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蒙古王公世系(17):元朝亡後“北元”的世系傳承——“胡無百年運”

所謂“自古胡虜無百年之運”, 元朝統治中原剛好九十八年, 大蒙古國歷史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到三個階段:

(以下部分人像配圖源於網路, 不一定準確)

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立國漠北, 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 打敗南宋, 金與西夏, 將國號改為大元之際, 共六十六年, 稱為大蒙古國時期, 又稱蒙古帝國。

元世祖忽必烈1271年定都漢地, 將國號改為大元後, 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為止, 共九十八年, 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元朝歷史。

元惠宗出亡後依舊以大元為國號, 至1402年鬼力赤殺順天帝坤帖木兒,

改國號為韃靼為止, 共三十四年, 稱為北元時期。

大元至正年間, 早年曾勵精圖治致力於”至正新政“的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面對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焦頭爛額、心灰意冷不免沉湎享樂, 雪上加霜的是皇太子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在母親高麗貢女奇皇后的支持下聯合王保保(擴廓帖木兒)不斷的挑戰皇位,

內亂不斷。

元順帝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 明朝將領徐達、常遇春進攻大都(今北京), 父子倆逃到上都(Xanadu, 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 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旋不久又至應昌(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北達里諾爾西南的達爾罕蘇木)。

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 惠宗死。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繼繼承了皇位, 是為元昭宗。

元昭宗愛猷識理答臘

不久後明軍破應昌, 他逃奔和林, 改元“宣光”。 在位期間力圖中興元朝, 重新起用王保保(擴廓帖木兒), 大敗前來明軍北犯, 但亦無法恢復中原, 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宣光八年(1378年, 洪武十一年)四月, 愛猷識理達臘去世, 廟號昭宗(一說哲宗), 汗號必裡克圖汗(Biligtü, 蒙古語意為"聰明的")。 後由其弟益王脫古思帖木兒繼位, 年號為"天元", 又稱天元帝。 十年後, 明軍大破北元于捕魚兒海, 北元徹底崩潰。

目前有一種說法接替脫古思帖木兒繼位的”恩克卓裡克圖汗開始不再使用”大元“的國號,

繼續沿用”大蒙古國“, 需要說明的是忽必烈建立”大元“國號是和”大蒙古古“並用, 對漢稱皇帝對蒙稱汗至於《明史》所說的北元改稱“韃靼”只是明朝的叫法。

烏薩哈爾汗脫古思帖木兒

1402年, 《突厥系譜》記載窩闊台的後裔魯克特莫爾(《蒙古源流》記載為吉爾吉斯人烏格齊·哈什哈,

又稱布裡牙特·烏格齊), 蒙古韃靼部首領。 殺可汗坤帖木兒, 被阿魯台擁立為可汗, 稱兀雷帖木兒汗(蒙古語轉寫:Örüg Temür qaγan)。 他即《明史》所稱的鬼力赤, 明史還稱他廢大元國號, 稱韃靼。

掍特莫爾汗坤帖木兒

鬼力赤不久就被殺, 由其子額色庫衛拉岱汗繼位,但是他僅是西部蒙古汗,同時在東部蒙古還有黃金家族的合撒兒裔孛兒只斤·阿岱為汗並存。

請衛拉岱汗額色庫

漠北蒙古分裂為瓦剌和韃靼,漠南有無良哈部落,這樣蒙古就分為三大勢力。

地圖帝制作的北元時地圖(來源網路)

1425年,斡亦剌歹死後,黃金家族的新汗脫脫不花繼位,史稱“岱宗汗”。

岱宗汗脫脫不花

這期間蒙古化的伊朗人阿魯台掌握韃靼蒙古的實權,先後擁立鬼立赤,本雅失裡,阿台為可汗,自稱大元朝太師。

1434年(明宣德九年)瓦剌首領的也先的父親脫歡攻殺東蒙古的阿魯台,東蒙古的阿岱台汗東逃科爾沁。明正統三年(1438年),阿岱汗被脫歡俘殺,蒙古高原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

