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傾聽墨石驛古老的傳說,醉倒在“女兒紅”的醇香裡!

國慶、中秋兩節之際, 筆者來到相傳已久的墨石驛, 被這裡綿延環抱的群山、瀑布的婀娜曼妙和酒鄉人的淳樸折服, 久久的不能釋懷。

白龍的傳說

相傳, 在很久以前, 一位老人買了7斤油, 備上乾糧, 點了燈從龍洞口進入, 沿著洞往裡走, 只見洞內河道兩岸垂柳青青, 枝葉茂盛。 走了3天3夜後, 老人坐在一根木頭上抽旱煙, 用煙火在木頭上灼了一下, 木頭突然動了起來, 變成一條龍身, 受到驚嚇的老人立即往回跑, 並隨手折了一根柳條, 柳條剛到手, 原本平靜的水面突然暴漲, 白龍游在水面向他追過來, 老人將手中的柳條摘了一些朝白龍丟去, 奇怪的是每一次柳條丟過去的時候, 水都會退去一些, 直到老人手裡剩下最後一片柳葉的時候, 水慢慢平靜下來, 白龍也不再追逐他了, 老人握著手中的那片柳葉跑出洞口, 拿出一看, 手裡的柳葉居然變成了金子。

後來, 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 當地群眾紛紛前去龍洞灣祭拜白龍, 祈求五穀豐登、風調水順。

初見墨石驛真容

墨石驛, 就是今天的墨翰, 1962年更名為墨翰鄉。 位於地處昭陽、大關、永善三縣六鄉交界處, 境內陰湖、溶洞無處不在, 四周岩石烏黑如墨, 風景怡人,

是清順治年間滇東北通往四川筠連、宜賓等地的必經驛站。 在墨翰鄉鎮駐地的正上方, 有一座大山叫獅子岩, 也是白龍的龍頭所在, 長年喜鵲成群, 白鷺水鳥結隊, 流連忘返, 故稱墨石驛。 入川提貨的商客都不忘在墨翰小酌兩杯, 留宿一晚, 享受墨石驛的獨特風情, 也討個喜上眉梢的好彩頭, 古驛道和酒鄉文化也相傳至今。

“清山綠水琪花豔, 玉液奔瀉鐵石間”。 墨石驛的美, 美在山俊, 美在水清, 美在天藍, 美在地綠。 墨石驛的山, 山峰陡峭雄偉, 奇俊無比, 驅車而行, 四周環山, 看不到天邊。 墨翰的水“照可以影, 掬可以飲”, 清澈見底, 近有柏林瀑布、黑岩瀑布和大寨小溝瀑布, 柏林瀑撒珠拋玉, 聲韻清脆, 大寨瀑層層疊翠, 幽峽如畫。 當地人說, 最美的瀑布要數坪河“彩虹瀑布”仙境, 水從天上來。 山峰拔地而起, 水從山頂噴湧而出, 瀑布從林間的萬丈懸崖傾瀉而下, 聯通雲端。 秋後雲霧縈繞, 溫柔美麗, 若隱若現, 夢幻而神秘。

一個總面積161平方公里的鄉鎮, 全鄉10個村179個村民小組, 居住著漢、苗、彝、白4種民族。 境內優質的龍洞水源, 鄉內出名的煮酒作坊有好幾十家, 高山立體氣候適宜發展林木、中藥材和畜牧業, 豐富水資源和獨特的地理落差蘊藏著電能裝機容量20萬千瓦, 是永善縣的中小型水電能源基地中心。 近年來, 隨著西部大開發, 墨翰鄉“築巢引鳳”, 實施上小河流域梯級開發計畫,建設了高橋、柏香林和箐林電站,裝機逾15萬千瓦,年產值達1.15億元,稅收2000多萬元,成為盛名的“水電明珠”和“釀酒之鄉”。

