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本“黑皮書”帶我們領略當代藝術的59副面孔丨讀書者說

說起當代藝術, 你會想到什麼?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以《瑪麗蓮·夢露》為代表的波普藝術(Pop Art)?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以《泉》(小便池)為代表的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

抑或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以《記憶的永恆》(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繪畫(Surrealistic Painting)?

我們需要承認, 當代藝術時常是巧妙而費解的。

究竟何為當代藝術?著名學者、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紀錄片《福柯》導演汪民安說, “任何一種無法被既定的現存文類所容納的藝術形式, 都是當代藝術。 ”

“那些被藝術體制所排斥和否定之物, 那些各種非功用性的奇怪的物的組裝和人的行為, 那些無法依據常規來分類的作品, 如果它們無處藏身的話, 就把它們收納到當代藝術中來吧——只要它們願意賦予自己以藝術的名義。 幸好有了當代藝術來包容所有這些瘋狂的越軌。

在當代藝術作品面前, 有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這不就是幾根混亂的線條/一堆空瓶子/一把普通的椅子?這也叫藝術?如果這也是藝術, 我早就成藝術家了啊!

其實不僅是我們普通人, 藝術家向京也說, “即便是行內人自己專業做這個工作的,

經常看到作品也是莫名其妙的。 ”

或許正是因此, 在汪民安看來, “人們迫切希望知道藝術家為什麼要這麼幹……沒有什麼比當代藝術更需要闡釋的了。 (Nothing needs to be interpreted more than contemporary art.)”

今天, 想介紹一本關於當代藝術的書——《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A to Z of Contemporary Art)。

這本書構思精湛, 內容有趣,

中英文版本語言水準都頗佳, 適合雙語學習。 不僅如此, 或許也可以將之視作一本“詞典”, 一條指引我們理解當代藝術的可能路徑。

把自己也做成一件當代藝術品

由“一好閱讀”出版的《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的文章精選集, 收錄了雜誌創刊25周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59篇文章。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書封,“一好閱讀”出版

這本書的設計也頗具當代藝術氣息,裝幀以黑白色調為主,出版商喜歡稱之為“黑皮書”。這本書由著名書籍設計師、typo_d工作室創始人馬仕睿設計,他現在還是《知日》的設計指導。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對當代藝術感興趣的讀者,對《frieze》雜誌恐怕都不陌生。

《frieze》1991年創刊于倫敦,創始人是艾曼達·夏普(Amanda Sharp)和馬修·斯洛托夫(Matthew Slotover)。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book marked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frieze, which was founded by Amanda Sharp and Matthew Slotover in 1991.

兩人1989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倫敦,欣賞到許多藝術展覽,感受到圍繞著它們的那股熱乎勁。他們渴望理解這種新的藝術,但翻閱這方面的雜誌,卻發現裡頭的文章“佶屈聱牙、謀篇老套、觀點陳舊”。

Returning to London from university in 1989, they saw ‘Modern Medicine’ and many others, and felt an incredible buzz around them. They wanted to understand this new art, and turned to the magazines, but found them full of indigestible writing, uninspiring layouts and outdated perspectives.

由此,他們產生了做一本有趣的藝術類雜誌的念頭,就像陪伴他們長大的英國風雜誌——《舞臺》(Arena)、《面孔》(The Face)、《i-D》那樣,設計精美,沒有術語,資訊豐富。

They had grown up with a generation of British style magazines — Arena,The Face,i-D — which were so exciting that they collected piles of them. Why couldn’t there be a magazine like those — beautifully designed, jargon-free, informed — but for art?

《frieze》雜誌

於是,1991年6月,他們與聯合創始人、藝術家湯姆·吉德利(Tom Gidley)合作,發行了《frieze》的試刊號。薄薄32 頁,作為一種嘗試;但它的內容樣式保留至今:老一代和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反傳統的藝術作品、藝術家的專案。

They launched the pilot issue with Tom Gidley, their co-founder, in June 1991. A slim 32 pages, it was designed as a taster, but the formula — older and younger artists, non-art features, artists’ projects — still holds today.

