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金周|四九城裡曾經有河?沒錯!

來了您呐(點上方) 裡面請~

您知道嗎?咱北京有六片“海”!

哪六片?當然是前海、後海、南海、西海、北海、中海……

“海”怎麼來?

北京城中的“海”取自元代, 就是蒙語中的海(有湖泊之意)的意思。 《宸垣識略》記:“北人凡水之積者, 輒目為海, 如寶坻之七裡海, 昌平北之四海冶是也。 ”、“禁城中外海, 即古燕市積水潭也。 ”由此“海”的名稱沿用於今。

但是, “海”怎麼來的呢?

北京人都知道北京郊外的永定河。 早在商、周時期, 永定河主流從現在清河、溫榆河方向幾次改道;經西漢、東漢等時期, 包括如今紫竹院、什刹海、壩河、今三海、天壇東等都曾是它的故道。

而故道上留下了不少“水窪”, 包括如今什刹海、北海、中海的水域, 後來源自高粱河的瀦水, 這裡形成了大片水域。

明代時, 這大片水域逐漸萎縮成六個相連的小湖, 湖間以橋相隔, 北起積水潭, 南至西長安街北側, 總面積約1800畝(合1.2平方公里)。 以皇城北牆(今北海北門一線)為界,

分為皇城外西北的西海、後海、前海(外三海);和皇城內的北海、中海、南海(內三海)。

外三海

今天的積水潭附近

金代時白蓮潭(包含但不限於今積水潭一帶)水域已經開始有了漕運。 元代為擴充漕運, 水利專家郭守敬一方面引西北郊外幾條河的水,

途徑今昆明湖入積水潭(包含但不限於今積水潭一帶), 另一方面開挖通州大運河並打通至此的河道, 由此經通惠河漕運的物資和糧食可直達積水潭的碼頭。 有了漕運, 這一帶逐漸成為繁華商業區。 當時北端城牆下的鐵欞閘為積水潭的入水口, 再從出水口經過後海流入前海。

明代因為擴建宮城, 積水潭逐漸失去了漕運功能, 同時因為中都南移, 積水潭部分水面被隔在了城外。 德勝門附近的德勝橋將城內水面一分為二, 橋西是積水潭(西海);橋東是什刹海(什刹海的名字由此時而來)。

如今已經是石橋的銀錠橋

後來有了銀錠橋, 將什刹海一分為二, 橋西稱什刹海後海(簡稱後海);橋東稱什刹海前海(簡稱前海), 這樣就有了外三海。 早年前海東側與南側有兩條水道:一條過地安門橋經皇城根故道向南匯入玉河;一條再分支:一支經景山西側入筒子河(進故宮);另一支則入內三海。

清代隨著人口的增加, 這片水系進一步縮小成長條瘦窄的水面。 民國時期六海變得殘破污穢, 成為一潭死水, 部分相鄰的支系因乾涸而填平。

外三海美景

今天的什刹海

外三海最有名的盛景當屬後海銀錠橋。明代建成的銀錠橋形如銀錠,因此得名。當時這裡是京城內惟一能看到西山的地方,從橋上沿後海南岸向西遠眺:藍天、青山、綠水,美不勝收,因此有了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解放後因城市建設,難以再從銀錠橋眺望西山,而銀錠橋複建後也變成了石拱橋,不過仍保留了早先的名字。

什刹海一直是賞荷的好地方之一

什刹海附近另一個盛景是荷花市場。前海自古就盛產荷花,舊時就是人們夏季消夏祛暑、冬季滑冰戲水的好去處。另外什刹海周邊有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醇親王府、恭親王府及花園、慶王府、廣化寺、火德真君廟(火神廟)、輔仁大學等。相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曾在什刹海居住過,而恭王府和羅王府(阿拉善塔王府)正是《紅樓夢》裡榮、寧二府的原型。

還有積水潭鐵欞閘邊原本有鎮水觀音庵,後稱“匯通祠”,20世紀初因修建北京的環城鐵路而拆除,複建後改成郭守敬紀念館。

內三海

與開放的外三海不同,內三海自遼金至元明清就是皇家苑囿。

遼金時期這裡是離宮;到了元代,將湖水圈入皇城稱為“太液池”,並分為南北兩部分,以橋相連。明朝時改為石橋,兩端各建牌樓,題額“金鼇”、“玉蝀”,故稱“金鼇玉蝀橋”。石橋中洞南向石刻額曰“銀潢作界”;北向石刻額曰“紫海迴瀾”。

1900年前後,金鼇玉蝀橋東的“玉蝀”牌樓,東邊為北海團城。

1870年前後,金鼇玉蝀橋西的“金鼇”牌樓(西側)。

清朝時石橋以北改稱“北海”,以南稱為“中南海”。解放後,為疏導交通對“金鼇玉蝀橋”進行整修和改建,拆除了牌樓,加寬了橋面,成了現在的北海大橋。

上世紀90年代的北海大橋(中海一側)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總稱,明代在中海的南邊開闢了南海(南海也是六海中唯一的人工湖),中間島嶼瀛台四周環水,僅與北岸以橋相通。明清時一直是皇帝們宴游、避暑、理政的地方;民國初年袁世凱也將總統府設在中南海;上世紀20年代這裡一度被開闢為公園;解放後又成為國務院辦公地。

