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石黑一雄 玩“你猜不著”遊戲 文學圈都炸了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石黑一雄獲獎消息傳來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到對世界文學非常熟悉的著名文學批評家、小說家邱華棟。

邱華棟對這位國際主義作家瞭解甚深, 曾寫過一篇非常長的關於石黑一雄的文章《石黑一雄—尋覓舊事的聖手》。 在他看來, “石黑一雄的文風非常風格化,和薩爾曼•拉什迪的那種狂歡、喧嘩、魔幻的印度式風格不一樣,和奈保爾的帶有嘲諷、冷峻和十九世紀狄更斯式小說的密度敘述風格也不一樣,石黑一雄的小說是一種明顯帶有日本文學印記的小說。 他的小說敘述語調從容、淡雅,總是彌漫著一種日本式的哀愁,但是,他分明又是在用英語寫作,因此,他把一種日本式的哀愁和精微的氣質和氣韻,巧妙地帶到了英語文學中,給英語文學增添了特殊的活力。 石黑一雄的英語小說之所以立即引起了英語文壇的注意,和他小說中的日本文化的影響和氣韻,是有很大關係的。
這和哈金的英語小說中的中國元素引起了英語文壇的重視,屬同一個道理。 ”

對於石黑一雄獲得諾獎, 邱華棟的第一感受是, “他還不錯。 挺好的小說家。 我也寫過關于他的萬字評論。

但是這樣的結果, 並不讓人特別興奮。 因為能達到石黑一雄這樣水準的作家, 我認為在世界上得有幾十位。 我現在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誰, 已經不太關心了。 因為在我心中應該得獎的偉大作家, 已經不再人世了。 像義大利的艾柯。 其他人得不得獎, 誰得獎, 已經不太激起我的興趣了。 所以今年我本身就沒有太大期待, 果然, 結果一出來:確實沒有讓我有多大興奮。 ”

著名作家麥家對這屆諾獎的感受:瑞典文學院又玩了一個“你猜不著”。 石黑一雄寫的是一種“笨小說”, 封鎖視角, 打開內心。 印象中他的幾部長篇都是“我視角”, “他世界”, 不斷發現、發問, 步步驚心, 下棋一樣。 但讀者不驚, 讀者是旁觀者清。

著名散文家蔣藍在石黑一雄獲獎消息傳來之後,

迅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很神秘, “因為你永遠也無法推測誰能獲得提拔與青睞。 它們不惜出人預料, 不然就不能萬人矚目。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石黑一雄, 漢語讀者對此並不陌生, 足以發現中國的文學翻譯界, 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而且, 關於他的論文, 中國學者就寫了不少。 在我看來, 今年授予石黑一雄, 起碼比去年(頒給鮑勃狄倫)靠譜得多。 ”

在著名學者、作家止庵讀過多部石黑一雄的作品, 其中《長日留痕》《無可慰藉》《上海孤兒》《別讓我走》等“我都喜歡。 可以說個總的印象:大概是日本血統的關係,石黑一雄筆下每每特別細膩;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又表現為一種柔情,這又是其有別于日本作家的地方了。”

小說家、詩人蔣一談發表了這樣一番他的看法,“2013年,門羅獲諾獎後,她的短篇小說其實並沒有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和大學教育領域引起足夠多的重視。不重視即是輕視。”今年,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在他看來,這“標誌著一位跨越20世紀和21世紀的現代小說大師的誕生。石黑一雄有三個顯著的才華:其一,他能創造出不同代際的文學主人公,寫作心態層面豐富。其二,他筆下的小說世界和他本人的生活經歷,沒有多少實際聯繫,他沒有故鄉意識的束縛,一直遵循著世界即離散、我手寫他心的人生和藝術理念。他把自己隱藏在人物和作品背後。其三,他的長篇小說字數不多,人物很少,卻以人物內心深處的微妙呈現,取代了傳統長篇小說對故事情節的依賴。門羅和石黑一雄,都是文學情緒大師,在意人物真切的精神世界,不追求故事情節的複雜性和可讀性。早一步研究透門羅和石黑一雄,中國21世紀的寫作者才能離世界最好的文學更近一步。”

成都的80後雯雯是一位對西方文學非常熟悉的資深讀者和書評人,她閱讀過石黑一雄的多部作品。還專門寫過一篇關於他的書評。在雯雯看來,從讀者和文學愛好者的角度,以“國際主義作家”自稱的石黑一雄,無論是其國際主義的視野,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是文字的細膩優美,文本的創新,都值得讀者閱讀。但她依然對石黑一雄獲得2017諾貝爾文學獎感到“蠻意外”,“之前頒了兩年給非虛構啊、歌詞詩歌這些,今年終於回歸文學的敘事傳統,我以為會是更大師級別的作家獲獎。比如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她今年有新作出版,而且著作等身,在博彩網站上的賠率榜上也一直靠前。”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比往年提前了一周,正趕上“十一”假期,而且還是罕見的超“十一”假期,所以各電商、出版機構準備不多。直到10月5日下午,當當、京東、亞馬遜、天貓圖書等各電商頁面中,也沒有諾貝爾文學獎的專題頁面。

可以說個總的印象:大概是日本血統的關係,石黑一雄筆下每每特別細膩;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又表現為一種柔情,這又是其有別于日本作家的地方了。”

小說家、詩人蔣一談發表了這樣一番他的看法,“2013年,門羅獲諾獎後,她的短篇小說其實並沒有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和大學教育領域引起足夠多的重視。不重視即是輕視。”今年,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在他看來,這“標誌著一位跨越20世紀和21世紀的現代小說大師的誕生。石黑一雄有三個顯著的才華:其一,他能創造出不同代際的文學主人公,寫作心態層面豐富。其二,他筆下的小說世界和他本人的生活經歷,沒有多少實際聯繫,他沒有故鄉意識的束縛,一直遵循著世界即離散、我手寫他心的人生和藝術理念。他把自己隱藏在人物和作品背後。其三,他的長篇小說字數不多,人物很少,卻以人物內心深處的微妙呈現,取代了傳統長篇小說對故事情節的依賴。門羅和石黑一雄,都是文學情緒大師,在意人物真切的精神世界,不追求故事情節的複雜性和可讀性。早一步研究透門羅和石黑一雄,中國21世紀的寫作者才能離世界最好的文學更近一步。”

成都的80後雯雯是一位對西方文學非常熟悉的資深讀者和書評人,她閱讀過石黑一雄的多部作品。還專門寫過一篇關於他的書評。在雯雯看來,從讀者和文學愛好者的角度,以“國際主義作家”自稱的石黑一雄,無論是其國際主義的視野,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是文字的細膩優美,文本的創新,都值得讀者閱讀。但她依然對石黑一雄獲得2017諾貝爾文學獎感到“蠻意外”,“之前頒了兩年給非虛構啊、歌詞詩歌這些,今年終於回歸文學的敘事傳統,我以為會是更大師級別的作家獲獎。比如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她今年有新作出版,而且著作等身,在博彩網站上的賠率榜上也一直靠前。”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比往年提前了一周,正趕上“十一”假期,而且還是罕見的超“十一”假期,所以各電商、出版機構準備不多。直到10月5日下午,當當、京東、亞馬遜、天貓圖書等各電商頁面中,也沒有諾貝爾文學獎的專題頁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