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雅室盆景

簡潔是中國文人藝術的重要準則, 它有著深遠的思想文化淵源。 儒家主張“大樂必易, 大禮必簡”, 力求簡易以發揮審美的效果;道家以“少則多, 多則惑”為處世原則, 認為“大道至簡”, 簡單之中蘊涵複雜。 簡潔的風格在文人樹上體現得最為突出, 無論哪一種造型, 其枝葉總是少之又少, 直至不可再少, 不僅主幹下部分一大截無出枝, 即便頂端, 也較一般樹木稀疏。 簡潔是一種洗練的方式, 去粗存精, 單刀直入。 枝葉寥寥, 卻以一當十, 這樣更有助於借物寫心, 以景抒情。

簡潔還含有抽象的因素, 從景物中抽出一些線條, 但這些線條不是單純的線條, 也不僅僅是表現形體的因素, 還可以展示作者主觀情感的運動規律。 中國藝術是線的藝術, 中國人喜歡將情感濃縮在線條之中。 這點在書法、繪畫中尤其明顯。 文人樹與之一脈相通, 它外型雖然簡潔, 然而那是經過了高度提煉, 抓住了本質, 表現了情感, 因而其內涵卻非常豐富。

文人樹造型簡潔明瞭, 無遮無掩, 稍有不當之處便一目了然。 故製作難度較大, 要創造出高品位的作品, 不僅要掌握過硬的技術手段, 更要具備敏銳的藝術眼光和深厚的文化修養。

孤高

孤高是文人的特點, 有志向遠大、學識超群、獨樹一幟而不隨波逐流之意。

孤高也是文人樹的一個顯著特點, 從造型上看, 大多文人樹的主幹均呈高聳狀, 或直立, 或微彎, 其高度與粗度之比, 遠遠超過一般樹木。 雖然也有些文人樹主幹大幅度彎曲或傾斜, 以至呈懸崖狀, 但其下部分的三分之二卻很少出枝, 仍然顯出一種孤高的姿態。 至於雙幹、多幹或合植的文人樹, 其每株的造型均具有孤高的特點。這種造型所表現的其實就是文人孤高的精神。

淡雅

淡指平淡、天真、無華;雅有文雅、脫俗、高尚之意。淡雅是一種書卷氣,是文化修養的表現,它標誌著文人的審美準則和生活追求。

淡雅的思想根源與道家文化及士大夫的處世方式有關。所謂“順物之性,因物自然,不設不施”,“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強調適應自然和顯示追求一種超脫的境界。

文人樹的造型看似特別,其實也是以自然為模本的,只是做了誇張和抽象。它與那種脫離自然,追求“華麗”、“巧飾”和“濃烈”是相互排斥的。這種平淡的風格,要求作者在構思和表現上都要順應自然,使作品呈現出隨意、飄逸、渾然天成的效果。

文人樹的雅表現在與俗相對立,在選擇題材上,俗者多選材陳舊、老套和重複、隨波逐流、毫無新意;雅者則追求清新、獨特、別開生面。在表現手法上,俗者追求形似一枝一葉都不遺漏,力求將所有內容全部顯示出來,結果讓人一覽無餘,毫無想像空間;雅者則求“不似之似”抓住精神,以少勝多,達到景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中國的文人藝術多以淡雅為最高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沒有任何取巧的捷徑,只有付出長期的努力,而且作者的人品、學識與修養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些特點不是金規玉律,也不是近代必須遵循的法則,但它卻是從許多成功作品中總結出來的共同要素。文人樹盆景與其他樹樁盆景之間無法以“一刀切”的方式來進行界定,兩者之間有一個呈相當寬度交叉過渡的“邊界”。然而,每種藝術都可從眾多的作品的共性中提煉出特色,文人樹盆景的特色就是這樣產生的。

把握清瘦主調

文人樹還綜合體現出脫俗之美。這種美出自文人樹各個細部相互之間的協調得體,既順乎自然造化,又追求藝術章法,它的如詩如畫和再現野趣,就是從此生髮出來的,象孤立的幹、可數的枝、稀疏的葉、不大的冠、稍露的根、簡樸的盆和架,再佈置一個素雅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是一首徐緩如歌的樂章!

有輔株的文人樹,可視為父子、師生、兄弟、主僕等人情關係,依然是文人意境範疇的形式。除了前述文人情操外,又有親情關愛內容,無傷主旨大意,更富人情事理。

© 版權聲明

內容來源本上創意,紫砂中國編輯,版權歸原作者,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其每株的造型均具有孤高的特點。這種造型所表現的其實就是文人孤高的精神。

淡雅

淡指平淡、天真、無華;雅有文雅、脫俗、高尚之意。淡雅是一種書卷氣,是文化修養的表現,它標誌著文人的審美準則和生活追求。

淡雅的思想根源與道家文化及士大夫的處世方式有關。所謂“順物之性,因物自然,不設不施”,“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強調適應自然和顯示追求一種超脫的境界。

文人樹的造型看似特別,其實也是以自然為模本的,只是做了誇張和抽象。它與那種脫離自然,追求“華麗”、“巧飾”和“濃烈”是相互排斥的。這種平淡的風格,要求作者在構思和表現上都要順應自然,使作品呈現出隨意、飄逸、渾然天成的效果。

文人樹的雅表現在與俗相對立,在選擇題材上,俗者多選材陳舊、老套和重複、隨波逐流、毫無新意;雅者則追求清新、獨特、別開生面。在表現手法上,俗者追求形似一枝一葉都不遺漏,力求將所有內容全部顯示出來,結果讓人一覽無餘,毫無想像空間;雅者則求“不似之似”抓住精神,以少勝多,達到景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中國的文人藝術多以淡雅為最高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沒有任何取巧的捷徑,只有付出長期的努力,而且作者的人品、學識與修養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些特點不是金規玉律,也不是近代必須遵循的法則,但它卻是從許多成功作品中總結出來的共同要素。文人樹盆景與其他樹樁盆景之間無法以“一刀切”的方式來進行界定,兩者之間有一個呈相當寬度交叉過渡的“邊界”。然而,每種藝術都可從眾多的作品的共性中提煉出特色,文人樹盆景的特色就是這樣產生的。

把握清瘦主調

文人樹還綜合體現出脫俗之美。這種美出自文人樹各個細部相互之間的協調得體,既順乎自然造化,又追求藝術章法,它的如詩如畫和再現野趣,就是從此生髮出來的,象孤立的幹、可數的枝、稀疏的葉、不大的冠、稍露的根、簡樸的盆和架,再佈置一個素雅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是一首徐緩如歌的樂章!

有輔株的文人樹,可視為父子、師生、兄弟、主僕等人情關係,依然是文人意境範疇的形式。除了前述文人情操外,又有親情關愛內容,無傷主旨大意,更富人情事理。

© 版權聲明

內容來源本上創意,紫砂中國編輯,版權歸原作者,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