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績不好要“補課”?最需要“補課”的是家長!

(本文約1187字, 建議閱讀時間為4分鐘)

一、二年級學習好、分數高, 感覺已經順利適應小學學習生活了, 但作為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 三年級是整個小學階段的分水嶺,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能保持下去, 才是真正的順利過渡幼小銜接。

相當大部分的家長只重視知識銜接, 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動機、甚至還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聽課習慣、複習習慣, 造成孩子今後學習跟不上, 明智之舉就是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觀察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已經培養, 如果沒有的話就要好好補補課了!

那麼孩子應該往哪個方向補呢?一、補補閱讀習慣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曾經說過:“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越來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 他就越需要多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會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 閱讀, 不僅是對孩子語文學習的薰陶, 讓孩子直接體味母語的美和力量, 更是精神上的提升。

二、補補做作業的習慣

作業不是負擔, 而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在做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重複審題的過程, 做題後必須檢查答案是否正確。 審題能力是孩子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

除此以外, 培養孩子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及時糾正的能力。

三、補補課堂聽課習慣

首要的是想辦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讓孩子把學到的東西及時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通過知識的運用過程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 通過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入手, 如做作業、繪畫、練琴、手工製作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孩子上課走神, 請老師幫忙配合效果應該是最好的。 家長要耐心和老師交流、溝通, 請老師幫忙, 課堂上如發現孩子走神能及時提醒, 或有意識的安排孩子上黑板做題、回答老師的提問等具體任務, 幫孩子儘快把心收回來。

除了孩子要“補課”以外, 家長更要補課!沉住氣 蹲下來

面對孩子成績差或下降, 許多家長沉不住氣, 甚至惡語相譏, 拳腳相加,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這樣, 不但無助于孩子成績的提高, 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只有蹲下身來, 平等地、平靜地和孩子探討、交流, 孩子才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談出來, 這樣才能找出孩子的問題所在。

除了學習之外,家長還要想想有沒有其他的溝通話題和孩子互動的?

若家長和孩子交流不暢,可能是孩子的問題,也可能是家長的方法問題,家長們必須從效果出發而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

和孩子一起預習

作為低年段的小學生,還沒有懂得怎樣進行預習,家長們就要和孩子在家裡把要上的新課進行預習,培養孩子帶著問題聽課結合要學的內容,給孩子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習熱情,不斷地產生新的學習需要。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點和優點都與家長有關,不瞭解孩子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除了學習之外,家長還要想想有沒有其他的溝通話題和孩子互動的?

若家長和孩子交流不暢,可能是孩子的問題,也可能是家長的方法問題,家長們必須從效果出發而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

和孩子一起預習

作為低年段的小學生,還沒有懂得怎樣進行預習,家長們就要和孩子在家裡把要上的新課進行預習,培養孩子帶著問題聽課結合要學的內容,給孩子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習熱情,不斷地產生新的學習需要。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點和優點都與家長有關,不瞭解孩子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