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中山的生平1

1866年, 已經222歲的大清王朝走過最榮耀、最輝煌的歲月, 正蹣跚著邁進它的遲暮之年, 這一年也是王朝傳至同治皇帝的第5個年頭。 年初, 同治剛剛平定了太平天國康王汪海洋、偕王譚體元率領的太平軍餘部在粵東的反清鬥爭, 勉強維持著王朝最後的威嚴。

1866年11月12日”, “當我達到獨自能夠思考的時候, 在我腦海中首先發生疑問, 就是我自己的境遇問題, 亦即我是否將一輩子在此種境遇不可, 以及怎樣才能脫離這種境遇的問題”。 孫中山一直認為, 中國農民的生活不該長此這樣困苦下去。 中國的兒童應該有鞋穿,

有米飯吃。 由個人經歷推演到對一個民族命運的思考, 正是革命家應有的胸懷。

幼時的孫中山活潑好動。 放風箏、踢毽子、跳田雞、劈甘蔗等都是小孫中山喜歡玩的遊戲。 淘氣的他還常常爬上參天高的大樹取鳥蛋, 用石頭投擲小鳥, 鄉親見他倔強好動,

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石頭仔”。

鄰居有一個專營豆腐業者, 被鄉親稱為“豆腐秀”, 他的兩個兒子都比孫中山大, 常常欺負小孫中山。 有一次, 孫中山忍無可忍, 一直把那兩個孩子攆到豆腐店裡不說, 還拿石頭把人家的豆腐鍋砸破。 自知理虧的“豆腐秀”只是責備了自己的兒子, 孫中山的母親楊太夫人覺得“豆腐秀”生活艱苦, 自願賠償損失。 “豆腐秀”感激不盡, 此後他的兩個兒子再也不欺負別人了。

1875年, 同治皇帝病故, 醇親王之子愛新覺羅·載湉繼位, 改年號光緒, 東、西太后再度垂簾聽政。 這一年, 9歲的孫中山進入村裡的鄉塾讀書。 每次從私塾放學回家, 小孫中山一定幫助家裡做農活。 他還喜歡泅水, “入水如蛙, 村中兒童, 皆不能及”。

村塾設于翠亨村馮氏宗祠, 老師姓王。 那時王先生給孩子們教授《三字經》、《千字文》、《古文評注》、《幼學故事瓊林》以及“四書”、“五經”等。 王先生教書嚴格, 對讀書勤奮、成績突出的孫中山也格外喜歡。

有一天, 正在村塾讀書的孫中山看到一夥海盜光天化日之下入村搶劫一個從美國歸來的華僑的住宅。 全村人和師生們都四散逃跑, 只有孫中山沒有跑, 一直站在那裡冷靜地看著這場野蠻的搶劫。 被搶的華僑看著被洗劫一空的房子, 絕望地哭訴:“我完了, 許多年來我冒了生命危險遠渡重洋, 辛苦積攢的錢, 現在全被強盜搶走了。 如果我留在洋人的地方, 那裡還有政府和法律的保護, 何至如此?回到自己的家園, 反倒沒有保護了……”這位老華僑絕望的聲音,

在小孫中山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他陷入了沉思:“為什麼中國沒有洋人那樣的法律?為什麼這個華僑冒了生命危險掙到誠實的金錢, 洋人允許他帶回來的, 在中國竟得不到法律保護?”這也許是孫中山意欲推翻腐敗的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國家最初的思想動力。

那時, 翠亨村有一個參加過太平軍的老農民叫馮爽觀, 早晚在孫家住屋前的榕樹下乘涼, 常常對孩子講太平天國反清的革命故事。 孫中山每每聽得出神, 對洪秀全很是敬慕, 有一次情不自禁地說:“洪秀全滅了滿清就好了!”這位老兵見孫中山特別愛聽這些故事, 就對他說:“你長大後也當洪秀全吧!”他還讓孩子們稱孫中山為“洪秀全”, 孫中山也以“洪秀全第二”自詡。

在和小朋友玩打仗遊戲時, 孫中山就扮演“洪秀全”, 有的當“太平軍”, 有的當“清兵”, 玩到傍晚時還不回家, 於是家長們都猜測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跟“洪秀全”打仗玩了?可見, 當時村裡的大人們都知道小孫中山“洪秀全第二”的“大名”了。

