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學生創業的最後結果是怎麼樣?

大學生畢業後, 覺得自己學業有成, 胸懷大志, 更受一些名企業家的勵志演講, 心中有點小小的衝動, 都有自己創業的夢想。 要知道, 沒有任何一名企業家是效仿得來的。

創業是需要條件的, 當然宦二代富二代除外, 他們無所謂。 創業不但需學歷, 還需要經歷和閱歷, 更需要恒心跟毅力。 據說創業的成功率僅占2%-5%。 並耗費了家庭三代的積蓄, 其結局非常不樂觀!

創業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是對一個人知識能力、綜合素質、市場洞察力、心理素質、資源調配能力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考驗。 其次, 創業不但有組織內部的眾多事務,

還涉及很多外部因素, 例如各種社會關係及機構, 這需要創業者擁有很深厚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市場拓展能力、反應速度、政府部門的協調溝通能力, 各種社會人脈的整合, 這是對一個人的全方位、立體的綜合考驗。

創業是一個九死一生的過程, 對任何一個人都是殘酷的考驗。 而對於一個剛畢業、毫無經驗的大學生而言, 以上這些都是其短板。 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 對問題的認知能力較膚淺、心理承受能力差, 各方面的綜合協調能力也不足, 所以選擇創業, 成功率必然極低。

《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資料顯示, 大學生畢業即創業比例連續5年上升, 從2011屆的1.6%上升到2015屆的3.0%。 但是在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

成功率低得嚇人。 《報告》顯示, 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3年後超過半數的人退出創業。 即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如浙江, 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作為國家的希望和未來, 是什麼讓大學生創業如此之難?

通過對畢業半年後創業人群的風險因素研究, 《報告》發現, 2011屆到2015屆連續5年的大學生創業者都認為“缺少資金”“缺乏企業管理經驗”“市場推廣困難”是可能導致創業失敗的三大風險, 其中“缺少資金”穩居三大風險中的第一位。

創業最主要的資金和人脈的支持。 當你在一沒資金, 二沒閱歷, 三沒資歷的情況下, 談什麼創業?總的來講, 大學生不能隨便創業, 但隨時要有創業的夢想, 要先融入社會, 諒解社會,

先把自己武裝起來, 再去創業。

附:馬雲的創業經歷

最牛創業第一人馬雲。 馬雲從杭州師範學院以專科生錄取, 後來很快成為杭州優秀青年教師, 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 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因此, 很多人來請馬雲做翻譯, 馬雲做不過來, 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譯社。 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 湊了兩萬塊錢, 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杭州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 網站取名“中國黃頁”, 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其後不到三年時間, 他們利用該網站賺到了500萬元。 再後來, 馬雲正式辭去公職, 和他的團隊回杭州, 以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 開發阿裡巴巴網站。 阿裡巴巴網站持續為中國優秀的出口型生產企業提供在全球市場的"中國供應商"專業推廣服務,

説明企業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國際訂單, 並兩次被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選為全球最佳B2B網站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