1451年 ,剛剛殺掉東部阿岱汗統一蒙古的脫脫不花和掌權的太師也先決裂,不久被殺。背叛了他的異母弟阿噶多爾濟繼位。

景泰四年(1453年),太師也先殺死傀儡汗阿噶多爾濟,盡殺黃金家族宗室,自稱"大元天聖可汗",成為第三個非黃金家族的可汗。

阿噶多爾濟

綽羅斯·也先原是瓦剌的首領,也先時,其勢力所及,西起中亞,東接朝鮮,北連西伯利亞南端,南臨明邊,致使"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 。土木之變曾擊敗明軍,俘獲明英宗朱祁鎮。

西元1454年(甲戌年)也先被暗殺身亡,瓦剌逐漸衰微,後分為其長子博羅納哈勒統領的杜爾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兒統領的準噶爾部兩部分。[

別勒古台(成吉思汗的異母弟)後裔毛裡孩擁立只有七歲馬兒古兒吉思,不久幼汗在亂軍中被殺。毛裡孩只好擁立馬兒古兒吉思的哥哥脫古思猛可為摩倫汗。

摩倫汗死後近十年,蒙古混戰,大汗之位空缺,直到1475年,滿都魯在混戰中勝利繼位。滿都魯封巴彥蒙克為濟農。太師亦思馬因挑撥大汗和濟農的關係,使巴彥蒙克兵敗身死。滿都魯死後,他的第二位妻子滿都海夫人擁立巴彥蒙克之子巴圖孟克為大汗,就是達延汗。

達延汗巴圖孟克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西元1474~ 1517年),又稱察哈爾·巴圖蒙克,明史稱之為小王子。自瓦剌也先死後直到孛兒只斤·巴圖孟克當時的草原才重新出現霸主。因其功績被後人譽為達延汗,察哈爾氏鼻祖,同時也是外喀爾喀七部(即今蒙古國主體部落)之祖格埒森紮的父親。達延汗對蒙古的統一,帶來了比較安定的生產環境,對蒙古的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被譽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

1517年達延汗死後,巴爾斯博羅特濟農以博迪年幼為由,自稱大汗統治河套鄂爾多斯,後來著名的俺答汗就是他的兒子。明正德十四年(西元1519年),他將汗位巴圖蒙克達延汗的長子博迪,是年去世。

明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二十九歲的博迪長子察哈爾·達賚遜即汗位,統領蒙古察哈爾部。察哈爾·達賚遜繼可汗位後,舉部東遷,駐牧於薊、遼地域(今遼寧、內蒙古東部和河北北部地方)。與明朝長期反復、激烈地廝殺,損失慘重,兩敗俱傷。而當時滿洲後金的努爾哈赤則趁機暗自發展,迅速崛起。

1557年庫登汗達賚遜的兒子圖們 (尊號劄薩克圖汗蒙古大汗)成為察哈爾第三任可汗,明朝稱之為土蠻。

圖們

圖們的長子孛兒只斤·布延1592年繼位。在他統治期間,蒙古汗國再次進入混亂,大汗只是名義上的諸部領袖。他甚至拿出傳國璽,證明自己是蒙古的最高統治者,但其他諸部對他只是一笑了之。徹辰汗布延死後,孫子林丹汗(長子莽和克之子)繼位。

·林丹巴圖爾

1604年布延徹辰汗去世後,13歲的長孫的林丹繼承汗位,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試圖恢復蒙古的統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業,同時又面臨著新興的女真族的威脅。因此,他對外採取聯明抗金的方針,對內則謀求控制蒙古其他部落,而且他以"攘外必先安內"為原則,優先進行對蒙古的統一,避免與後金正面交鋒。1627年,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西遷,平定右翼諸部。1632年,後金汗皇太極討伐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遠遁青海。1634年,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灘,終年四十三歲。其子額哲於翌年投降後金,蒙古帝國滅亡。

成吉思汗世系全圖

成吉思汗世系全圖

由其子額色庫衛拉岱汗繼位,但是他僅是西部蒙古汗,同時在東部蒙古還有黃金家族的合撒兒裔孛兒只斤·阿岱為汗並存。

請衛拉岱汗額色庫

漠北蒙古分裂為瓦剌和韃靼,漠南有無良哈部落,這樣蒙古就分為三大勢力。

地圖帝制作的北元時地圖(來源網路)