傳承煮酒古老工藝

好水好米釀好酒,墨石驛酒取龍洞泉水為水源,水質純淨,清澈、甘甜,含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化驗成分與山西汾酒水質相近,是釀酒的優質水源。位於五蓮峰山脈後背的龍洞灣,植被繁茂,白龍洞龍頭延至墨翰鄉集鎮,灑漁河與幹溪河彙聚,蜿蜒靈動。

說起釀酒,蔣澤平說是受父輩和兄弟煮酒的影響。與他一起合夥的易順永15歲就在江蘇、內蒙等地打過工,由於父親病重回家,加上89歲的伯父無人照顧,就選擇在家和蔣澤平等三個人一起發展,流轉了1000畝土地種烏天麻,為擴大規模,又集資建成3000平方米的天澤酒坊,每天出可以出酒1000餘斤,養殖場年可出欄600頭生豬,形成了占地逾萬平米的大型養殖工業園。

酒坊取名天澤酒坊,寓意上天恩澤,大自然饋贈。酒坊選用東北玉米、優質高粱等作為釀酒原料,採用秘方酒麴烤酒釀制,酒清香純正、入口綿柔,風味獨具一格。走進酒廠大門,57度的千斤高粱、燕麥、包穀酒罈擺滿了整個大廳,轉個小角就到釀酒廠房。酒坊的煮酒師李忠華是永善縣第一批瀘州進修的釀酒師廖開明手手相傳的弟子,把四川釀酒工藝與墨翰傳統工藝相結合,獨創了自己的釀酒秘方,就地選材,研製出了新型板栗香酒,口感極好,供不應求,遠銷昆明、廣州、浙江等地,解決了菁林村3萬餘斤板栗滯銷的難題。

酒坊裡的4口方石天鍋,48口發酵池裡放滿了酒料,整齊的堆放著數百個大小不一的裝酒土罐。新鮮的酒從竹筒中緩緩流出,陣陣純香撲鼻,旁邊師傅們將酒糟從甑子鏟出,蒸汽上來,一會兒就大汗淋漓。

九月九邀你洞藏 “女兒紅”

好酒要醇化,醇化在洞藏。天澤酒坊將酒釀出來後,藏于龍洞灣天然的溶洞。

在煮酒人易順永和蔣澤平的帶領下,從菁林村野雞慶村民小組出發,不到400米就到白龍洞穴。老遠的在洞口就聽到嘩嘩的流水聲,沿著洞口往裡走,億萬年的沉積,石鐘乳從洞頂長到兩三米,有的長得更高。雨季之後,很多小水珠從乳尖一滴滴下來,洞裡顯得非常潮濕,洞中溫度常年四季都保持在10度左右,十分涼快,是天然不可多得的白酒土壇洞藏絕境。

“在洞裡存放1年相當於洞外存放3年的效果,溶洞的環境對白酒品質的昇華十分有利,酒的雜質釋放更加完全,口味更加醇厚。”在白酒界,專家一致認為天然溶洞內常年恒溫,空氣中微生物種類豐富,對原酒的保存和後天的老熟、生香,具有獨特的作用。蔣澤平說,洞裡最多可以洞藏60萬斤左右的白酒。

除此之外,筆者查閱了一下典籍,洞藏酒在經過山洞的貯藏之後健胃養身,去除了白酒本身帶有的辛辣和刺激性氣味。喝山洞裡藏過的酒,能刺激胃液唾液分泌,不僅不會口幹上頭,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而且對睡眠也很有用。

秋風送爽,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但墨石驛有問候,有美酒,12萬斤分藏在天然溶洞中傳統工藝釀造的包穀酒、高粱酒、燕麥酒等著你,等你為家人、為朋友、為親人來墨石驛認領屬於你的“女兒紅”。