纏足是中國延續了千百年的陋習, 女子從七八歲開始纏起,腳趾骨被勒斷,不讓腳發育。妹妹孫秋綺自然也免不了這個痛苦。看到妹妹因纏足而一夜一夜輾轉反側,痛苦地呻吟著,孫中山看不下去,他對母親說:妹妹實在太痛苦了,請不要再纏她的腳吧!他又抗議說,中國女子把兩足毀傷實在是毫無道理。雖然他的抗爭並沒有替妹妹改變被纏足的命運,但妹妹孫秋綺生前每每回憶此事,都對哥哥充滿了感激。

孫中山12歲那年,闖蕩檀香山數年的哥哥孫眉回到家鄉。這次孫眉回鄉,一是應父母之命回鄉與同鄉姑娘譚氏結婚,二是準備招一批鄉親們前往檀香山。經過幾年的打拼,孫眉經營的農牧業因成效顯著而受到夏威夷政府的青睞。那時,夏威夷糖業生產發展迅速,急需大批勞力,因而在1878年6月回國前,孫眉得了夏威夷政府的特許狀:“多招華人來檀香山大興墾務。”此時的孫眉不但身帶鉅資,而且閱歷經驗都很豐富,洞悉西方科學文明的優點,與在老家務農的孫眉已判若兩人,大有衣錦還鄉之感,這在翠亨村及附近引起不小轟動。孫眉隨即在家鄉附近設立了移民事務所,與人合股接管一艘航海巨船,作為移民之用。

這一次孫中山也懇請父母同意讓他跟兄長一起去國外闖蕩,但遭到父親堅決反對。在孫達成看來,已有兩個弟弟死在那裡,自己的長子雖然暫時風風光光地回來,但也是為生活所迫、拿著生命冒險,不能讓小兒子再離開家。所以,孫中山只好失望地看著哥哥孫眉帶著招來的100多人離去了。

第二年,孫眉的同事雇到一條約2000噸的英國鐵殼汽船“格蘭諾克”號,到澳門載運中國僑民。孫中山再次向父母提出要求,想搭乘此船去檀香山;經再三懇求,父親終於同意。這年5月2號,孫中山跟著母親,先乘帆船到澳門,再由澳門搭乘英輪赴檀香山,從此踏上他一生事業的起點。13歲的孫中山遠離家鄉,首次奔赴異國。20多天的航程中,他常常獨自佇立在甲板上,久久凝視著浩瀚無邊的大海,第一次走出故土,外部世界的刺激,對孫中山後來從事政治活動也產生很大影響。1896年11月,他給別人的一封信裡還提及此行對自己的影響:13歲隨往夏威仁島,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

三周的海上航行後,孫中山與母親終於到達了檀香山,孫眉在碼頭上迎接他們,此時的孫中山還穿著長衫,頭上盤著辮子,戴著紅頂綢布瓜皮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剛從蒙昧的中國一個被山谷包圍的小村中走出來的少年。這時的夏威夷還是一個君主制國家,叫夏威夷王國(Hawaiian Kingdom)。1894年7月4日,夏威夷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Hawaii)成立,歐瓦胡島上的火奴魯魯為其首府。

對孫中山來說,檀香山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而奇異的色彩。雖然那時的火奴魯魯區域比現在小得多,並處於早期開發的原始狀態,但依然建築整齊、街道清潔,人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剛到這裡的孫中山對郵局印象很深:郵政局是一座有遊廊和欄杆的西式建築,有人告訴他,只要在信封上寫上收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再貼上一張郵票,投進信箱裡,這封信就可以跟著船被送到中國去,而不必要等到好長時間,直到找到回中國的僑民才能帶回去,這可以說是孫中山對現代文明的初次體驗。

然而,最打動的少年孫中山的,是這裡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法治,以及當地人對法律和制度的尊重,孫中山感慨地說:當地人生活狀況是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那裡有法律,正是翠亨村遭海盜劫掠者所說的中國所沒有的法律。孫中山與母親被安置在愛槐鎮的一所住宅中,過了不久,思家心切的楊夫人返回了故土,孫中山被安排在哥哥店中幫忙,孫眉也希望比他小12歲的弟弟能繼承他海外的事業,協理店務。學習記帳、珠算和當地楷奈楷人的方言。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孫中山對呆板的買賣生涯毫無興趣,向哥哥提出上學的想法。孫眉是個極開明的人,雖然只在家鄉讀了四年私塾,僅粗通文義,但他對教育卻很重視,兩年前還曾資助過一位同鄉少年進教會學校就讀,對弟弟的請求欣然應允。