1425年,斡亦剌歹死後,黃金家族的新汗脫脫不花繼位,史稱“岱宗汗”。

岱宗汗脫脫不花

這期間蒙古化的伊朗人阿魯台掌握韃靼蒙古的實權,先後擁立鬼立赤,本雅失裡,阿台為可汗,自稱大元朝太師。

1434年(明宣德九年)瓦剌首領的也先的父親脫歡攻殺東蒙古的阿魯台,東蒙古的阿岱台汗東逃科爾沁。明正統三年(1438年),阿岱汗被脫歡俘殺,蒙古高原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

1451年 ,剛剛殺掉東部阿岱汗統一蒙古的脫脫不花和掌權的太師也先決裂,不久被殺。背叛了他的異母弟阿噶多爾濟繼位。

景泰四年(1453年),太師也先殺死傀儡汗阿噶多爾濟,盡殺黃金家族宗室,自稱"大元天聖可汗",成為第三個非黃金家族的可汗。

阿噶多爾濟

綽羅斯·也先原是瓦剌的首領,也先時,其勢力所及,西起中亞,東接朝鮮,北連西伯利亞南端,南臨明邊,致使"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 。土木之變曾擊敗明軍,俘獲明英宗朱祁鎮。

西元1454年(甲戌年)也先被暗殺身亡,瓦剌逐漸衰微,後分為其長子博羅納哈勒統領的杜爾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兒統領的準噶爾部兩部分。[

別勒古台(成吉思汗的異母弟)後裔毛裡孩擁立只有七歲馬兒古兒吉思,不久幼汗在亂軍中被殺。毛裡孩只好擁立馬兒古兒吉思的哥哥脫古思猛可為摩倫汗。

摩倫汗死後近十年,蒙古混戰,大汗之位空缺,直到1475年,滿都魯在混戰中勝利繼位。滿都魯封巴彥蒙克為濟農。太師亦思馬因挑撥大汗和濟農的關係,使巴彥蒙克兵敗身死。滿都魯死後,他的第二位妻子滿都海夫人擁立巴彥蒙克之子巴圖孟克為大汗,就是達延汗。

達延汗巴圖孟克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西元1474~ 1517年),又稱察哈爾·巴圖蒙克,明史稱之為小王子。自瓦剌也先死後直到孛兒只斤·巴圖孟克當時的草原才重新出現霸主。因其功績被後人譽為達延汗,察哈爾氏鼻祖,同時也是外喀爾喀七部(即今蒙古國主體部落)之祖格埒森紮的父親。達延汗對蒙古的統一,帶來了比較安定的生產環境,對蒙古的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被譽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

1517年達延汗死後,巴爾斯博羅特濟農以博迪年幼為由,自稱大汗統治河套鄂爾多斯,後來著名的俺答汗就是他的兒子。明正德十四年(西元1519年),他將汗位巴圖蒙克達延汗的長子博迪,是年去世。

明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二十九歲的博迪長子察哈爾·達賚遜即汗位,統領蒙古察哈爾部。察哈爾·達賚遜繼可汗位後,舉部東遷,駐牧於薊、遼地域(今遼寧、內蒙古東部和河北北部地方)。與明朝長期反復、激烈地廝殺,損失慘重,兩敗俱傷。而當時滿洲後金的努爾哈赤則趁機暗自發展,迅速崛起。

1557年庫登汗達賚遜的兒子圖們 (尊號劄薩克圖汗蒙古大汗)成為察哈爾第三任可汗,明朝稱之為土蠻。

圖們

圖們的長子孛兒只斤·布延1592年繼位。在他統治期間,蒙古汗國再次進入混亂,大汗只是名義上的諸部領袖。他甚至拿出傳國璽,證明自己是蒙古的最高統治者,但其他諸部對他只是一笑了之。徹辰汗布延死後,孫子林丹汗(長子莽和克之子)繼位。

·林丹巴圖爾

1604年布延徹辰汗去世後,13歲的長孫的林丹繼承汗位,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試圖恢復蒙古的統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業,同時又面臨著新興的女真族的威脅。因此,他對外採取聯明抗金的方針,對內則謀求控制蒙古其他部落,而且他以"攘外必先安內"為原則,優先進行對蒙古的統一,避免與後金正面交鋒。1627年,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西遷,平定右翼諸部。1632年,後金汗皇太極討伐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遠遁青海。1634年,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灘,終年四十三歲。其子額哲於翌年投降後金,蒙古帝國滅亡。

成吉思汗世系全圖

成吉思汗世系全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