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洗澡搓下來的白條是什麼東西?搓的越多就越乾淨?

當我們洗澡的時候, 總會感覺身上有髒東西, 用力搓皮膚的就會出現“泥”一樣的東西, 這些“泥”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用力搓皮膚會出現這些情況?難道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嗎?那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瞭解瞭解這些“泥”是什麼吧!

這些“泥”到底是什麼?

搓出來的“泥”的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塵。

人體的器官每時每刻都在運作, 幫助人體新陳代謝, 代謝在體表的產物就是皮屑。 人體是毒素都是通過脾胃代謝送出體內, 排出很多的分泌物出來, 就如油脂、汗水等。 也可能是皮膚露在空其中吸附的灰塵。

身體哪來那麼多的“泥”?

因為人體的新陳代謝產生的皮屑和皮膚呼吸的分泌物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

即使每天洗澡將皮膚上附著的這些東西都搓乾淨了, 第二天還會有新的覆蓋上來, 生生不息。

無論你動還是不動, 出汗其實都在默默進行著, 體溫或是情緒上的輕微變化都有可能導致出汗, 只是有時候我們不能清晰感知罷了。 尤其是在睡眠的特定階段, 控制體溫、心率等的自主神經可能會加速運轉, 進而使汗腺分泌汗水。

搓“泥”一定要適當

人體皮膚的表面是有一層角質膜的, 它是皮膚的天然屏障保護層, 可以減少體內水分蒸發, 抵制各種有害微生物的侵襲, 保護肌膚的濕潤和健康。 如果你平時使勁搓,

當然會破壞這層角質膜, 很容易導致肌膚的敏感, 從而出現紅血絲, 更重要的是會加重皮膚乾燥, 最嚴重的會誘發瘙癢症等。

對於女性來說, 越搓就越不好, 要死保護膜受損, 那麼皮膚就會越來越差, 為何?前一段就知道了。 所以搓不需要天天搓, 過於頻繁地搓澡, 反倒讓我們的皮膚損, 這一搓就搓掉了我們皮膚一道重要的生理防線。

如何合理的洗澡?

1、一天建議洗一次。

如果油脂旺盛可以適當增加次數。 勤洗澡, 沒錯, 太勤對身體就不太好了

2、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淋浴建議3~5分鐘, 盆浴20分鐘左右, 過長則會脫水, 過短會達不到洗澡的效果。

3、脖子、腋下等容易流汗的地方不要過度的搓。

因為此處會有角質皮膜, 角質皮膜是保護皮膚的屏障保護層, 如果過度就會破壞角質皮膜, 從而會有各種種微生物侵襲, 導致皮膚過敏, 瘙癢等症狀。

洗澡注意事項

1、飽食後

飽食後, 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器官, 這時用熱水洗澡會讓血液迴圈加快, 胃腸道的血液就少了。

通常建議吃飯半小時後再洗澡。

2、飲酒後

飲酒後, 酒精會抑制肝臟的活動, 影響糖原釋放。 血糖濃度會降低, 此時洗澡易引發低血糖, 造成暈倒, 甚至休克。 如果喝的酒不多, 最後休息半小時再洗澡;醉酒者則要等酒醒以後。

3、洗澡時順便用淋浴水洗臉

很多人喜歡在洗澡時順便洗頭洗臉,

但做這件事前, 有兩點需要注意:

①淋浴時的水溫洗澡正合適, 可用來洗臉, 溫度其實過高了。 清潔面部最好用30℃左右流動的溫水, 水溫過高會刺激皮膚, 長期用過熱的水洗臉, 皮膚會變得更脆弱。

②有研究表明, 大多數家庭的淋浴花灑中含大量細菌, 而且很難清潔根除。 比起水龍頭, 花灑使用頻率低, 細菌更容易在“死水”中滋生, 用淋浴水洗臉, 感染細菌的幾率更大。

4、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洗澡雖然舒服, 也要控制好時間, 否則“享受”就變成“難受”了。 如果泡上一兩個小時的澡, 不但對身體沒好處, 還可能誘發缺氧、休克。 每次洗澡, 淋浴只需10-15分鐘即可, 泡澡不宜超過20分鐘。 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 更需縮短洗澡時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