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靈動的太極拳之“中”

太極拳初級的“中”也會有和人體重心重合和吻合的瞬間, 然而太極拳的“中”之移動範圍和速度, 卻是人們難以想像的。

文 I 肖維佳

太極拳的“中”, 其位置, 以我們的思維習慣, 希望它是固定在某處, 好像固定不變了才可以得到控制和把握。 其實, 即使在定勢中, 此“中”也是活的, 隨著我們的呼吸在不知不覺地微動著, 更是隨時處於“待動的靈活狀態”。 就是說, 一旦全身要動起來, 此“中”無需重新發動和指揮才能夠動起來, 而是會隨著動作變化的需要自然而然地“流動轉移起來”。 這才符合完美的隨遇平衡原理, 也就是太極本身的原理。 “中”只有“發時腰腳認端的”發勁或放勁的一刹那, 才會發生極短瞬間的固定。

太極拳的“中”和人體重心也不是一回事。 人體重心也會隨著動作和用力方式而發生移動, 在格鬥過程中, 雙方都力求打擊對方的重心、同時避免對方找到自己的重心(對“中”的攻擊和躲避也是一樣的)。

不過人體重心的移動範圍和速度是很有限的。 太極拳初級的“中”也會有和人體重心重合和吻合的瞬間, 然而太極拳的“中”之移動範圍和速度, 卻是人們難以想像的。 太極拳生物力學中, 合力點作為“中”的一種, 是可以而且必須能夠感知和直接操縱的, 它可以在身內, 也可以在身外。

在之前“力思維”和“太極拳與條件反射”的拙文裡, 筆者論述過太極拳的力學體系遠遠超出通常的人體力學範圍, 它是在“神意氣化合”的生物場裡利用神意發揮作用的。 人體骨肉關節在其中變成神意氣勁的導體、甚至超導體, 其中的發力點、作用點和力學合力點、交叉點、“力思維”的無數模型等, 多數情況下不是在身體上,

而是在體內外生物場中受到支配的。 太極拳的“中”也不例外。 太極拳的知己知彼都是“意在得中”的, 因為一旦得“中”, 對方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落入陷阱, 從而失控, 因此決定了對方的敗局。

再打一個比方。 比如雙腳站成弓箭步, 不論前後腳承受多少分量,

也不論雙腳各自和彼此如何分虛實, 它們必然構成兩個支點, 也就是構成“雙重”。 大家都知道, 太極拳有“兩條腿如一條腿”之說。 怎麼理解呢?舉個例子再打比方。 雜技團高手騎獨輪自行車時, 坐在車座上, 腳踩腳蹬, 腳下用力是“分陰陽虛實輕重”的, 而和地面接觸、承受共同壓力的, 則是車輪的不斷移動的“一個點”, 這個點在維持總平衡的過程中, 自然是發生不停頓的虛實變化。 在此比喻中, 相對于人車整體, 這個點就是“太極點”。 它不僅使“兩條腿如一條腿”, 而且使“兩隻腳如一個點”。 人車整體運動變化及變化速度, 四肢和軀幹的各部位協調, 人體重心、車身重心、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的對應關係, 都集中並發生在這樣一個靈活機動保持平衡的點之中。
在這裡, 這個點便是“中”。 一旦把這個點撤掉, 人車徹底落空。 少了車座和鋼叉的支撐, 只有獨輪和腳蹬的雜技, 難度又高了。 如果騎在鋼絲上, 變數又多得多了。 猶如大鋼輪雜技, 不論裡面的人採取何種支撐方式, 在地面上運作的依然是一個點。 記得我師父石明說過:“這個東西雜技團的小姑娘都會, 她們只是不知道可以用在武術裡”。 因此雙腳要避免雙重, 我們必須找到統一它們的這樣一個點。 我們還可以聯想到鹿的奔跑, 除了兩次騰空以外(一次是前後腿都展開, 一次是前後腿都往中間收回), 它沒有兩隻腳同時著地的時候, 四隻腳交替點地, 每次只有一隻腳著地。 我們從這裡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啟發, 這也符合拳論中“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之說。嚴格說來,我們打拳、揉手,勁點也不宜同時出現在一個以上的地方。

但是不論輪子還是鹿總歸還是可以放倒的。什麼東西無法放倒?球!但是地面上球還可以滾動,克服距離吧。而如果球漂在水面上,幾乎沒有摩擦力阻礙的情況下,它幾乎原地滾動。大家會說,我們雙腳站在地上打拳揉手,哪裡來的“水上球”?人體當然不是個球,但是力思維掌控的場,就可以是個球。一旦“全身透空”,對神意氣的運動不構成任何障礙,我們就可以利用力思維獲得“水上漂之球”的特質。而此時的“中”就可以出現在球皮的任何一個位置上。當然,到了“無形無象無紛拿”之時,也就無球可言了。大家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這類問題。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這也符合拳論中“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之說。嚴格說來,我們打拳、揉手,勁點也不宜同時出現在一個以上的地方。

但是不論輪子還是鹿總歸還是可以放倒的。什麼東西無法放倒?球!但是地面上球還可以滾動,克服距離吧。而如果球漂在水面上,幾乎沒有摩擦力阻礙的情況下,它幾乎原地滾動。大家會說,我們雙腳站在地上打拳揉手,哪裡來的“水上球”?人體當然不是個球,但是力思維掌控的場,就可以是個球。一旦“全身透空”,對神意氣的運動不構成任何障礙,我們就可以利用力思維獲得“水上漂之球”的特質。而此時的“中”就可以出現在球皮的任何一個位置上。當然,到了“無形無象無紛拿”之時,也就無球可言了。大家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這類問題。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