女子從七八歲開始纏起,腳趾骨被勒斷,不讓腳發育。妹妹孫秋綺自然也免不了這個痛苦。看到妹妹因纏足而一夜一夜輾轉反側,痛苦地呻吟著,孫中山看不下去,他對母親說:妹妹實在太痛苦了,請不要再纏她的腳吧!他又抗議說,中國女子把兩足毀傷實在是毫無道理。雖然他的抗爭並沒有替妹妹改變被纏足的命運,但妹妹孫秋綺生前每每回憶此事,都對哥哥充滿了感激。

孫中山12歲那年,闖蕩檀香山數年的哥哥孫眉回到家鄉。這次孫眉回鄉,一是應父母之命回鄉與同鄉姑娘譚氏結婚,二是準備招一批鄉親們前往檀香山。經過幾年的打拼,孫眉經營的農牧業因成效顯著而受到夏威夷政府的青睞。那時,夏威夷糖業生產發展迅速,急需大批勞力,因而在1878年6月回國前,孫眉得了夏威夷政府的特許狀:“多招華人來檀香山大興墾務。”此時的孫眉不但身帶鉅資,而且閱歷經驗都很豐富,洞悉西方科學文明的優點,與在老家務農的孫眉已判若兩人,大有衣錦還鄉之感,這在翠亨村及附近引起不小轟動。孫眉隨即在家鄉附近設立了移民事務所,與人合股接管一艘航海巨船,作為移民之用。

這一次孫中山也懇請父母同意讓他跟兄長一起去國外闖蕩,但遭到父親堅決反對。在孫達成看來,已有兩個弟弟死在那裡,自己的長子雖然暫時風風光光地回來,但也是為生活所迫、拿著生命冒險,不能讓小兒子再離開家。所以,孫中山只好失望地看著哥哥孫眉帶著招來的100多人離去了。

第二年,孫眉的同事雇到一條約2000噸的英國鐵殼汽船“格蘭諾克”號,到澳門載運中國僑民。孫中山再次向父母提出要求,想搭乘此船去檀香山;經再三懇求,父親終於同意。這年5月2號,孫中山跟著母親,先乘帆船到澳門,再由澳門搭乘英輪赴檀香山,從此踏上他一生事業的起點。13歲的孫中山遠離家鄉,首次奔赴異國。20多天的航程中,他常常獨自佇立在甲板上,久久凝視著浩瀚無邊的大海,第一次走出故土,外部世界的刺激,對孫中山後來從事政治活動也產生很大影響。1896年11月,他給別人的一封信裡還提及此行對自己的影響:13歲隨往夏威仁島,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

三周的海上航行後,孫中山與母親終於到達了檀香山,孫眉在碼頭上迎接他們,此時的孫中山還穿著長衫,頭上盤著辮子,戴著紅頂綢布瓜皮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剛從蒙昧的中國一個被山谷包圍的小村中走出來的少年。這時的夏威夷還是一個君主制國家,叫夏威夷王國(Hawaiian Kingdom)。1894年7月4日,夏威夷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Hawaii)成立,歐瓦胡島上的火奴魯魯為其首府。

對孫中山來說,檀香山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而奇異的色彩。雖然那時的火奴魯魯區域比現在小得多,並處於早期開發的原始狀態,但依然建築整齊、街道清潔,人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剛到這裡的孫中山對郵局印象很深:郵政局是一座有遊廊和欄杆的西式建築,有人告訴他,只要在信封上寫上收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再貼上一張郵票,投進信箱裡,這封信就可以跟著船被送到中國去,而不必要等到好長時間,直到找到回中國的僑民才能帶回去,這可以說是孫中山對現代文明的初次體驗。

然而,最打動的少年孫中山的,是這裡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法治,以及當地人對法律和制度的尊重,孫中山感慨地說:當地人生活狀況是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那裡有法律,正是翠亨村遭海盜劫掠者所說的中國所沒有的法律。孫中山與母親被安置在愛槐鎮的一所住宅中,過了不久,思家心切的楊夫人返回了故土,孫中山被安排在哥哥店中幫忙,孫眉也希望比他小12歲的弟弟能繼承他海外的事業,協理店務。學習記帳、珠算和當地楷奈楷人的方言。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孫中山對呆板的買賣生涯毫無興趣,向哥哥提出上學的想法。孫眉是個極開明的人,雖然只在家鄉讀了四年私塾,僅粗通文義,但他對教育卻很重視,兩年前還曾資助過一位同鄉少年進教會學校就讀,對弟弟的請求欣然應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