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博愛的朗讀者:《平凡的世界》第十一章 上篇

讓心穿行在文學作品中, 讓夢飛翔在朗讀世界裡

朗讀者:李海波

博愛縣“平安博愛杯”全民朗讀大賽獲獎選手

在少安很小的時候,

他們家還住在田家圪嶗他二爸現在住的地方。 他們家離潤葉家很近。 那時候, 田福堂的家境雖說比他們家強得多, 但還沒有發達起來。 福堂叔和他爸在舊社會都給富人家攬過工, 因此解放初兩家人的關係還相當親密。 母親那時候常帶著他和姐姐蘭花到田大嬸家串門。 潤葉比他小一歲, 兩個人正能玩在一起。 漸漸地, 他們就相好得誰也離不開誰了。 少安早上一起來, 就哭著要到潤葉家去。 潤葉晚上又哭著要到他們家來睡, 田大嬸就只好把她送過來, 兩個孩子常常在被窩裡打鬧半天也不安息。 要是誰家吃一頓好飯, 大人也總要給另一家的娃娃端上一碗, 或者就乾脆叫到自己家裡來吃。 他兩個不論誰過生日,
他媽或田大嬸總要給他們把一圈白線用紅顏料染好, 掛在他們的脖子裡——這是“鎖線”, 保佑孩子無災無病, 長命百歲……後來, 他們長大了一點, 家裡和院子裡已經沒什麼意思, 就開始溜出家門, 到廣闊天地裡玩去了。

春天, 當桃杏花盛開, 柳樹抽出綠絲的時候, 他們還穿著破爛的開襠棉褲, 到陽土坡上刨刨發芽的“蠻蠻草”根, 這草根嚼在嘴裡又麻又辣——這是在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 嘗到的第一口春天的鮮物。 夏天, 一入三伏, 他們和村裡的其他娃娃就脫得一絲不掛, 男娃娃, 女娃娃, 成天泡在東拉河裡, 耍水, 互相打鬧著給光身子上糊泥巴。 一個夏天過去, 都曬得黑不溜秋。 秋天, 是黃土高原的黃金季節。 他們一群孩子就在野外尋找一切可以吃的東西,

常常把肚皮撐得回家連飯也不好好吃, 在這個季節反而都消瘦下來。 冬天, 刀子一般嚴厲的寒風把他們從野外趕回來, 只好一整天悶在家裡玩。 只是在天氣暖和的日子裡, 他才和潤葉一塊從東拉河的冰上走過去, 在金家灣那邊的村子裡, 尋找各種各樣的破瓷器片。 金家灣過去有錢人家多, 打碎的瓷器往往又細又好看, 上面還釉著許多美妙的花紋。 冬天茂密的柴草衰敗下來, 這些玩藝兒很容易搜尋到。 他們把這些寶貝揀回來, 分別放在他們家院子供奉土神爺的牆窯裡。 唉, 在這窮困的農村, 孩子們有什麼玩具呢?那個年紀裡, 這些東西就是他和潤葉擁有的最寶貴的財產了……

一年年過去, 他們家越來越窮了。

可福堂叔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強。 潤葉穿起了漂亮的花衣裳, 可他的衣服卻一年比一年穿得破爛。 但他們仍然象以前一樣, 在一塊親密地廝混著玩耍。

在他六歲那年, 有一天, 父親給他契起一把小鐝頭, 又給他盤了一根小繩, 說:“少安, 你也大了, 應該出去幹點活了。 跟爸砍柴去吧!”

“不!我不去!我要和潤葉一塊玩!”他抗議說。 “潤葉是女娃娃, 你是男娃娃。 男娃娃就要到山裡學幹活。 男娃娃怎麼能老呆在家裡呢?再說, 咱這窮家薄業, 就爸爸一個人拉扯著你們, 沒個幫手不行啊!”