九月初九,我在墨石驛等著你。

文圖|田明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

實施上小河流域梯級開發計畫,建設了高橋、柏香林和箐林電站,裝機逾15萬千瓦,年產值達1.15億元,稅收2000多萬元,成為盛名的“水電明珠”和“釀酒之鄉”。

傳承煮酒古老工藝

好水好米釀好酒,墨石驛酒取龍洞泉水為水源,水質純淨,清澈、甘甜,含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化驗成分與山西汾酒水質相近,是釀酒的優質水源。位於五蓮峰山脈後背的龍洞灣,植被繁茂,白龍洞龍頭延至墨翰鄉集鎮,灑漁河與幹溪河彙聚,蜿蜒靈動。

說起釀酒,蔣澤平說是受父輩和兄弟煮酒的影響。與他一起合夥的易順永15歲就在江蘇、內蒙等地打過工,由於父親病重回家,加上89歲的伯父無人照顧,就選擇在家和蔣澤平等三個人一起發展,流轉了1000畝土地種烏天麻,為擴大規模,又集資建成3000平方米的天澤酒坊,每天出可以出酒1000餘斤,養殖場年可出欄600頭生豬,形成了占地逾萬平米的大型養殖工業園。

酒坊取名天澤酒坊,寓意上天恩澤,大自然饋贈。酒坊選用東北玉米、優質高粱等作為釀酒原料,採用秘方酒麴烤酒釀制,酒清香純正、入口綿柔,風味獨具一格。走進酒廠大門,57度的千斤高粱、燕麥、包穀酒罈擺滿了整個大廳,轉個小角就到釀酒廠房。酒坊的煮酒師李忠華是永善縣第一批瀘州進修的釀酒師廖開明手手相傳的弟子,把四川釀酒工藝與墨翰傳統工藝相結合,獨創了自己的釀酒秘方,就地選材,研製出了新型板栗香酒,口感極好,供不應求,遠銷昆明、廣州、浙江等地,解決了菁林村3萬餘斤板栗滯銷的難題。

酒坊裡的4口方石天鍋,48口發酵池裡放滿了酒料,整齊的堆放著數百個大小不一的裝酒土罐。新鮮的酒從竹筒中緩緩流出,陣陣純香撲鼻,旁邊師傅們將酒糟從甑子鏟出,蒸汽上來,一會兒就大汗淋漓。

九月九邀你洞藏 “女兒紅”

好酒要醇化,醇化在洞藏。天澤酒坊將酒釀出來後,藏于龍洞灣天然的溶洞。

在煮酒人易順永和蔣澤平的帶領下,從菁林村野雞慶村民小組出發,不到400米就到白龍洞穴。老遠的在洞口就聽到嘩嘩的流水聲,沿著洞口往裡走,億萬年的沉積,石鐘乳從洞頂長到兩三米,有的長得更高。雨季之後,很多小水珠從乳尖一滴滴下來,洞裡顯得非常潮濕,洞中溫度常年四季都保持在10度左右,十分涼快,是天然不可多得的白酒土壇洞藏絕境。

“在洞裡存放1年相當於洞外存放3年的效果,溶洞的環境對白酒品質的昇華十分有利,酒的雜質釋放更加完全,口味更加醇厚。”在白酒界,專家一致認為天然溶洞內常年恒溫,空氣中微生物種類豐富,對原酒的保存和後天的老熟、生香,具有獨特的作用。蔣澤平說,洞裡最多可以洞藏60萬斤左右的白酒。

除此之外,筆者查閱了一下典籍,洞藏酒在經過山洞的貯藏之後健胃養身,去除了白酒本身帶有的辛辣和刺激性氣味。喝山洞裡藏過的酒,能刺激胃液唾液分泌,不僅不會口幹上頭,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而且對睡眠也很有用。

秋風送爽,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但墨石驛有問候,有美酒,12萬斤分藏在天然溶洞中傳統工藝釀造的包穀酒、高粱酒、燕麥酒等著你,等你為家人、為朋友、為親人來墨石驛認領屬於你的“女兒紅”。

九月初九,我在墨石驛等著你。

文圖|田明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