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朱永華:借4萬還100萬,謹防高利貸衍生“癌變”

作者:朱永華

上海大學生小侯為了緩解手頭緊張, 借款4萬元, 誰知卻在高利貸的層層套路下, 掉入“深淵”— 半年時間, 欠下貸款100多萬!無獨有偶, 在廣東務工的武先生也向記者求助, 其兒子大四期間向多個互金平臺和借款公司借款, 貸款年化利息均超36%, 部分甚至高達2000%以上。 記者多方採訪發現, 學生群體深陷高利貸並非個案。 (3月30日《南方都市報》)

連日來, 涉及高利貸的操作內幕不斷被媒體深挖和披露, 從已經曝光的事實情況看, 完全可以用怵目驚心加以形容, 瘋狂高利貸已不僅僅只是嚴重擾亂正常金融市場秩序這麼簡單,

顯然已經成了危害社會和眾多高校學子家庭穩定和諧的一顆毒瘤, 用“社會難以安寧”這句話來描述並不誇張。

其實,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對於“高利貸”的概念, 其認知還只是局限於港臺或某些傳統影視劇當中, 放貸老闆時而對上門求貸者露出詭異的笑容, 時而對欠債難還的一方面目猙獰, 一聲令下, 如狼似虎的打手們一擁齊上, 對欠債人及其家人、家庭瘋狂實施砍砸恐嚇, 最後扔下一句“再不還錢就如何如何”, 隨即揚長而去。 現實中的高利貸討債方式, 雖然沒有影視劇中這般充滿畫面感和明目張膽, 然所採用的極端方式較之影視劇中的描述, 套路卻顯得更多、更深甚至更毒辣。

按照國家金融政策相關規定,

民間借貸年利率高於36%即為非法高利貸, 高出部分非但不受法律認可, 實施暴力討債更屬違法犯罪行為。 而從金融專業人士所透露的高利貸運作規則中就不難看出,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高利貸放貸者為了規避這一法律條款, 為求貸者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高校大學生, 處處挖坑設套, 而且一環扣一環, 無論求貸多少, 只要一染指高利貸, 幾乎就陷入了永遠償還不清的一個個陷阱。 而“驢打滾”的利率連環疊加甚至讓借貸年利率達到2000%的“天價”, 這實際上就是變相的“丟包詐騙”, 而且遠遠超過“丟包詐騙”的危害後果。

而據業內人士披露, 高利貸不但已經入侵高校, 而且更通過拉人頭和同學介紹等方式呈現蔓延之勢,

如果不採取及時有效的打擊予以遏制和消除, 不排除這一高利貸毒瘤會在大學校園發生“癌變”的可能。 從報導中不難看出, 大學生一旦誤入高利貸陷阱, 輕者學業無成, 重者甚至終身前途被毀, 僅僅借貸4萬元的小侯同學, 半年時間貸款本息就以超過百萬元, 面對非法討債的威脅恐嚇和不間斷的騷擾, 小侯不得不中斷學業四下躲藏, 而類似小侯同學這樣的遭遇顯然更不是個例。

筆者認為, 高利貸不僅是危害和擾亂現代金融秩序的一顆毒瘤, 更是千百年來危害民間甚至讓太多家庭為此家破人亡的始作俑者。 高利貸在我們時下社會殘渣泛起, 雖然存在諸多客觀因素, 但也與正規金融服務存在的某些短板有著密切的關聯。

因此, 除了嚴厲依法打擊非法高利貸和其討債幫兇之外, 完善金融服務體制、機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只有完善正常的金融服務, 讓國家的金融服務更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進步的發展節奏, 高利貸才沒有市場, 實際上這也恰恰印證了一個最淺顯的道理, 國家的、合法的金融服務不能完全佔領市場覆蓋社會, 劣質的、非法的高利貸必然乘機作祟。 金融領域如此, 其他領域同樣也不會例外。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