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比京都更古老的是奈良,比奈良更古老是白鳳文化:興福寺和藥師寺

上一篇:春日大社:一個充滿古木和各式燈籠的神秘幽玄之地

興福寺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位於近鐵奈良車站附近, 它同時也是南都六宗之一法相宗的大本山。 西元669年, 藤原氏的始祖藤原鐮足(614-669)罹患重病, 他的妻子鏡王女(?-683)為祈求丈夫病癒, 在當時的都城藤原京建造了山階寺, 供奉鐮足曾向其發願的釋迦三尊像。 710年日本遷都奈良後, 山階寺被藤原鐮足的兒子藤原不比等(659-720)遷至現在的院址, 更名為興福寺。 在天皇和藤原家族的共同護持下成為奈良時代最重要的四所寺院之一。 進入平安時代後, 興福寺更是通過掌控春日大社,

成為大和國神佛兩教的統領。 不過在1180年平重衡燒討南都的過程中, 它與東大寺一樣也嚴重受損, 目前看到的建築最早也是鐮倉時代再興而建。 江戶時代, 德川家康曾對興福寺重新護持, 但明治初期頒佈的神佛分離令導致興福寺與春日大社脫離, 當時的廢佛毀釋運動又使寺產遭到洗劫, 令興福寺一蹶不振。 好在後來終得復興, 作為法相宗大本山之一逐漸得以重建。

這座東金堂就是1915年重建的, 堂內供奉著藥師如來像、日光菩薩像、月光菩薩像、文殊菩薩像、維摩居士像、四天王像和十二神將像。 興福寺最輝煌的時期曾有三個金堂, 以在院內所建方位命名。 目前除東金堂外, 中金堂也在複建之中,

預計2018年落成。 東金堂南邊的五重塔最初為730年光明皇后發願所建, 現在的塔重建於1426年, 高50.1米, 為奈良第一高塔。

五重塔正西的八角頂殿堂叫南圓堂, 初建於813年, 為藤原冬嗣所建。 不過現在的塔是1789年重建的, 堂內供奉著本尊不空羂索觀音像、法相六祖坐像和四天王像。

還記得“南都八景”中有個“南圓堂藤”嗎?應該就在這裡, 可惜我們沒有找到。

向北走還有個形狀相似的北圓堂,

初建於721年, 因元明上皇(661-721)和元正天皇(680-748)兩位女帝在藤原不比等周年忌辰時發願而建。 現在的堂建於1210年, 堂內供奉著本尊彌勒如來像、無著菩薩像、世親菩薩像和四天王像, 據說均出自慶派佛師運慶之手, 遺憾的是我們來時並沒有開放。

儘管早上8:20就到達奈良, 當我們參觀完興福寺時一看表也已經下午13:20了。按計劃後邊還應該去平城宮遺址、藥師寺和唐招提寺,時間過於緊張。我們決定略掉平城宮遺址,也不去飯館吃飯了,隨便吃了些零食便沖進近鐵車站。近鐵線路在這一帶呈十字形,奈良站是東端的終點,京都和大阪分別為北端和西端的終點,我們要去的兩個寺在向南的西之京站,必須到十字交叉點上的大和西大寺站倒車。好在有近鐵一日通,一切變得簡單了許多,十幾分鐘後我們便走出西之京車站。車站東口外有個旅遊資訊中心,工作人員遞給我們一張奈良地圖,上面清晰地標出了藥師寺和唐招提寺的具體方位。

藥師寺就在車站旁邊,分南北兩部分,南邊是白鳳伽藍,北邊為玄奘三藏院伽藍,聯票每人1100日元,是此行日本最貴的寺院門票。伽藍一詞源自梵語譯音,寺院的意思;白鳳是指從645年大化改新到710年遷都奈良期間的日本文化。白鳳並非日本年號,有人推測是白雉年號(650-654)的別稱。藥師寺正是建于白鳳文化中期的680年,當時的天武天皇(631-686)為祈求鵜野讚良皇后(645-703,天武天皇駕崩後繼位成為持統天皇)病體痊癒而在藤原京發願興建,698年落成,710年日本遷都奈良後,於718年將原來的藥師寺遷建於此(亦有說法認為是重建,原址未拆)。它也成為南都七大寺之一,與興福寺同為法相宗大本山。可惜973年和1528年兩場大火毀掉了大部分建築,如今的殿堂多為現代重建,只有730年落成的東塔碩果僅存,成為體現白鳳文化的稀有代表。

我們首先進入白鳳伽藍,北門正對的東僧坊裡正舉辦一場宣講會。主講大概是這裡的一位僧人,而聽眾則以來此參觀的學生為主。我們聽不懂講的是什麼,但見僧人聲音洪亮、表情豐富,學生們聽得入神,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想必是很有意思吧。

穿過東僧坊,西南方向是這裡最大的建築大講堂,長41米、寬20米、高17米,為2003年重建的單簷歇山頂式建築,裡面供奉著彌勒三尊像。

繼續向南是1976年重建的金堂,重簷歇山頂式,裡面供奉的藥師三尊像(藥師如來、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為奈良時代佛教雕塑的傑出代表。

金堂南邊立著東、西二塔,東塔最為珍貴,是藥師寺唯一自創建時留存下來的古建築,雖建於奈良時代,卻完全按白鳳樣式建造,也是現存唯一一座白鳳樣式的古塔。這座三重塔看上去似為六層,是因為每層主簷下飾有一層裳階(又稱雨打、小屋簷),實際上日本與中國一樣都受《周易》中“陽卦奇,陰卦偶。”的影響,所有佛塔均為奇數層。在日本,這座塔因其塔身造型優美而被譽為“凝固的音樂”。可惜我們來時正在修繕,只好借一幅網路圖片欣賞一下。