他沉默不語了。 他知道父親說得對。 他早朦朧地感到這一天要來的, 現在終於到來了。

就這樣, 他那雖然貧窮但充滿無限歡樂的日月過去了。 他從此便開始了一個農村孩子的第一堂主課——勞動。

他先是跟著父親, 隨後便和村裡同齡的男孩子一塊相跟著出山砍柴。 每天一回, 每回一小捆。 他甚至學著象大人一樣, 用草繩把柴禾套腰一捆, 又齊整又好看。 母親捨不得燒他砍回來的柴, 就把這些可愛的小柴捆另外垛在院子裡。 時間長了,竟然垛起了規模不小的一垛。來他們家串門的村裡人,都指著這一垛柴,對他父母誇讚說:哈呀,這娃娃將來是個好受苦人!”城裡人誇孩子誇學習,鄉里人誇孩子誇勞動。他父母親為此而很驕傲,他也在自己幼小的心靈裡,第一次感受到了勞動給人帶來的榮耀。

但是,每天砍柴回來,他餓得要命,家裡又頓頓是稀飯,沒一點像樣的乾糧。他喝上幾碗稀湯,就愁眉苦臉地從窯裡出來了。他知道他即是又哭又鬧,家裡也沒有辦法。再說,每頓飯母親都已經在稀湯裡給他捋一碗稠的了。

每當他來到院子裡的時候,就看見潤葉在他家的土牆外面招手叫他。

他撒腿跑過去,潤葉就把從自己家裡偷出來的玉米麵饃,給他手裡塞一個。他貪婪地啃著,感激地望著這個和他一起耍大的夥伴。她穿一身乾乾淨淨的花衣裳,頭髮也再不是亂蓬蓬的了,梳起了兩根黑亮亮的羊角辮。

在他八歲那年,正是一九六○年最困難的時期。他們家本來就已經吃了上頓沒下頓,他二爸又從山西跑回來,麻纏父親給他娶媳婦。父親借下一河灘帳債娶過了二媽,並且連住的地方也讓給二爸家了。他們家只好從田家圪嶗搬出來,在金家灣金俊海家借了一孔窯洞。

這時候,潤葉在村裡上了學。她並且跑到金家灣來,讓他也去上學。少安這時才明白,他如果繼續去砍柴,就要一輩子在山裡勞動了。

投稿方式:撥打電話0391—8731808

郵箱:pinganboai@126.com

時間長了,竟然垛起了規模不小的一垛。來他們家串門的村裡人,都指著這一垛柴,對他父母誇讚說:哈呀,這娃娃將來是個好受苦人!”城裡人誇孩子誇學習,鄉里人誇孩子誇勞動。他父母親為此而很驕傲,他也在自己幼小的心靈裡,第一次感受到了勞動給人帶來的榮耀。

但是,每天砍柴回來,他餓得要命,家裡又頓頓是稀飯,沒一點像樣的乾糧。他喝上幾碗稀湯,就愁眉苦臉地從窯裡出來了。他知道他即是又哭又鬧,家裡也沒有辦法。再說,每頓飯母親都已經在稀湯裡給他捋一碗稠的了。

每當他來到院子裡的時候,就看見潤葉在他家的土牆外面招手叫他。

他撒腿跑過去,潤葉就把從自己家裡偷出來的玉米麵饃,給他手裡塞一個。他貪婪地啃著,感激地望著這個和他一起耍大的夥伴。她穿一身乾乾淨淨的花衣裳,頭髮也再不是亂蓬蓬的了,梳起了兩根黑亮亮的羊角辮。

在他八歲那年,正是一九六○年最困難的時期。他們家本來就已經吃了上頓沒下頓,他二爸又從山西跑回來,麻纏父親給他娶媳婦。父親借下一河灘帳債娶過了二媽,並且連住的地方也讓給二爸家了。他們家只好從田家圪嶗搬出來,在金家灣金俊海家借了一孔窯洞。

這時候,潤葉在村裡上了學。她並且跑到金家灣來,讓他也去上學。少安這時才明白,他如果繼續去砍柴,就要一輩子在山裡勞動了。

投稿方式:撥打電話0391—8731808

郵箱:pinganboai@126.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