《frieze》雜誌

25年後的今天,“frieze”已經成為藝術界一個頗具份量的品牌,旗下包含三份出版物:《frieze》,《Frieze Masters》和《Frieze Week》;三個國際性的藝術博覽會:Frieze London,Frieze New York以及Frieze Masters。他們還通過Frieze Academy專案組織了一系列講座、工作坊、專題研討會和短期課程,以期從各個角度來探索文化和藝術領域。

傢俱的藝術:宜家(IKEA)與生活哲學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費頓原版目錄頁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以字母為順序,探討了觸及當代藝術的59個話題,其中包括書籍、時尚、電影、攝影這些常規的藝術領域,包括前衛(Avant-garde)、中產階級化(Gentrification)、時代精神(Zeitgeist)這樣高深的名詞,也有像愛、風格(Style)、品味(Taste)這樣令我們似懂非懂的概念,甚至還談到了——宜家的傢俱(Furniture)和蘋果的介面(Interfaces)。

宜家家居(IKEA)

是的,他們討論了宜家(IKEA):

當其他瑞典男孩在看漫畫書時,小英格瓦爾·卡姆普拉德(Ingvar Kamprad)卻在鑽研郵購目錄。他賣火柴和魚起步,到1943年他十七歲時,註冊了自己的郵購公司“IKEA”——這是他的名字、他成長的農場(Elmtaryd)和教區(Agunnaryd)的首字母縮寫。

英格瓦爾·卡姆普拉德(Ingvar Kamprad)

很快,他就決定集中出售傢俱——這是在50年代發展起來的、可以快速組裝的、密實包裝的產品。真正的天才一舉是讓顧客自己挑選商品,刨去了運送費。甚至他還賣車頂架,很快就可以看見裝著IKEA盒子的小麵包車,離開阿姆浩特小鎮的商店。

公司發展壯大。1965年,IKEA在斯德哥爾摩開張,受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啟發,建成為一個巨大的圓形建築。它立刻大獲成功,開張那天便吸引了三萬五千個參觀者。剩下的就眾所周知了。

宜家在斯德哥爾摩的圓形建築

這篇關於“宜家與形而上學”的文章談到了至今仍為全世界宜家員工閱讀的《傢俱交易商的聖約》(The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展示了宜家的“基本教義”,關鍵字是低價、品質和簡單。其中有金(ji)句(tang)畫風如下:

“簡單和謙卑構成了我們彼此之間、我們和我們的供應商之間、我們和我們的顧客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選昂貴的旅館,並不僅僅是出於花銷的考慮。我們不需要花哨的汽車、矚目的頭銜、衣服或地位象徵。我們依賴的是我們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意志。”

連文章作者丹尼爾·伯恩鮑姆(Daniel Birnbaum)都說,“我們很容易忘記,卡姆普拉德這一激動的宣言事關一家傢俱公司,而不是某種希望將人類從塵世邪惡的誘惑中拯救出來的宗教或政治運動。”

宜家客廳

在這種指引下,宜家的產品目錄雖然看上去不那麼像哲學,但卻從日常生活的層面與哲學產生了聯繫:

如今一個流行的論調是:人們的生活正在趨向同質化——買相同的產品,有相似的娛樂,形成了差不多的作息節奏。

因而,可能有人認為,宜家那些最佳銷售貨品,比如“比利”(Billy)、“伊凡”(Ivan)、“系統210”(System 210),腐蝕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其實,宜家的產品目錄或許只是讓如今趨同的態勢更為顯而易見。

宜家,“比利”(Billy)書架

而有趣的是,宜家目錄規定了日常生活的大體框架,但最終永遠是你,顧客,將事物組裝在一起。

每個曾經試圖安裝過宜家產品的人都知道,可能的組合與錯誤,都顯得無窮無盡。因此,宜家提供的不是全球統一,而正相反——是親自動手的高度個性化的形式。

奉上文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引文:

“生活就像組裝宜家傢俱:很難理解意義在哪;你沒法把東西拼裝起來,有些關鍵部分總是找不到,而最終結果永遠不是你曾希望的那樣。”

安迪·沃霍爾在公共場合的講話套路

很多中國觀眾對安迪·沃霍爾的作品非常熟悉,但作品外的他是怎樣的?

安迪·沃霍爾

Andy droned.

Andy intoned.

Andy spoke in italics.

Andy had a gentle voice.

He was soft spoken.

