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壽安保 堅持絕對收益|專訪

成立不足4年, 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國壽安保的發展也離不開母公司乃至中國人壽集團的支持。

近幾年來,

保險資管也在政策的鼓勵下逐步成為“大資管”金融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相關資料統計, 截至去年底, 已經有23家保險公司成立了資管公司。 近日,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簡稱中資協)對這2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以及5家保險專業投資機構、3家受託保險資金的養老保險公司開展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綜合調研結果顯示, 保險資管機構正從“重視投資能力”向“增強綜合管理能力”轉變, 以上共計31家保險資管機構管理資產規模合計13.72萬億元, 同比增長14.69%。

而公募基金憑藉其風險回報特徵, 以及嚴格、透明的監管特點, 成為保險資管佈局“全牌照”的重要一環, 幾大保險巨頭通過自建、並購等多種方式積極獲取公募牌照。

8月初, 隨著中國太保子公司太平洋資管收購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

國內保險系公募基金已有8家, 且安邦人壽、華夏人壽尚在排隊名單之上。

而保險資金對風險的天然厭惡, 使旗下公募基金在管理風格上, 以穩健為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國壽安保基金以“專業, 透明, 穩健”的經營理念實現較快的發展並取得了理想的投資業績。

高速成長的邏輯

國壽安保基金公司成立三年多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主要在於做到了兩個“堅持”:在管理機制上, 堅持市場化;在業務發展上, 堅持專業化。

一是在市場化上, 國壽安保全面建設市場化的體制機制。 在公司管理模式上大膽創新, 按照集團公司“接近市場, 市場化運作”的要求, 堅持機構設置市場化、機制建設市場化、人才配置市場化。

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人員。 通過市場化選聘, 真正讓懂市場、會經營的人來管理企業。 建立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

特別是順應市場發展趨勢, 在公募股票投資方面試行事業部制管理, 將人事、財務、投資等許可權下放至事業部, 根據淨利潤情況與事業部按一定比例進行分成, 打破了原有基金行業工資+獎金的激勵模式, 吸引了市場優秀投資人才加盟。

二是尊重市場規律走專業化的發展之路。 在機構設置、投資管理, 產品發行等方面, 秉承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宗旨, 提高決策效率和執行效果。

在機構設置上採取扁平化, 嚴格控制部門數量, 堅決避免冗餘部門設置, 保持彙報條線簡潔,

決策高效。

提高投資管理效率。 在投資決策環節, 集中討論, 授權管理, 實行基金經理負責制, 發揮基金經理專業性。 在投資操作層面, 進行目標管理, 最大程度的調動投研人員主動性。

合理佈局產品線。 不單純追求產品發行的數量, 而是要看該產品是否能夠給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 是否具有長期的生命力, 是否符合公司投資管理的優勢。

堅持絕對收益

相比於市場上眾多公募基金公司選擇“追求相對排名”的策略, 左季慶認為, 國壽安保反而要“淡化排名”, 追求絕對收益。 國壽安保的資金來源中, 機構投資者佔據絕大多數, 對於專業、穩定的理解和投資策略的選擇, 相比于個人投資者都更加理性。

儘管整體管理風格追求絕對收益,

但是國壽安保旗下產品的投資業績反而特別亮眼。

據Wind資訊統計, 2016年國壽安保基金旗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位居全行業第七名。 另據海通證券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6月30日, 國壽安保的權益產品最近一年的絕對收益投資業績在全行業中排名前十。

面對未來, 左季慶將國壽安保的發展戰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融入中國人壽大金融版圖, 進行市場拓展。 公司的快速發展與股東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未來國壽安保將借助中國人壽及其控股公司的多管道, 進行市場開拓, 把國壽安保的發展置身于中國人壽的大金融戰略版圖之中, 成為中國人壽綜合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分發平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壽安保與中國人壽股份公司已經開展了基金代銷業務,與集團旗下的廣發銀行對接了貨幣基金T+0業務,未來還將著力開發系統內資源,推動集團旗下各金融板塊的有效融合。

二是強化資產管理風格,構建資產配置綜合平臺。目前公司定位為全能型的資產管理機構,以後要強化資產管理風格,逐步向具有鮮明特徵的資產管理機構轉型,從單純向機構投資者提供金融產品轉向同時提供綜合金融理財服務,依靠創新成為中國人壽開展協力廠商金融業務的投資管理平臺,依靠品牌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平臺。

