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手把手教你看懂寶寶化驗單

寶寶生病去醫院大多少不了驗血這一步, 看到上上下下的箭頭相信很多媽媽一邊暈菜, 一邊著急忙慌地擔心寶寶是不是什麼大問題。 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講, 一張化驗單拿在手上哪些是關鍵指標。 講解之前給大家附上一張化驗單, 大家可以認真對照。

醫生關注的重要指標點有下面這些:

1、白細胞

縮寫為“WBC”, 如果寶寶存在感染, 那麼白細胞是血常規化驗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數值分佈區間如下:①剛出生小嬰兒的白細胞數值可高達20×10^9/L, 出生後數小時還會逐漸升高。 ②24小時數值達到最高峰, 2周左右時數值維持在12×10^9/L, 此數值水準會一直維持到1歲。 ③學齡期(6周歲以上)數值為8×10^9/L左右, ④成人時數值水準為7×10^9/L。

為了直觀起見, 小編用數學等式闡述各種細胞之間的關係:白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縮寫為“L”), 其中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縮寫為“E”)+嗜鹼性粒細胞(縮寫為“B”)等。

其中, 兒科醫生最關注的是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比值。 該比值不同年齡階段是不一樣的。 比如:①嬰兒剛出生至第四天,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高於淋巴細胞。 ②嬰兒出生後4-6天時, 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比例基本一致。 ③出生後至4歲以前, 淋巴細胞的比例高於中性粒細胞。 ④4至6歲,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和淋巴細胞百分比又會出現再次相同的情況。 ⑤6歲以後中性粒細胞會高於淋巴細胞比值。

白細胞的數值和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通常是醫生們借助判斷感染的性質的途徑。 如果存在細菌感染, 患兒白細胞會升高, 中性粒細胞的比值會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30×10^9/L, 並且抗感染治療後沒有下降, 要進一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

2、血紅蛋白

縮寫為“Hb/HGB”, 俗稱“血色素”。 血紅蛋白是反映寶寶是否貧血的重要指標, 新生兒血紅蛋白數值為170g/L, , 2-3個月時低於110g/L(要注意的是早產兒下降更為明顯, 可下降至70-90g/L, 這種情況稱為生理性貧血)。 3個月以後維持在110g/L以上, 12歲時達到成人水準。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貧血呢?標準為:嬰兒出生10天內新生兒血紅蛋白低於145g/L, ,10天至90天嬰兒血紅蛋白低於100g/L, 90天至六周歲寶寶血紅蛋白低於110g/L, 6周歲至14周歲血紅蛋白低於120g/L。

3、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成分, 縮寫為“PLT”, 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 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 在機體正常止血過程中, 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血小板偏低會導致血液無法正常凝固。 兒童血小板的正常範圍是100-400^9/L, 當血小板低時, 需要考慮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偏高需警惕感染或者川崎病。

4、超敏C反應蛋白

如果超敏C反應蛋白(俗稱CRP)異常, 一般考慮炎症可能。 當CRP升高時需要考慮細菌感染, 此外應激、免疫反應也會引起CRP升高。 C反應蛋白的正常值為≤8mg/L, 由於各地採用的實驗方法不同, 參考值各異, 所以還是聽從醫生診斷。

聲明: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