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標籤,綁架了孩子!

自從有了名字, 我們就有了標籤

人生最美不過在剛出生的那一刻, 一目了然, 毫無瑕疵。

然後自從有了自己的名字, 便有了標籤。

乖孩子, 調皮鬼, 學霸, 學渣, 胖子, 瘦子, 專業, 工作, 性格, 每增加一個標籤, 生命便負重一分。

所以說, 生活還是簡單一些好, 能呼吸到更多新鮮自由的空氣。

我家孩子膽子特別膽小, 我怕他以後受欺負, 怎麼辦?

我家孩子被寵壞了, 特別霸道, 愛打人, 怎麼辦?

我家孩子特別黏人, 離開媽媽就不行, 怎麼辦?

這孩子心眼可多了, 總是蔫著發壞, 怎麼辦?

“膽子小”“霸道”“被寵壞”“粘人”, 人們經常能看到有人用這樣的標籤來評價孩子, 或是與孩子對話。

很多父母也會這樣描述自己的孩子:寶寶是個急性子, 她可倔了。 這孩子, 總是不太愛說話。 父母們可能沒有意識到, 當你們經常這樣描述寶貝的時候, 實際上是在給寶貝貼標籤,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久而久之, 這些評價可能會固化到寶貝的心裡。

這些標籤, 在小時候, 最多給孩子造成某階段的困擾, 但這種思維模式如果陪伴孩子長大, 未來也許就會擴大到種族、膚色、國籍、性取向等等問題, 影響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親愛的家長們, 請不要這樣給孩子貼標籤, 貼標籤容易, 撕下來, 就難了。

乖孩子標籤, 負能量標籤, 最容易綁架孩子

每個來到世上的孩子都是潔白無瑕的天使, 從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

在中國, 差不多大多數孩子, 都在同一模式下長大:小時候乖乖聽話, 上學時候努力學習, 工作了認真上班, 在別人既定的框架裡努力做的最好, 不敢越界, 標籤總是乖孩子, 聽話, 好學生。

從小到大, 孩子們總是被家長和老師貼著各種標籤, 聽話的乖孩子、愛撒嬌的孩子、活潑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 孩子會拼命努力, 回應父母給自己貼上的標籤。

由此, 很多孩子, 從小就是身背這些標籤, 按部就班, 遵循著父母規劃好的路線, 乖巧聽話, 沒有夢想,

沒有思想, 沒有堅持, 也沒有跨越的勇氣。

在學校裡, 整齊劃一的坐姿, 整齊劃一的服裝, 整齊劃一的舉手, 整齊劃一的答案, 如此的乖孩子標籤模式, 最容易綁架孩子。

讓大人不禁思考:我們究竟是在培養學生, 還是在培養木頭人?

過分的聽話教育, 你養大的不是孩子, 而是那個重複你思想執行你指令的影印機。

很多家長不僅給孩子貼好孩子標籤, 還會給孩子貼負能量標籤。 大人們會用乖來衡量孩子, 當孩子的行為違背自己意願的時候, 也會給孩子貼上不乖的標籤。

我們總是會聽到一部分的爸爸媽媽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 有多聽話, 然後經過一對比, 就會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不夠乖, 不聽話。

家長通常最容易犯的錯誤,

就是總把乖孩子等同于好孩子, 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 然而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原因在於乖孩子和好孩子是兩個不一樣的生物, 乖孩子也不代表是一個好孩子。

敲黑板, 劃重點, 父母千萬別給孩子貼標籤, 乖孩子如何?壞孩子如何?關鍵在父母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只要他們聰明可愛, 活潑多動, 做錯事給孩子時間, 慢慢改正就好了。

標籤化卻可能讓孩子錯過禮物

人是社會性動物,成長就是不斷探尋自我,融入認同的群體,尋找自己的位置,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穫的體驗和思考,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然而,標籤化卻可能讓孩子錯過這份禮物。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只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命體驗,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的準則,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標籤。

老闆大V網紅,又或者剩女LOSER,這些都是社會強制性給的標籤,但除了這些標籤我們就沒有其他東西了嗎?

在孩子的世界,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貼著各式各樣的標籤,比如琴童、學霸、小畫家,或者專門從事某項運動的小運動員,這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長大一些後,孩子開始變得不喜歡這個專案或者天分不夠被淘汰,由此,孩子就會產生社交障礙或自我認知偏差的問題。

家長一定要解放孩子的天性,跨越標籤,每個人的許多面,最終才能被探索和成就。

孩子是一張白紙,最先在紙上留下印記的是父母的投影。如果家長習慣給孩子貼標籤,不僅會影響他的行為方向,也會影響他的思維模式。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沒有性別的桎梏,逃脫年齡的約束,有自由不做別人認為該做的事,沒有標籤和定義,也不因你做了什麼樣的人而輕視另一種人。

千萬別讓各種各樣的標籤,綁架了孩子!

微信公眾號:老岳育兒說

歡迎關注

標籤化卻可能讓孩子錯過禮物

人是社會性動物,成長就是不斷探尋自我,融入認同的群體,尋找自己的位置,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穫的體驗和思考,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然而,標籤化卻可能讓孩子錯過這份禮物。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只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命體驗,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的準則,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標籤。

老闆大V網紅,又或者剩女LOSER,這些都是社會強制性給的標籤,但除了這些標籤我們就沒有其他東西了嗎?

在孩子的世界,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貼著各式各樣的標籤,比如琴童、學霸、小畫家,或者專門從事某項運動的小運動員,這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長大一些後,孩子開始變得不喜歡這個專案或者天分不夠被淘汰,由此,孩子就會產生社交障礙或自我認知偏差的問題。

家長一定要解放孩子的天性,跨越標籤,每個人的許多面,最終才能被探索和成就。

孩子是一張白紙,最先在紙上留下印記的是父母的投影。如果家長習慣給孩子貼標籤,不僅會影響他的行為方向,也會影響他的思維模式。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沒有性別的桎梏,逃脫年齡的約束,有自由不做別人認為該做的事,沒有標籤和定義,也不因你做了什麼樣的人而輕視另一種人。

千萬別讓各種各樣的標籤,綁架了孩子!

微信公眾號:老岳育兒說

歡迎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