三是均衡產品結構,豐富產品鏈條。公司目前的產品結構中,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較高,未來公司會大力發展權益投資,形成更加均衡的產品結構。在產品設計上,基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需求,開發適合普惠金融的有長期生命力的公募產品,開發適合機構客戶、高端客戶的個性化專戶產品,逐步佈局海外投資,開發QDII基金產品。與此同時,還將基於股東的技術優勢,開發FOF、養老型基金等產品。

四是促進子公司轉型發展,加強協同效應。明確子公司定位,實現與母公司的優勢互補。回歸業務本源,明確業務和目標客戶,推進投資顧問、ABS、股權和REITS等業務,扎實推動專案落地。

大類資產配置出發點

左季慶認為,大類資產的配置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基於基本面和市場行情的變化趨勢,另一個是基於投資者的需求。

從宏觀基本面來看,全球經濟趨穩,國內增長出現積極跡象,通脹低位運行,政策重心在於化解風險。儘管宏觀經濟趨於平穩但市場結構化機會層出不窮,股票市場風格極致演繹,龍頭白馬股大幅跑贏,債券市場高位波動下機會頻現。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宏觀基本面基本穩定,對於中觀經濟變化、個股個券基本面的研究顯得更加重要,對於政策變動把握的要求也越發提升。因此在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向上,公司將進一步深挖基本面變化,把研究的視角從宏觀逐漸向中微觀下沉,把握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大趨勢的同時做好行業、個股個券的配置,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實現資產配置的長期價值。

從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出發,左季慶認為,未來有兩大必然的方向,一是機構化,二是國際化。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已經在發生顯著變化,機構投資者占比持續提升,隨著養老金入市、外國投資者加大配置A股的比例,機構一定是未來資本市場最大的投資主體。而機構投資者的偏好是波動率低,風格明確的產品。

“我們未來的基金產品也會往這方面佈局。另一個方向是國際化,中國投資者資產國際化配置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這基本上已經是所有資管機構的共識。”左季慶表示。

相關文章參看《後10萬億時代,公募基金大資管平臺怎麼玩?》

目前,國壽安保與中國人壽股份公司已經開展了基金代銷業務,與集團旗下的廣發銀行對接了貨幣基金T+0業務,未來還將著力開發系統內資源,推動集團旗下各金融板塊的有效融合。

二是強化資產管理風格,構建資產配置綜合平臺。目前公司定位為全能型的資產管理機構,以後要強化資產管理風格,逐步向具有鮮明特徵的資產管理機構轉型,從單純向機構投資者提供金融產品轉向同時提供綜合金融理財服務,依靠創新成為中國人壽開展協力廠商金融業務的投資管理平臺,依靠品牌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平臺。

三是均衡產品結構,豐富產品鏈條。公司目前的產品結構中,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較高,未來公司會大力發展權益投資,形成更加均衡的產品結構。在產品設計上,基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需求,開發適合普惠金融的有長期生命力的公募產品,開發適合機構客戶、高端客戶的個性化專戶產品,逐步佈局海外投資,開發QDII基金產品。與此同時,還將基於股東的技術優勢,開發FOF、養老型基金等產品。

四是促進子公司轉型發展,加強協同效應。明確子公司定位,實現與母公司的優勢互補。回歸業務本源,明確業務和目標客戶,推進投資顧問、ABS、股權和REITS等業務,扎實推動專案落地。

大類資產配置出發點

左季慶認為,大類資產的配置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基於基本面和市場行情的變化趨勢,另一個是基於投資者的需求。

從宏觀基本面來看,全球經濟趨穩,國內增長出現積極跡象,通脹低位運行,政策重心在於化解風險。儘管宏觀經濟趨於平穩但市場結構化機會層出不窮,股票市場風格極致演繹,龍頭白馬股大幅跑贏,債券市場高位波動下機會頻現。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宏觀基本面基本穩定,對於中觀經濟變化、個股個券基本面的研究顯得更加重要,對於政策變動把握的要求也越發提升。因此在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向上,公司將進一步深挖基本面變化,把研究的視角從宏觀逐漸向中微觀下沉,把握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大趨勢的同時做好行業、個股個券的配置,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實現資產配置的長期價值。

從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出發,左季慶認為,未來有兩大必然的方向,一是機構化,二是國際化。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已經在發生顯著變化,機構投資者占比持續提升,隨著養老金入市、外國投資者加大配置A股的比例,機構一定是未來資本市場最大的投資主體。而機構投資者的偏好是波動率低,風格明確的產品。

“我們未來的基金產品也會往這方面佈局。另一個方向是國際化,中國投資者資產國際化配置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這基本上已經是所有資管機構的共識。”左季慶表示。

相關文章參看《後10萬億時代,公募基金大資管平臺怎麼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