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俗話說:春捂秋凍,看看兒童醫生怎麼說!

“春生夏長(zhǎng), 秋收冬藏。 ”自然萬物在其生命週期裡面, 都經過這樣的過程:

每一季的積澱, 都是下一季的前提。 萬物如此, 大人、小孩亦不例外。

送走炎熱的夏季, 我們迎來了清涼的秋季。 進入秋季, 在大自然的力量下, 空氣中水分逐漸往地面沉降, 而人的氣血也開始由體表往內裡收斂。 這一自然法則, 常容易使處於亞健康狀態下的孩子進入發病狀態, 其多表現為皮膚乾燥、口唇濕潤、鼻孔或咽喉幹癢、眼睛澀、乾咳、便秘等情況。

為了孩子們能舒心地度過涼秋, 家長們需注意以下內容:

對於“秋凍”, 我們主要認識兩點:

1.應根據自家孩子的身體狀況, 適當的凍一下——隨著天氣漸涼的節奏, 添衣加被也應按逐漸的節奏來;體質壯者可少加, 體質弱者請酌情增加, 以保持四肢末端溫暖為度。 如果立即厚衣重被, 捂出一身汗, 反而違背收藏陽氣的自然法則, 並對春夏生長出來的部分陽氣有所耗損。

2.平時易感體弱的孩子, 尤需在細節上注意呵護, 過凍反而致生疾病。

涼秋之季, 孩子們可以適當多食當季才有的食物(花生、紅薯、梨、柿子、石榴、葡萄等), 應少吃辛辣(生薑、蔥、辣椒、羊肉)、燒烤類、容易上火類食物, 因為這不利於陽氣的收藏,

還損耗身體正常運轉所需的津液量。 對於易燥和上火的孩子, 應及時給予治療, 以免影響身體各功能的正常運作。

秋季適宜早臥早起。 “人定”就是夜已深, 到了該睡覺的時候, 時間在亥時(21~23時)。 所以, 秋季要在23時前睡著, 如果可以的話, 在22時前睡著, 收藏的效果會明顯, 既有利於孩子日常起居的精神狀態, 又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生活與發展

眾所周知,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平時出汗厲害的孩子, 為何其生長發育常位於中下水準呢?對此, 中醫認為, 汗液是津液所轉化來的, 而津液來自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備註:水穀精微是身體生長、功能運作所需的物質基礎)。 倘若孩子出汗過多, 加上補給不及時, 那會或多或少地丟失一些生長與發展所需的材料, 減少秋收的成果, 進而影響其生長發育與免疫能力。 因此, 對於多汗且偏瘦弱的孩子, 也應及時給予治療。

最後, 適當減少孩子活動的時間, 並降低活動的強度, 尤其是夜間——這不僅可減少津液的耗損, 而且能促進陽氣的收藏,

養護身體, 為抵禦冬季的嚴寒儲備一定的能量。 同時, 應適當減少洗澡與帶孩子去泡溫泉的頻率。

經過對孩子們“夏長”的用心付出, 在這季節裡面, 我們一起來擁抱孩子的“秋收”喜悅, 並為“冬藏”做好準備, 讓其順著自然的力量健康快樂地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