He didn’t speak with a nelly lisp.

安迪說話聲音低沉。

安迪說話拖長音。

安迪說話語調誇張。

安迪嗓音文靜。

他說話聲音柔和。

他沒有那種嬌滴滴的含混聲音。

安迪·沃霍爾

Andy wasn’t shy; he was guarded. I remember my mother telling me ‘if you can’t say something nice don’t say anything’. Andy lived that. At least publicly. And it wasn’t that he went around not saying anything. He always said something nice. ‘Great. That’s really great.’

安迪並非羞怯,而是很謹慎。記得母親曾對我(注:葛籣·奧布萊恩,Glenn O'Brien,文章作者)說:“要是不說好話,就什麼都不要說。”安迪就是在踐行這句話。至少在公共場合是這樣。並不是說他只會兜圈子,什麼也不說,而是說他能說得很得體。“不錯。真不錯。”

安迪·沃霍爾

And you knew that as long as he said it was great, he could never get into trouble being quoted, but he could still make himself understood to those with ears to hear. Andy wasn’t a phony. He just believed in being positive.

你知道,只要他說“不錯”,就不用擔心別人怎麼引用他的話,同時又能讓心有靈犀的人聽懂他的真實意思。安迪並不是不說實話,他只是堅信要說正面的話。

來幾句“黑話”(Jargon),供君莞爾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 Art(藝術):並不總像它看上去那樣。

✩ Biennials(雙年展):太多了還是太少了?是主要展出舉辦地的藝術作品好,還是讓當地人欣賞來自遠方的藝術作品好?雙年展在當下的意義何在?請討論。

✩ Choice(選擇):我們都有。極其有害!

✩ Collecting:養活了藝術家。通常涉及大筆的錢。收藏家受到的嫉妒、畏懼、崇拜和鄙視一樣多。參見:Markets。

✩ Commercial(商業的):有點像“裝飾的”(decorative),可用來貶低一件藝術品。參見:Markets。

✩ Markets(市場):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崇拜,就像一尊需要時常上供的神祗……愛也好,罵也罷,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

✩ Concept(概念):“想法”的花哨說法。

✩ Crisis(危機):什麼危機?

✩ Criticism(批評):參見:Crisis。

✩ Culture(文化):在我們身邊包裹著我們的那些東西。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 DIY(自己做):所有藝術家都是自己動手做的專家。

✩ Everyday(每天):生命很短,但日子很長。

✩ Expert(專家):現在人人都是專家,不是嗎?

✩ Fame(名聲):一杯毒酒。我們都盼著能喝上。

✩ Fashion(時尚):一杯毒酒。我們都喜歡喝。

✩ Foreign(外國):“人的一生就是異國他鄉。”——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 Genius(天才):已經滅絕。

✩ Social Media(社交媒體):“拖延”的同義詞。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做生活的“大藝術家”,還是“慢工出細活”的評論者?

艾曼達·夏普在書的前言中寫道:

Art writing has only become more important, as a way of navigating this abundance. However much friezeadapts to the changing world of art — whether expanding the global mix of artists, or moving into video — the function of art criticism remains the same: to look at the art being made, try to work out what’s important, and to interpret it. If writers can create a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art, or even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so much the better.

對藝術的書寫只會變得更重要,它能帶領我們在藝術海洋裡航行。無論《frieze》如何適應藝術世界的變幻——不論是拓展藝術家的範圍,還是轉向視頻——藝術批評的功能總是不變的:觀察藝術如何製作,嘗試弄懂它們的意義,並闡釋明白。如果作家可以創造一種理解藝術甚或思考世界的新方式,善莫大焉。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內頁插圖 -《frieze》封面

用汪民安老師的話說,“藝術評論都是對作品的再生產……它們是將藝術作為出發點的獨立寫作——每一篇文章既可以看作是藝術評論,也可以看作是評論家被藝術作品點燃後的自我爆發。因此,這裡的藝術評論在某種意義上是藝術作品的來世——它借助於藝術作品寫出來的時候,它就脫離了藝術作品,獲得了自己的生命。”

當代藝術不斷觸摸著時代與現實的脈搏。

如果,我們努力成為自己生活的“大藝術家”,卻又不被認可;那麼,你是否願意把生活點滴記錄下來,在時間長河中慢慢闡釋,為理解世界提供新的角度與思維方式?

