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於清代的內命婦

所謂內命婦, 是針對於“外命婦”而言的。 “外命婦”一般泛指朝廷官員的妻室, 而“內命婦”則一般泛指皇室家族, 特別是皇帝本人的妻室。 與外命婦制度一樣, 中國各個朝代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內命婦制度。 清代不僅有自己的內命婦制度, 而且這個制度也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調整才最終確立。

圖為孝賢純皇后朝服像

第一階段·天命、天聰時期

在入關之前, 後金天命、天聰時期的後宮等級, 大體因循著當時滿蒙國主的妻妾模式, 分為三個等級, 即嫡妃、側妃, 以及庶妃。

嫡妃, 也寫作“嫡福晉”, 是汗王的嫡室正妻。 根據娶入順序的不同, 可以有“元妃”、“繼妃”等稱呼, 如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元妃佟佳氏, 滿文文獻寫成“neneme gaiha fujin”, 意為“原娶之福晉”。 再後來, 禮制發展, 尊稱嫡妃為“大妃”, 滿文文獻寫為“amba fujin”, 意為“大福晉”。

側妃, 也寫作“側福晉”, 她們的身份介於嫡妃和庶妃之間。 其中有一些側妃的身份幾乎可以與嫡妃相抗衡,

一般認為這是入關前滿蒙“多妻制度”的影響。

庶妃, 也寫作“庶福晉”, 她們純粹屬於妾室的身份。 在入關前的滿文檔案中, 對於她們有許多種稱呼, 如有“buya sargan”, 意為“年幼之妻”或“小妻”, 又有“ajige fujin”, 意為“年幼福晉”或“小福晉”。 另外還有“gucihi”以及“sula hehesi”、“gege”等詞彙, 目前還有待研究。 實際上, 在當時的後宮生活中, 雖然同樣屬於庶妃等級, 但是根據稱呼的不同, 也有地位高低的區別。 比如說“ajige fujin”的身份就要比“buya sargan”高, 但是“ajige fujin”依然不能被列入側妃之中。

第二階段·崇德、順治以及康熙朝初期

隨著清太宗“崇德建制”的進行, 清代的後宮也開始參考明朝的各種等級和制度, 但這時對中原王朝制度的模仿還比較模棱兩可。 從崇德年間到康熙朝初期,

在“嫡側庶三級”的基礎之上, 清代後宮開始進入與中原王朝的制度相融合的時期。

崇德元年, 清太宗冊封了“五宮”, 漢文文本稱之為皇后、宸妃、貴妃、淑妃、莊妃。 但是在滿文文本中, 她們對應的稱呼則是ejen fujin、dergi amba fujin、wargi amba fujin、dergi ashan i fujin、wargi ashan i fujin, 即國主福晉、東大福晉、西大福晉、東側福晉、西側福晉。 而且在這裡可以明顯的看到, 這時的“貴妃”的“貴”只是妃的封號, 並不是之後作為一種主位元等級出現的。 這都顯示著對於中原後宮制度模仿的不徹底。

到了入關之後, 順治朝的後宮進一步參考中原制度, 但是順治朝幾乎一切關於“漢化”的制度都遇到了的反復的過程, 後宮制度也一樣。 根據檔案顯示, 順治朝原本有過“皇妃”、“九嬪”等稱呼, 實際上即是參考之前中原王朝的後宮方式在擬定新的後宮等級,

但是最終這只是“試驗品”而已。 以最終結果來看, 順治朝的後宮依然還是三個等級, 即皇后(嫡福晉)、妃(側福晉)和妾(庶福晉、格格)。 與崇德年間相比較, 只是多了一個“皇貴妃”的設定, 而這個設定則是為了順治帝專愛的董鄂妃而設立的。

到了康熙朝初期, 妃和嬪這兩個級別正式出現, 但是作為“側妃”一級的後宮, 無號之妃、嬪依然存在, 以及“庶妃”、“格格”等妾室稱呼依然存在。 在康熙朝初期的檔案中, 還有“大答應”、“小答應”等名詞, 後來被證實均是對宮女的稱呼(“答應”一詞在明代本身即是稱呼宮女的)。 對於這些情況, 康熙帝也逐漸進行了調整, 清代後宮內命婦制度也就逐漸定型了。

圖為後宮行樂圖

第三階段·康熙朝中期之後

經過了第二階段數十年的適應和調整, 從康熙朝中期開始, 被後世所熟知的八等後妃制度正式確立, 並且以各種先例作為根據, 形成了固定的制度。

這八等級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而這八個等級, 大致說來則可以分為五個大等級。

第一等級是皇后。皇后的身份獨一無二,只有先、後,原封、繼封、追封之分。從嘉道之後的慣例來講,原封嫡後的身份是最高的,其本家可以得到“承恩公”的推恩封爵,而繼封乃至於追封的皇后,身份則要次於原封嫡後,其本家只能夠獲得“承恩侯”的推恩,而且其中因生育皇帝而獲得追封的“皇后”,地位一般還要次於繼封的皇后。