與之相仿的西塔重建於1981年。我注意到這裡的每一座主要建築幾乎都採用了裳階作為裝飾,包括前面提到的大講堂、金堂和東西二塔。

出白鳳伽藍向北,不遠就是玄奘三藏院伽藍。唐玄奘(602-664)被尊為法相宗的鼻祖,因此在1991年建造了這部分伽藍以示紀念。參道正對著禮門,門口的石碑上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1907-2000)題寫的“大遍覺三藏”。“大遍覺”是唐中宗李顯(656-710)賜予玄奘的諡號,意指玄奘大師遍佈佛法、大覺大悟。

進入院內,正中的建築被稱為玄奘塔,裡面供奉著玄奘三藏像。

北邊的正殿中有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郁夫(1930-2009)2000年繪製的大唐西域壁畫,總長49米、高2.2米,共分成13幅。平山郁夫為日本畫家、教育家、日本美術院理事長、東京藝術大學校長、文化勳章獲得者,曾參與中國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和南京城牆的修復工作,並任日中友好協會會長。他的畫氣勢磅礴,展現了玄奘西行之路的崇山峻嶺和沙漠綠洲。

獲取《花季的誘惑》全文電子書,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或加作者微信big-michael,千萬記住要留下您的郵箱地址。另有各國遊記和旅遊攻略,快去看看吧。

當我們參觀完興福寺時一看表也已經下午13:20了。按計劃後邊還應該去平城宮遺址、藥師寺和唐招提寺,時間過於緊張。我們決定略掉平城宮遺址,也不去飯館吃飯了,隨便吃了些零食便沖進近鐵車站。近鐵線路在這一帶呈十字形,奈良站是東端的終點,京都和大阪分別為北端和西端的終點,我們要去的兩個寺在向南的西之京站,必須到十字交叉點上的大和西大寺站倒車。好在有近鐵一日通,一切變得簡單了許多,十幾分鐘後我們便走出西之京車站。車站東口外有個旅遊資訊中心,工作人員遞給我們一張奈良地圖,上面清晰地標出了藥師寺和唐招提寺的具體方位。

藥師寺就在車站旁邊,分南北兩部分,南邊是白鳳伽藍,北邊為玄奘三藏院伽藍,聯票每人1100日元,是此行日本最貴的寺院門票。伽藍一詞源自梵語譯音,寺院的意思;白鳳是指從645年大化改新到710年遷都奈良期間的日本文化。白鳳並非日本年號,有人推測是白雉年號(650-654)的別稱。藥師寺正是建于白鳳文化中期的680年,當時的天武天皇(631-686)為祈求鵜野讚良皇后(645-703,天武天皇駕崩後繼位成為持統天皇)病體痊癒而在藤原京發願興建,698年落成,710年日本遷都奈良後,於718年將原來的藥師寺遷建於此(亦有說法認為是重建,原址未拆)。它也成為南都七大寺之一,與興福寺同為法相宗大本山。可惜973年和1528年兩場大火毀掉了大部分建築,如今的殿堂多為現代重建,只有730年落成的東塔碩果僅存,成為體現白鳳文化的稀有代表。

我們首先進入白鳳伽藍,北門正對的東僧坊裡正舉辦一場宣講會。主講大概是這裡的一位僧人,而聽眾則以來此參觀的學生為主。我們聽不懂講的是什麼,但見僧人聲音洪亮、表情豐富,學生們聽得入神,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想必是很有意思吧。

穿過東僧坊,西南方向是這裡最大的建築大講堂,長41米、寬20米、高17米,為2003年重建的單簷歇山頂式建築,裡面供奉著彌勒三尊像。

繼續向南是1976年重建的金堂,重簷歇山頂式,裡面供奉的藥師三尊像(藥師如來、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為奈良時代佛教雕塑的傑出代表。

金堂南邊立著東、西二塔,東塔最為珍貴,是藥師寺唯一自創建時留存下來的古建築,雖建於奈良時代,卻完全按白鳳樣式建造,也是現存唯一一座白鳳樣式的古塔。這座三重塔看上去似為六層,是因為每層主簷下飾有一層裳階(又稱雨打、小屋簷),實際上日本與中國一樣都受《周易》中“陽卦奇,陰卦偶。”的影響,所有佛塔均為奇數層。在日本,這座塔因其塔身造型優美而被譽為“凝固的音樂”。可惜我們來時正在修繕,只好借一幅網路圖片欣賞一下。

與之相仿的西塔重建於1981年。我注意到這裡的每一座主要建築幾乎都採用了裳階作為裝飾,包括前面提到的大講堂、金堂和東西二塔。

出白鳳伽藍向北,不遠就是玄奘三藏院伽藍。唐玄奘(602-664)被尊為法相宗的鼻祖,因此在1991年建造了這部分伽藍以示紀念。參道正對著禮門,門口的石碑上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1907-2000)題寫的“大遍覺三藏”。“大遍覺”是唐中宗李顯(656-710)賜予玄奘的諡號,意指玄奘大師遍佈佛法、大覺大悟。

進入院內,正中的建築被稱為玄奘塔,裡面供奉著玄奘三藏像。

北邊的正殿中有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郁夫(1930-2009)2000年繪製的大唐西域壁畫,總長49米、高2.2米,共分成13幅。平山郁夫為日本畫家、教育家、日本美術院理事長、東京藝術大學校長、文化勳章獲得者,曾參與中國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和南京城牆的修復工作,並任日中友好協會會長。他的畫氣勢磅礴,展現了玄奘西行之路的崇山峻嶺和沙漠綠洲。

獲取《花季的誘惑》全文電子書,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或加作者微信big-michael,千萬記住要留下您的郵箱地址。另有各國遊記和旅遊攻略,快去看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