✩ 福利送書✩

比《哈利·波特》和《魔戒》加起來還好看的,可能只有《碟形世界》。

簡介

茫茫宇宙中,一隻巨龜正緩緩地游過星星間的深淵。它的背上立著四頭巨象,巨象的肩膀上馱著一塊無比遼闊的平板,平板的邊緣則是綿長的瀑布。平板上是一個和我們生活的地球有點兒像,卻又不太一樣的世界,生活著和我們相似卻又不太一樣的人。 這就是碟形世界。和我們的世界相比,它的“歷史”不算悠久,不過應該比你的年紀要大一些。

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將送出6本《碟形世界》。

留言說說讓你印象深刻的當代藝術作品,或你對當代藝術的理解。

點贊數最高的前6名讀者將獲得《碟形世界》一本。

PS:因為最多只能有100條留言入選,所以大家要抓緊行動哦。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書封,“一好閱讀”出版

這本書的設計也頗具當代藝術氣息,裝幀以黑白色調為主,出版商喜歡稱之為“黑皮書”。這本書由著名書籍設計師、typo_d工作室創始人馬仕睿設計,他現在還是《知日》的設計指導。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對當代藝術感興趣的讀者,對《frieze》雜誌恐怕都不陌生。

《frieze》1991年創刊于倫敦,創始人是艾曼達·夏普(Amanda Sharp)和馬修·斯洛托夫(Matthew Slotover)。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book marked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frieze, which was founded by Amanda Sharp and Matthew Slotover in 1991.

兩人1989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倫敦,欣賞到許多藝術展覽,感受到圍繞著它們的那股熱乎勁。他們渴望理解這種新的藝術,但翻閱這方面的雜誌,卻發現裡頭的文章“佶屈聱牙、謀篇老套、觀點陳舊”。

Returning to London from university in 1989, they saw ‘Modern Medicine’ and many others, and felt an incredible buzz around them. They wanted to understand this new art, and turned to the magazines, but found them full of indigestible writing, uninspiring layouts and outdated perspectives.

由此,他們產生了做一本有趣的藝術類雜誌的念頭,就像陪伴他們長大的英國風雜誌——《舞臺》(Arena)、《面孔》(The Face)、《i-D》那樣,設計精美,沒有術語,資訊豐富。

They had grown up with a generation of British style magazines — Arena,The Face,i-D — which were so exciting that they collected piles of them. Why couldn’t there be a magazine like those — beautifully designed, jargon-free, informed — but for art?

《frieze》雜誌

於是,1991年6月,他們與聯合創始人、藝術家湯姆·吉德利(Tom Gidley)合作,發行了《frieze》的試刊號。薄薄32 頁,作為一種嘗試;但它的內容樣式保留至今:老一代和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反傳統的藝術作品、藝術家的專案。

They launched the pilot issue with Tom Gidley, their co-founder, in June 1991. A slim 32 pages, it was designed as a taster, but the formula — older and younger artists, non-art features, artists’ projects — still holds today.

《frieze》雜誌

25年後的今天,“frieze”已經成為藝術界一個頗具份量的品牌,旗下包含三份出版物:《frieze》,《Frieze Masters》和《Frieze Week》;三個國際性的藝術博覽會:Frieze London,Frieze New York以及Frieze Masters。他們還通過Frieze Academy專案組織了一系列講座、工作坊、專題研討會和短期課程,以期從各個角度來探索文化和藝術領域。

傢俱的藝術:宜家(IKEA)與生活哲學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費頓原版目錄頁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以字母為順序,探討了觸及當代藝術的59個話題,其中包括書籍、時尚、電影、攝影這些常規的藝術領域,包括前衛(Avant-garde)、中產階級化(Gentrification)、時代精神(Zeitgeist)這樣高深的名詞,也有像愛、風格(Style)、品味(Taste)這樣令我們似懂非懂的概念,甚至還談到了——宜家的傢俱(Furniture)和蘋果的介面(Interfaces)。

宜家家居(IKEA)

是的,他們討論了宜家(IKEA):