第二等級是皇貴妃。清代皇貴妃之位設立于順治年間,原本是專為董鄂妃而設立的。從設定的出發點上講,就明確指出了其“中宮之次”、“首襄內治”的“副後”地位。也正是因為這樣,從乾隆年間開始,在原封皇后故去的喪期內,預定繼封為皇后的後宮,多要暫補為皇貴妃,以順勢在喪期結束後晉封皇后。當然,這並不代表著冊封為皇貴妃就一定意味著成為了皇后候補。值得注意的是,在順康時期,從冠服制度來講,皇貴妃與貴妃基本是屬於同一等級的,到了雍乾之後,二者才拉開了差距,尤其凸顯的,即是皇貴妃可以使用皇后的明黃色,而貴妃則不可,這是一種本質上的區別。

第三等級是貴妃。清代貴妃到了康熙朝才正式形成制度,而且在當時,貴妃似乎與皇貴妃的區別並不明顯。雍乾之後,貴妃和皇貴妃之間的區別增大,能夠使用明黃色的皇貴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副後”身份,而只能和妃、嬪一樣使用金黃色的貴妃則明顯和皇貴妃產生了級差。這種變化也使得貴妃變得有些尷尬,它和皇貴妃以及妃、嬪這兩個等級之間都有些類似,也都有些距離。

第四等級是妃和嬪。妃和嬪是清代後宮等級中的“中流砥柱”,這是因為一般能夠成為妃和嬪位,都是出身家世不錯或者還比較受到皇帝寵愛的。達到了這個等級,已經是正式被皇家所承認的後宮了,並且擁有自己的冠服等級。

最後一個等級是貴人、常在和答應。這三個等級雖然互有高低,但其實都屬於清代下層後宮。她們並沒有自己的冠服等級,而且如果沒有生育過,經常連多餘的記載也沒有。在這最後一個等級之內,其實也有身份的區別,即是以是否“得號”作為區分。清代初期就曾經規定,“凡未有封號宮人。喪禮……皆由禮部行文各該衙門備辦”。像蔡常在這種並不是“封號”,只是“稱號”而已,像佳貴人這種就是“封號”了。在清宮的檔案,特別是滿文檔案中,這種區別尤其明顯,因為“封號”是必須要意譯的,而“稱號”便都是音譯的。也就是說,就算同是貴人的身份,擁有封號的貴人一般也比只有稱號的貴人地位要高。不過整體說來,一般擁有了封號,也就開始要上升到妃、嬪的身份了。當然,清代也有個別的只擁有稱號和沒有封號的妃或嬪。

大致說來則可以分為五個大等級。

第一等級是皇后。皇后的身份獨一無二,只有先、後,原封、繼封、追封之分。從嘉道之後的慣例來講,原封嫡後的身份是最高的,其本家可以得到“承恩公”的推恩封爵,而繼封乃至於追封的皇后,身份則要次於原封嫡後,其本家只能夠獲得“承恩侯”的推恩,而且其中因生育皇帝而獲得追封的“皇后”,地位一般還要次於繼封的皇后。

第二等級是皇貴妃。清代皇貴妃之位設立于順治年間,原本是專為董鄂妃而設立的。從設定的出發點上講,就明確指出了其“中宮之次”、“首襄內治”的“副後”地位。也正是因為這樣,從乾隆年間開始,在原封皇后故去的喪期內,預定繼封為皇后的後宮,多要暫補為皇貴妃,以順勢在喪期結束後晉封皇后。當然,這並不代表著冊封為皇貴妃就一定意味著成為了皇后候補。值得注意的是,在順康時期,從冠服制度來講,皇貴妃與貴妃基本是屬於同一等級的,到了雍乾之後,二者才拉開了差距,尤其凸顯的,即是皇貴妃可以使用皇后的明黃色,而貴妃則不可,這是一種本質上的區別。

第三等級是貴妃。清代貴妃到了康熙朝才正式形成制度,而且在當時,貴妃似乎與皇貴妃的區別並不明顯。雍乾之後,貴妃和皇貴妃之間的區別增大,能夠使用明黃色的皇貴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副後”身份,而只能和妃、嬪一樣使用金黃色的貴妃則明顯和皇貴妃產生了級差。這種變化也使得貴妃變得有些尷尬,它和皇貴妃以及妃、嬪這兩個等級之間都有些類似,也都有些距離。

第四等級是妃和嬪。妃和嬪是清代後宮等級中的“中流砥柱”,這是因為一般能夠成為妃和嬪位,都是出身家世不錯或者還比較受到皇帝寵愛的。達到了這個等級,已經是正式被皇家所承認的後宮了,並且擁有自己的冠服等級。

最後一個等級是貴人、常在和答應。這三個等級雖然互有高低,但其實都屬於清代下層後宮。她們並沒有自己的冠服等級,而且如果沒有生育過,經常連多餘的記載也沒有。在這最後一個等級之內,其實也有身份的區別,即是以是否“得號”作為區分。清代初期就曾經規定,“凡未有封號宮人。喪禮……皆由禮部行文各該衙門備辦”。像蔡常在這種並不是“封號”,只是“稱號”而已,像佳貴人這種就是“封號”了。在清宮的檔案,特別是滿文檔案中,這種區別尤其明顯,因為“封號”是必須要意譯的,而“稱號”便都是音譯的。也就是說,就算同是貴人的身份,擁有封號的貴人一般也比只有稱號的貴人地位要高。不過整體說來,一般擁有了封號,也就開始要上升到妃、嬪的身份了。當然,清代也有個別的只擁有稱號和沒有封號的妃或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