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對抗是沒有出路的——《傷寒論》給我的奇葩啟示(五)

文:胡胡

忘記了在哪兒聽過一個故事:一隻老鼠跑進了家裡, 這家人把門窗關死, 誓將老鼠拿下!“小樣兒, 敢竄到我家裡, 看我怎麼收拾你!”, 一家人拿著掃把、墩布、臉盆在家裡開始追殺老鼠。 老鼠一會兒床底, 一會兒牆角, 一會兒廚房, 一會兒客廳, 折騰大半天, 老鼠終於被弄死了, 但混戰中犧牲了一個檯燈, 一個瓷器, 一盆花, 主人還碰傷了膝蓋, 疼了好幾天。

為什麼想起這個故事?是因為最近有幾個朋友從外地來上海求醫問藥, 我陪他們去看醫生。 聊起他們看病的經歷, 真的是苦不堪言。 生了病, 先是到當地最好的醫院;久治不愈, 改求中醫, 依然療效甚微;然後到省城, 到北京, 找專家找名醫, 折騰良久, 舊病未愈, 新病又來。 花錢花時間倒是其次, 人還遭受著病痛的折磨, 痛苦而無奈, 令人同情。 翻出厚厚的病歷, 看他們過往的治療手段, 基本與上文故事裡的“捉老鼠”類似。

遺憾的是, 他們的“老鼠”還在折磨他們。

為了方便說理, 我們可以簡單地做個比喻:你我的身體好比是自己的家, 疾病好比是那只老鼠。 當疾病侵入我們的身體, 以腫瘤、結石、炎症、淤血等症狀顯現時, 許多醫院和醫生的對治手段就和故事裡對付那只闖入家中的老鼠一樣:追殺!你跑到哪裡我追到哪裡, 目的就是要幹掉你!把身體變成戰場, 結果常常是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 “敵人”被消滅了, 身體也受損了, 如同老鼠被弄死, 家裡的傢俱、陳設、家人也受了傷害一樣。 很多時候, 還會有殺敵八百, 自損一千的情況發生, 得不償失。 以前就聽說過有人在家裡放了老鼠夾, 結果不慎把小孩的手指夾斷, 以及滅鼠藥毒死家禽的事故發生。

其實, 對於闖進家裡的老鼠, 可以有另一種方案:把門窗全部打開, 給它一條出路, 讓它離開家裡即可。

治病也是同理。 我們所有的疾病, 不管是腫瘤也好, 結石也好, 囊腫也好, 疼痛也好, 等等等等, 都可以看作是闖入我們身體的“不速之客”。 如果我們按照對抗的思路,

和疾病展開對抗, 等於是把身體變成戰場, 展開一場廝殺。 在這樣的對抗思路下, 自然會採用“殺死病毒”, “消除炎症”, “止血退燒”, “開刀手術”, “放療化療”等等激烈的手段, 人體成為“戰場”, 人體自然會受到損傷。 傷及無辜, 乃至“敵人”勝出的事情也會時有發生。 比如, 許多病菌在患者反復使用某些藥物後會產生抗藥性, 消炎藥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 開刀手術後病位轉移, 放化療導致患者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等等, 在臨床上時有發生。

在學習《傷寒論》的過程中, 我經常體會到古人“不對抗”、“順勢而為”的治病理念。 對於疾病或病症這只本不應該闖入家裡(人體)的“老鼠”, 其理念是不對抗, 給老鼠(疾病)一條出路, 讓它不要呆在本不屬於它的地方。

和諧社會, 皆大歡喜。

給老鼠一條出路, 讓它自己離開, 家裡避免了一場戰爭, 以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 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對於疾病, 這個思路也同樣有效。

比如惡性腫瘤, 對於這只闖入我們身體的“老鼠”, 依據中醫的理路, 是完全可以有辦法打開一條通路, 請它離開的。我們用抗癌藥對付癌細胞、用放化療殺癌細胞,用開刀手術切除腫瘤,無異於在家裡追殺那只老鼠。老鼠也是很狡猾的,弄死它,主人付出的代價往往出乎意料。事實上,許多對抗式治療癌症的治療手段,最後都出現了患者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受損、脫髮、乏力、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癌細胞擴散、腫瘤轉移等現象,導致患者人財兩空。這的確值得反思。

《傷寒論》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其哲學理念是一以貫之的至簡之法:人體的所有疾病,都是人體這個小生態中產生了不該產生的東西,如同那只本不該進入家中的老鼠。疾病的排除,第一是需要能量,第二是需要通道。所有的疾病,無一不是人體在能量上發生偏差或通道上出現阻滯。對於那只老鼠,只要把離它最近的通道敞開,或許只要跺一下腳的力量就能讓它離去。而對於癌症這樣的大病,也無非是身體淤積的各種毒素由於能量不足(免疫力低下)以及身體的瘀堵而無法去除,最終以癌變的形態呈現而已。今年,我有幸跟隨師友見證了多例以這個思路治療癌症患者的案例,效果都非常令人驚喜,顛覆了我原有的認知。