當其他瑞典男孩在看漫畫書時,小英格瓦爾·卡姆普拉德(Ingvar Kamprad)卻在鑽研郵購目錄。他賣火柴和魚起步,到1943年他十七歲時,註冊了自己的郵購公司“IKEA”——這是他的名字、他成長的農場(Elmtaryd)和教區(Agunnaryd)的首字母縮寫。

英格瓦爾·卡姆普拉德(Ingvar Kamprad)

很快,他就決定集中出售傢俱——這是在50年代發展起來的、可以快速組裝的、密實包裝的產品。真正的天才一舉是讓顧客自己挑選商品,刨去了運送費。甚至他還賣車頂架,很快就可以看見裝著IKEA盒子的小麵包車,離開阿姆浩特小鎮的商店。

公司發展壯大。1965年,IKEA在斯德哥爾摩開張,受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啟發,建成為一個巨大的圓形建築。它立刻大獲成功,開張那天便吸引了三萬五千個參觀者。剩下的就眾所周知了。

宜家在斯德哥爾摩的圓形建築

這篇關於“宜家與形而上學”的文章談到了至今仍為全世界宜家員工閱讀的《傢俱交易商的聖約》(The Testament of a Furniture Dealer),展示了宜家的“基本教義”,關鍵字是低價、品質和簡單。其中有金(ji)句(tang)畫風如下:

“簡單和謙卑構成了我們彼此之間、我們和我們的供應商之間、我們和我們的顧客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選昂貴的旅館,並不僅僅是出於花銷的考慮。我們不需要花哨的汽車、矚目的頭銜、衣服或地位象徵。我們依賴的是我們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意志。”

連文章作者丹尼爾·伯恩鮑姆(Daniel Birnbaum)都說,“我們很容易忘記,卡姆普拉德這一激動的宣言事關一家傢俱公司,而不是某種希望將人類從塵世邪惡的誘惑中拯救出來的宗教或政治運動。”

宜家客廳

在這種指引下,宜家的產品目錄雖然看上去不那麼像哲學,但卻從日常生活的層面與哲學產生了聯繫:

如今一個流行的論調是:人們的生活正在趨向同質化——買相同的產品,有相似的娛樂,形成了差不多的作息節奏。

因而,可能有人認為,宜家那些最佳銷售貨品,比如“比利”(Billy)、“伊凡”(Ivan)、“系統210”(System 210),腐蝕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其實,宜家的產品目錄或許只是讓如今趨同的態勢更為顯而易見。

宜家,“比利”(Billy)書架

而有趣的是,宜家目錄規定了日常生活的大體框架,但最終永遠是你,顧客,將事物組裝在一起。

每個曾經試圖安裝過宜家產品的人都知道,可能的組合與錯誤,都顯得無窮無盡。因此,宜家提供的不是全球統一,而正相反——是親自動手的高度個性化的形式。

奉上文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引文:

“生活就像組裝宜家傢俱:很難理解意義在哪;你沒法把東西拼裝起來,有些關鍵部分總是找不到,而最終結果永遠不是你曾希望的那樣。”

安迪·沃霍爾在公共場合的講話套路

很多中國觀眾對安迪·沃霍爾的作品非常熟悉,但作品外的他是怎樣的?

安迪·沃霍爾

Andy droned.

Andy intoned.

Andy spoke in italics.

Andy had a gentle voice.

He was soft spoken.

He didn’t speak with a nelly lisp.

安迪說話聲音低沉。

安迪說話拖長音。

安迪說話語調誇張。

安迪嗓音文靜。

他說話聲音柔和。

他沒有那種嬌滴滴的含混聲音。

安迪·沃霍爾

Andy wasn’t shy; he was guarded. I remember my mother telling me ‘if you can’t say something nice don’t say anything’. Andy lived that. At least publicly. And it wasn’t that he went around not saying anything. He always said something nice. ‘Great. That’s really great.’

安迪並非羞怯,而是很謹慎。記得母親曾對我(注:葛籣·奧布萊恩,Glenn O'Brien,文章作者)說:“要是不說好話,就什麼都不要說。”安迪就是在踐行這句話。至少在公共場合是這樣。並不是說他只會兜圈子,什麼也不說,而是說他能說得很得體。“不錯。真不錯。”

安迪·沃霍爾

And you knew that as long as he said it was great, he could never get into trouble being quoted, but he could still make himself understood to those with ears to hear. Andy wasn’t a phony. He just believed in being positive.

