用的石墨不純,因此導致了整個計畫失敗。波特是非常有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後來也得了諾貝爾獎,這個黑鍋如何肯背。他給海森堡寫信,暗示說石墨是純的,而且和理論相符合!如果說實驗錯了,那還不如說理論錯了,理論可是海森堡負責的。在最初的聲明中海森堡被迫撤回了對波特的指責,但在以後的歲月中,他,魏紮克,沃茲等人仍然不斷地把波特拉進來頂罪。目前看來,德國人當年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驗上都錯了。

對這一公案的爭論逐漸激烈起來,最有影響的幾本著作有:Robert Jungk的《比一千個太陽更明亮》,此書讚揚了德國科學家那高尚的道義,在戰時不忘人類公德,雖然洞察原子彈的奧秘,卻不打開這潘朵拉盒子。1967年David Irving出版了《德國原子彈計畫》(The German Atomic Bomb),此時德國當年的秘密武器報告已經得見天日,給作品帶來了豐富的資料。Irving雖然不認為德國科學家有吹噓的那樣高尚的品德,但他仍然相信當年德國人是清楚原子彈技術的。然後是Margaret Gowing那本關於英國核計畫的歷史,裡面考證說德國人當年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錯得離譜,這讓海森堡本人非常惱火。他說:“(這本書)大錯特錯,每一句都是錯的,完全是胡說八道。”他隨後出版了著名的自傳《物理和物理之外》,自然再次地強調了德國人的道德和科學水準。凡是當年和此事有點關係的人都紛紛發表評論意見,眾說紛紜,有如聚訟,誰也沒法說服對方。

1989年,楊振寧在上海交大演講的時候還說:“……很好的海森堡傳記至今還沒寫出,而已有的傳記對這件事是語焉不詳的……這是一段非常複雜的歷史,我相信將來有人會寫出重要的有關海森堡的傳記。”

幸運的是,從那時起到今天,事情總算是如其所願,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他一手造成誇大了的假相。

至於反應堆,其實石墨也可以做很好的減速劑,美國人就是用的石墨。可是當時海森堡委派波特去做實驗,他的結果錯了好幾倍,顯示石墨不適合用在反應堆中,於是德國人只好在重水這一棵樹上吊死。這又是一個懸案,海森堡把責任推到波特身上,說他用的石墨不純,因此導致了整個計畫失敗。波特是非常有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後來也得了諾貝爾獎,這個黑鍋如何肯背。他給海森堡寫信,暗示說石墨是純的,而且和理論相符合!如果說實驗錯了,那還不如說理論錯了,理論可是海森堡負責的。在最初的聲明中海森堡被迫撤回了對波特的指責,但在以後的歲月中,他,魏紮克,沃茲等人仍然不斷地把波特拉進來頂罪。目前看來,德國人當年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驗上都錯了。

對這一公案的爭論逐漸激烈起來,最有影響的幾本著作有:Robert Jungk的《比一千個太陽更明亮》,此書讚揚了德國科學家那高尚的道義,在戰時不忘人類公德,雖然洞察原子彈的奧秘,卻不打開這潘朵拉盒子。1967年David Irving出版了《德國原子彈計畫》(The German Atomic Bomb),此時德國當年的秘密武器報告已經得見天日,給作品帶來了豐富的資料。Irving雖然不認為德國科學家有吹噓的那樣高尚的品德,但他仍然相信當年德國人是清楚原子彈技術的。然後是Margaret Gowing那本關於英國核計畫的歷史,裡面考證說德國人當年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錯得離譜,這讓海森堡本人非常惱火。他說:“(這本書)大錯特錯,每一句都是錯的,完全是胡說八道。”他隨後出版了著名的自傳《物理和物理之外》,自然再次地強調了德國人的道德和科學水準。凡是當年和此事有點關係的人都紛紛發表評論意見,眾說紛紜,有如聚訟,誰也沒法說服對方。

1989年,楊振寧在上海交大演講的時候還說:“……很好的海森堡傳記至今還沒寫出,而已有的傳記對這件事是語焉不詳的……這是一段非常複雜的歷史,我相信將來有人會寫出重要的有關海森堡的傳記。”

幸運的是,從那時起到今天,事情總算是如其所願,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