在治療妻子多年的濕疹過程中,我也是照此辦理,沒有按“打老鼠”的路子追著濕疹的“發病部位”跑,而是按老師所授的理路,“平衡能量”、“開啟通道”,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有一種說法:疾病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是對我們自身身體危機的一種警報,我們應該善待它,與它和諧相處,而不是與它對抗和鬥爭。

學習《傷寒論》,我一次次驗證了這個理念,真實不虛!

西醫的對抗治療方法雖然有它的特點和作用,但是很明顯,許多事實都表明不對抗的治療方式很多時候是更有效、更根本的。然而我們不得不再進一步思考導致這個現象的深層原因:同樣是治病,為什麼中醫和西醫選擇的方向如此不同?

西方的哲學從物、我二元對立開始,而後發展出各種學科,導致西醫也逃不出這個思維的限制,在治療上選擇了“對抗”的方式。東方的哲學從“天、地、人”一體開始,將人體和外界都視作一個統一的整體,衍生到中醫上,自然就有了“不對抗”的路徑。

而東西方哲學的起源又為何差異如此懸殊呢?歸根到底,還是在於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的理解和認知層次不一樣:我們的生命,到底應該是和外在對立,還是應該與天地一體?

醫學原理的源頭,恐怕只有像東方文化一樣,進一步探索到生命本質才能看見真正的精華了。古時的良醫們,都在這條終極的道路上探索過、求證過,才確信無疑地給我們留下了“不對抗”的思路。所以作為《傷寒論》的一個學習者,在獲益良多的同時,我要感謝他們,也要感謝那些用畢生精力去探索生命源頭的先賢們。

請它離開的。我們用抗癌藥對付癌細胞、用放化療殺癌細胞,用開刀手術切除腫瘤,無異於在家裡追殺那只老鼠。老鼠也是很狡猾的,弄死它,主人付出的代價往往出乎意料。事實上,許多對抗式治療癌症的治療手段,最後都出現了患者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受損、脫髮、乏力、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癌細胞擴散、腫瘤轉移等現象,導致患者人財兩空。這的確值得反思。

《傷寒論》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其哲學理念是一以貫之的至簡之法:人體的所有疾病,都是人體這個小生態中產生了不該產生的東西,如同那只本不該進入家中的老鼠。疾病的排除,第一是需要能量,第二是需要通道。所有的疾病,無一不是人體在能量上發生偏差或通道上出現阻滯。對於那只老鼠,只要把離它最近的通道敞開,或許只要跺一下腳的力量就能讓它離去。而對於癌症這樣的大病,也無非是身體淤積的各種毒素由於能量不足(免疫力低下)以及身體的瘀堵而無法去除,最終以癌變的形態呈現而已。今年,我有幸跟隨師友見證了多例以這個思路治療癌症患者的案例,效果都非常令人驚喜,顛覆了我原有的認知。

在治療妻子多年的濕疹過程中,我也是照此辦理,沒有按“打老鼠”的路子追著濕疹的“發病部位”跑,而是按老師所授的理路,“平衡能量”、“開啟通道”,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有一種說法:疾病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是對我們自身身體危機的一種警報,我們應該善待它,與它和諧相處,而不是與它對抗和鬥爭。

學習《傷寒論》,我一次次驗證了這個理念,真實不虛!

西醫的對抗治療方法雖然有它的特點和作用,但是很明顯,許多事實都表明不對抗的治療方式很多時候是更有效、更根本的。然而我們不得不再進一步思考導致這個現象的深層原因:同樣是治病,為什麼中醫和西醫選擇的方向如此不同?

西方的哲學從物、我二元對立開始,而後發展出各種學科,導致西醫也逃不出這個思維的限制,在治療上選擇了“對抗”的方式。東方的哲學從“天、地、人”一體開始,將人體和外界都視作一個統一的整體,衍生到中醫上,自然就有了“不對抗”的路徑。

而東西方哲學的起源又為何差異如此懸殊呢?歸根到底,還是在於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的理解和認知層次不一樣:我們的生命,到底應該是和外在對立,還是應該與天地一體?

醫學原理的源頭,恐怕只有像東方文化一樣,進一步探索到生命本質才能看見真正的精華了。古時的良醫們,都在這條終極的道路上探索過、求證過,才確信無疑地給我們留下了“不對抗”的思路。所以作為《傷寒論》的一個學習者,在獲益良多的同時,我要感謝他們,也要感謝那些用畢生精力去探索生命源頭的先賢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