你知道,只要他說“不錯”,就不用擔心別人怎麼引用他的話,同時又能讓心有靈犀的人聽懂他的真實意思。安迪並不是不說實話,他只是堅信要說正面的話。

來幾句“黑話”(Jargon),供君莞爾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 Art(藝術):並不總像它看上去那樣。

✩ Biennials(雙年展):太多了還是太少了?是主要展出舉辦地的藝術作品好,還是讓當地人欣賞來自遠方的藝術作品好?雙年展在當下的意義何在?請討論。

✩ Choice(選擇):我們都有。極其有害!

✩ Collecting:養活了藝術家。通常涉及大筆的錢。收藏家受到的嫉妒、畏懼、崇拜和鄙視一樣多。參見:Markets。

✩ Commercial(商業的):有點像“裝飾的”(decorative),可用來貶低一件藝術品。參見:Markets。

✩ Markets(市場):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崇拜,就像一尊需要時常上供的神祗……愛也好,罵也罷,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

✩ Concept(概念):“想法”的花哨說法。

✩ Crisis(危機):什麼危機?

✩ Criticism(批評):參見:Crisis。

✩ Culture(文化):在我們身邊包裹著我們的那些東西。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 DIY(自己做):所有藝術家都是自己動手做的專家。

✩ Everyday(每天):生命很短,但日子很長。

✩ Expert(專家):現在人人都是專家,不是嗎?

✩ Fame(名聲):一杯毒酒。我們都盼著能喝上。

✩ Fashion(時尚):一杯毒酒。我們都喜歡喝。

✩ Foreign(外國):“人的一生就是異國他鄉。”——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 Genius(天才):已經滅絕。

✩ Social Media(社交媒體):“拖延”的同義詞。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

做生活的“大藝術家”,還是“慢工出細活”的評論者?

艾曼達·夏普在書的前言中寫道:

Art writing has only become more important, as a way of navigating this abundance. However much friezeadapts to the changing world of art — whether expanding the global mix of artists, or moving into video — the function of art criticism remains the same: to look at the art being made, try to work out what’s important, and to interpret it. If writers can create a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art, or even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so much the better.

對藝術的書寫只會變得更重要,它能帶領我們在藝術海洋裡航行。無論《frieze》如何適應藝術世界的變幻——不論是拓展藝術家的範圍,還是轉向視頻——藝術批評的功能總是不變的:觀察藝術如何製作,嘗試弄懂它們的意義,並闡釋明白。如果作家可以創造一種理解藝術甚或思考世界的新方式,善莫大焉。

《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字》內頁插圖 -《frieze》封面

用汪民安老師的話說,“藝術評論都是對作品的再生產……它們是將藝術作為出發點的獨立寫作——每一篇文章既可以看作是藝術評論,也可以看作是評論家被藝術作品點燃後的自我爆發。因此,這裡的藝術評論在某種意義上是藝術作品的來世——它借助於藝術作品寫出來的時候,它就脫離了藝術作品,獲得了自己的生命。”

當代藝術不斷觸摸著時代與現實的脈搏。

如果,我們努力成為自己生活的“大藝術家”,卻又不被認可;那麼,你是否願意把生活點滴記錄下來,在時間長河中慢慢闡釋,為理解世界提供新的角度與思維方式?

✩ 福利送書✩

比《哈利·波特》和《魔戒》加起來還好看的,可能只有《碟形世界》。

簡介

茫茫宇宙中,一隻巨龜正緩緩地游過星星間的深淵。它的背上立著四頭巨象,巨象的肩膀上馱著一塊無比遼闊的平板,平板的邊緣則是綿長的瀑布。平板上是一個和我們生活的地球有點兒像,卻又不太一樣的世界,生活著和我們相似卻又不太一樣的人。 這就是碟形世界。和我們的世界相比,它的“歷史”不算悠久,不過應該比你的年紀要大一些。

雙語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將送出6本《碟形世界》。

留言說說讓你印象深刻的當代藝術作品,或你對當代藝術的理解。

點贊數最高的前6名讀者將獲得《碟形世界》一本。

PS:因為最多只能有100條留言入選,所以大家要抓緊行動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