中南海的正門原本是西華門,民國初年,袁世凱將總統府設在中南海,把南海南邊的寶月樓改建為總統府大門,稱新華門,從此這裡成了中南海正門。

內三海美景

北海瓊華島

北海總面積1063畝,水面近600畝,有瓊島白塔、九龍壁、五龍亭、團城等名勝古跡。早年燕京八景之一“瓊島春陰”就是指這兒。如今已被辟為公園的北海,依然是北京人夏天賞荷、划船的最愛去處。除了風景優美,這裡也是歷史的見證:瓊華島的艮岳遺石是金代文物;北海旁的團建於明代;加上樹齡八九百年的蒼松翠柏……北海成為保留最為完整的皇家園林。

南海一側,對面為中海,遠處為北海

中南海占地1500畝,水面約占一半,金代時名為太液池,又名西華潭。因此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風”便以此命名。站在中海的建築水雲榭四望:遠處碧波千頃,近處荷花映日,北面是北海的瓊島白塔,南面遙望瀛台;東岸是萬善殿、千聖殿;西岸綠蔭叢中掩映著金碧輝煌的紫光閣;美不勝收。這裡至今刻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太液秋風”四個字。

今兒咱們聊了京城這“六海”,初秋正是京城景色最美時,您最想去看哪片“海”呢?

今天的什刹海

外三海最有名的盛景當屬後海銀錠橋。明代建成的銀錠橋形如銀錠,因此得名。當時這裡是京城內惟一能看到西山的地方,從橋上沿後海南岸向西遠眺:藍天、青山、綠水,美不勝收,因此有了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解放後因城市建設,難以再從銀錠橋眺望西山,而銀錠橋複建後也變成了石拱橋,不過仍保留了早先的名字。

什刹海一直是賞荷的好地方之一

什刹海附近另一個盛景是荷花市場。前海自古就盛產荷花,舊時就是人們夏季消夏祛暑、冬季滑冰戲水的好去處。另外什刹海周邊有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醇親王府、恭親王府及花園、慶王府、廣化寺、火德真君廟(火神廟)、輔仁大學等。相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曾在什刹海居住過,而恭王府和羅王府(阿拉善塔王府)正是《紅樓夢》裡榮、寧二府的原型。

還有積水潭鐵欞閘邊原本有鎮水觀音庵,後稱“匯通祠”,20世紀初因修建北京的環城鐵路而拆除,複建後改成郭守敬紀念館。

內三海

與開放的外三海不同,內三海自遼金至元明清就是皇家苑囿。

遼金時期這裡是離宮;到了元代,將湖水圈入皇城稱為“太液池”,並分為南北兩部分,以橋相連。明朝時改為石橋,兩端各建牌樓,題額“金鼇”、“玉蝀”,故稱“金鼇玉蝀橋”。石橋中洞南向石刻額曰“銀潢作界”;北向石刻額曰“紫海迴瀾”。

1900年前後,金鼇玉蝀橋東的“玉蝀”牌樓,東邊為北海團城。

1870年前後,金鼇玉蝀橋西的“金鼇”牌樓(西側)。

清朝時石橋以北改稱“北海”,以南稱為“中南海”。解放後,為疏導交通對“金鼇玉蝀橋”進行整修和改建,拆除了牌樓,加寬了橋面,成了現在的北海大橋。

上世紀90年代的北海大橋(中海一側)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總稱,明代在中海的南邊開闢了南海(南海也是六海中唯一的人工湖),中間島嶼瀛台四周環水,僅與北岸以橋相通。明清時一直是皇帝們宴游、避暑、理政的地方;民國初年袁世凱也將總統府設在中南海;上世紀20年代這裡一度被開闢為公園;解放後又成為國務院辦公地。

中南海的正門原本是西華門,民國初年,袁世凱將總統府設在中南海,把南海南邊的寶月樓改建為總統府大門,稱新華門,從此這裡成了中南海正門。

內三海美景

北海瓊華島

北海總面積1063畝,水面近600畝,有瓊島白塔、九龍壁、五龍亭、團城等名勝古跡。早年燕京八景之一“瓊島春陰”就是指這兒。如今已被辟為公園的北海,依然是北京人夏天賞荷、划船的最愛去處。除了風景優美,這裡也是歷史的見證:瓊華島的艮岳遺石是金代文物;北海旁的團建於明代;加上樹齡八九百年的蒼松翠柏……北海成為保留最為完整的皇家園林。

南海一側,對面為中海,遠處為北海

中南海占地1500畝,水面約占一半,金代時名為太液池,又名西華潭。因此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風”便以此命名。站在中海的建築水雲榭四望:遠處碧波千頃,近處荷花映日,北面是北海的瓊島白塔,南面遙望瀛台;東岸是萬善殿、千聖殿;西岸綠蔭叢中掩映著金碧輝煌的紫光閣;美不勝收。這裡至今刻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太液秋風”四個字。

今兒咱們聊了京城這“六海”,初秋正是京城景色最美時,您最想去看哪片“海”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