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幫扶更精准 群眾得實惠

自2004年開始, 省委老幹部局對大關縣玉碗鎮開展掛鉤扶貧工作, 10多年來, 在全域幹部真心實意幫扶下, 玉碗鎮基礎設施改善了,

產業發展了, 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

去年2月, 按照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 省委老幹部局抽調了4名幹部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 到大關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其中處級幹部李丹梅任縣委常委、副縣長、駐村扶貧工作隊副總隊長, 其餘3名科級幹部進駐玉碗鎮石灰村, 楊帆隊長兼任石灰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扶貧工作隊駐村後, 他們深入村組、農戶, 扎實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 同時, 全域51名幹部職工在局領導班子的帶領下, 先後分6批深入石灰村對掛鉤的87戶貧困戶開展了走訪工作, 瞭解民情民意, 解決實際困難。 4名駐村工作隊員也對全村24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部分非貧困戶進行了走訪, 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幫扶。

石灰村田壩村民小組村民周宗發, 因家庭經濟困難, 房屋年久失修, 破爛不堪, 已成危房, 不能入住。 幫扶幹部在走訪過程中瞭解到了這一情況, 便將工作經費1萬元補助他修建房屋,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的幫助下, 周宗發家在2016年10月搬進了新家。

火地村地處高寒山區, 是玉碗鎮最偏遠的貧困村, 在省委老幹部局掛鉤扶貧工作初期,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嚴重滯後。 省委老幹部局積極作為, 利用自身優勢, 積極協調項目, 爭取資金加大玉碗鎮的基礎設施建設。 省委老幹部局領導四處奔走協調,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 為火地村架起了第一根電杆, 拉起了第一根電線, 點亮了村裡第一盞電燈。 在道路、水利等設施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村容村貌得到較大的改善。

石灰村村委會旁有一個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牌坊, 年久失修。 為加強石灰村的文化建設, 省委老幹部局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局務會專題研究後, 以牌坊為中心, 突出“和諧幸福新農村”這個主題, 投資兩萬元建設了一個2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 還安排資金3萬元用於石灰村文化廣場的路燈安裝。 目前, 文化廣場已成為當地群眾茶餘飯後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 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玉碗鎮是大關出水堰的源頭, 由於各種因素, 沒有一個學習大關“紅旗渠”精神的教育基地。 2013年5月, 省委老幹部局將爭取到的36萬元經費, 整合後安排給玉碗村出水源新村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既解決了當地留守老人的服務管理問題, 又傳承和發揚了大關的“紅旗渠”精神。

省委老幹部局通過調研發現石灰村土壤、氣候等環境適合種植李子等水果,於是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石灰村發展李子等水果, 為石灰村群眾發展了一項增收致富產業。

為推動石灰村原生態、優質農特產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 駐村扶貧工作隊前後兩次協助農業大戶赴省委老幹部局機關、老年大學等單位嘗試推廣、銷售土雞、雞蛋、玉米麵粉、苦蕎麵粉、蜂蜜等原生態農特產品。

為了發展石灰村集體經濟, 省委老幹部局領導多次與石灰村幹部座談交流, 探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並安排專項資金5萬元用於石灰村發展集體經濟。

2016年,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引導和幫助下, 石灰村成立了烏雞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1個。

省委老幹部局自掛鉤幫扶大關縣玉碗鎮以來, 已直接投入扶貧資金近300萬元, 同時為縣、鎮、村三級積極協調爭取資金項目1000余萬元, 有力助推了大關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 (楊秀國 戴 弢 朱 睿 楊華奇)

編審|羅定東

編輯|胡 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