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地球兩端的狂熱:中國人買房,美國人炒股

做粉絲那麼久, 回復「校招」成為一家人

雖然遠在地球兩端, 但中國人和美國人在炒資產這件事上有著驚人的相似和狂熱:

中國人瘋狂買房,

美國人熱衷炒股。

過去十年, 高呼“中國房產和美國股市存在泡沫”的人此起彼伏, 怎奈現實太殘酷, 這些人個個都被“啪啪打腫了臉”。

接下來見聞君帶大家看一看“熱情似火、幹勁十足”的人民群眾。

1

中國人買房熱情多高?

9月15日統計局資料顯示, 今年1至8月, 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9.85億平方米, 創下了同期歷史最高紀錄;商品房銷售額7.81萬億元, 也刷新了歷史同期紀錄。

Wind資料顯示, 2017年1-7月, 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達1.06萬億, 累計同比多增7137億。 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總額僅8305億, 今年前7個月新增總額已遠超去年全年, 可見短期消費貸在2017年增速迅猛。

據21世紀經濟報導, 華南某股份行信貸業務人士認為, 房地產是消費貸的重要流向,

銀行雖然有較為嚴格的把控, 但依然難以避免這一現象。

隨著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出臺, 樓市也開始逐漸降溫, 居民的購房意願開始下降。

央行調查顯示, 22.5%的居民表示, 未來3個月準備增加購房方面的支出。 這一比例低於上個季度的23.1%, 為2016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目前大多數居民對於房價的預期是“看漲”或者“基本不變”:

對於下季度房價, 31.8%的居民預期“上漲”, 46.1%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 10.3%的居民預期“下降”, 11.8%的居民“看不准”。

據《經濟參考報》, 當前全國樓市的庫存消化週期為5.1個月。 不僅在國內, 中國人在國外也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新京報此前提到, 中國買家對境外房地產的投資總額達到330億美元, 他們把財產的10%的財富投資於海外房地產市場。

2

中國人為何瘋狂買房?

前段時間, 網上流傳著一則新聞:廈門一女子44年前(1973年)存入銀行1200元, 歷經44年, 得到1484.04元利息, 如今取出2684.04元。

有準確房價資料記載的是在1981年, 當年浙江溫州里安商品房熱賣, 68.85元/平方米。

如果將這1200元放著不動, 8年之後去溫州買房子,

可以買17.4平米。 目前里安市房價為17112元/平米, 這意味著當時的1200元至少值29.7萬元。 而放在銀行, 如今只能取出2684.04元。

當然, 如果買北上廣的房子, 還能值更多。

難怪一直流傳著這個段子:假如自己的工資是10萬/年, 那麼賺100萬就需要十年的時間。 但是如果去年年初買了一套價值百萬的房子, 那麼現在的價值保底已經兩百萬了, 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漲百萬。

9月12日,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報告》, 列出了香港、北京、上海、多倫多、洛杉磯、紐約、首爾、倫敦、東京和新加坡的房價走勢對比:

今年二季度與2007年四季度相比, 房價增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香港、北京和上海, 增幅分別為185%、115%和99%, 遠高於其他國際都市。

9月6日發佈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 在千萬富豪和億萬富豪中, 有15%富豪是通過炒房實現。

見聞君想起了《消失的煤老闆:只好在北京一套套買房》中的一句話:“說到底, 除了當初那些在北京買了大批房產的人, 有能力把手頭的錢保值增值的, 真的不多。 ”

3

美國人熱衷炒股

相比在中國,美國人民買房子會比較輕鬆。

騰訊房產提到,美國買房的大多數是有固定收入的年輕人。一般房價為家庭年收入的5倍是一個合理的水準。所以,買房對有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不過對於炒資產的狂熱,美國人絲毫不遜色,只不過他們的目標並不在樓市,而是股市。

2009年3月9日美股市場觸底,至今牛市已經走過了8年的時間,美國人民沸騰了。在標普500指數邁向史無前例的2500點大關時,根據美聯儲最新公佈的基金資金流動Z1資料: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股票在美國家庭部門和非盈利性組織的總資產中的配置比例預計高達35.7%,這種水準只在1998年和2000年出現過。

4

“老套的警告”

互聯網推升著股市大漲,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人們甚至辭掉工作專職炒股。

今年以來,標普500的科技股表現出色,截至目前已經上漲了23%,漲幅是整個標普500的2倍。不過科技股股價漲幅有多高,就意味著他們的股價有多貴。

不過在9月的最後一周,美股科技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幾大科技股均遭重挫,科技大佬們的身價一天之內縮水總和超過百億美元。

交易員和戰略家警告稱,交易美股的風險正在增加,而獲取利潤的潛力則在縮小。

下面這張圖是歷史上的美股配置比例與標普500指數隨後六年、八年和十年的投資回報率:

下圖顯示,從歷史角度看,當美股市盈率達到某個高位時,其與標普500指數隨後六年、八年和十年的投資回報率的關係:

也就是說,如果以歷史經驗來看,當前的美股可能不會帶給人們太多的長期回報率。

一如既往地,只有一小部分投資者能準確地預測下一個市場行情,或許,我們不應該下重注狂賭自己將會成為那些幸運的少數人。

加入見聞學堂,向華爾街見聞 CEO 提問

相比在中國,美國人民買房子會比較輕鬆。

騰訊房產提到,美國買房的大多數是有固定收入的年輕人。一般房價為家庭年收入的5倍是一個合理的水準。所以,買房對有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不過對於炒資產的狂熱,美國人絲毫不遜色,只不過他們的目標並不在樓市,而是股市。

2009年3月9日美股市場觸底,至今牛市已經走過了8年的時間,美國人民沸騰了。在標普500指數邁向史無前例的2500點大關時,根據美聯儲最新公佈的基金資金流動Z1資料: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股票在美國家庭部門和非盈利性組織的總資產中的配置比例預計高達35.7%,這種水準只在1998年和2000年出現過。

4

“老套的警告”

互聯網推升著股市大漲,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人們甚至辭掉工作專職炒股。

今年以來,標普500的科技股表現出色,截至目前已經上漲了23%,漲幅是整個標普500的2倍。不過科技股股價漲幅有多高,就意味著他們的股價有多貴。

不過在9月的最後一周,美股科技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幾大科技股均遭重挫,科技大佬們的身價一天之內縮水總和超過百億美元。

交易員和戰略家警告稱,交易美股的風險正在增加,而獲取利潤的潛力則在縮小。

下面這張圖是歷史上的美股配置比例與標普500指數隨後六年、八年和十年的投資回報率:

下圖顯示,從歷史角度看,當美股市盈率達到某個高位時,其與標普500指數隨後六年、八年和十年的投資回報率的關係:

也就是說,如果以歷史經驗來看,當前的美股可能不會帶給人們太多的長期回報率。

一如既往地,只有一小部分投資者能準確地預測下一個市場行情,或許,我們不應該下重注狂賭自己將會成為那些幸運的少數人。

加入見聞學堂,向華爾街見聞 CEO 提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