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丈夫提出離婚後失蹤三年,家花園裡的一截骨頭讓我發現他蹤跡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語陌 |禁止轉載

1.無名殘骨

警方接到拆遷隊報案, 在某村莊後的荒地下挖出分散在整塊地裡的粉碎白骨。

隊員收集這些白骨後, 在其中發現一支類似人指的殘骨, 商議後決定交由警方處理。

“的確是人骨。 ”法醫趕到後隨即對殘骨進行了確認。

“封鎖荒地, 仔細檢查現場, 把能找到的所有殘骨謹慎收集, 帶回警局。 ”為首的方警官發令。

這顯然是一起殺人毀屍案, 所收集到的骨骼最完整的竟然只有一節手指。 其手段之殘忍, 性質之惡劣不言而喻, 如果不儘快處理, 將會搞得小城人心惶惶。

“這白骨不是近期的, 死者的死亡時間起碼在一年以上。 ”方警官與手下警員展開初步推測。

“據對白骨的檢測, 死者大概死于三年前。 我們收集到的是完整的軀體, 但骨骼被鈍物全部砸碎, 損傷程度太重, 無法根據骨骼判斷具體死因。 ”法醫的報告使空氣有些凝滯。

“殘骨上有沒有留下什麼指紋線索?”

“沒有, 沒留下任何蹤跡, 嫌疑人十分狡猾。 ”

在場的警員倒吸一口涼氣, 這麼大的案件在這個小城百年不遇, 竟讓自己碰上了, 真是上天垂青啊。

“方隊。 ”隊員王安調出A市五年內失蹤人員名單, “先確定死者身份吧, 從距離最近的失蹤人員開始排查。 ”

方警官接過名單, 點頭表示贊同, “立刻安排提取殘骨DNA, 與名單上失蹤人員家屬DNA存檔進行比對, 鑒定排查, 務必儘快確定死者身份。 ”

漫長DNA比對排查結束, 死者並不在失蹤名單上。 負責此案的警員有些犯難, 難道說有可能在其他市作案後埋屍本市?

殘骨處理如此縝密, 已經給偵查帶來了足夠的難度。 如果嫌疑人又大費周章地跨市埋骨, 這案件簡直要成為一組懸案。

可既然接手了, 就不可能不了了之。 王安又調出本省失蹤名單進行排查, 轉眼半月過去了, 案件沒有絲毫進展。 不要說嫌疑人的蹤跡, 警方甚至還沒有確定死者究竟是誰。

偵查小組一籌莫展, 垂頭喪氣不知道從何查起。 方隊心裡也犯嘀咕, 可一貫祥和的小城出這種事, 如果不查個水落石出, 警局的臉要往哪擱呢?他知道再難也要堅持查下去, 起碼不能這麼早放棄。

“查, 繼續查, 省內沒有就往省外查, 連死者身份都查不出來, 當我們警局是飯桶嗎?”

方隊命令一出, 小組一片唏噓。 全國失蹤人員可不在少數, 有親屬資料庫的, 沒有的, 排查起來哪有那麼容易?可領導發話了, 又不得不執行。

“等等。 ”王安似乎想起了什麼,

“方隊, 我們好像漏了一個人。 ”

“誰?”方隊日理萬機, 顯然記不得有什麼遺漏。

王安翻出三年前的工作筆記, 找出失蹤人員登記頁, 靠近方隊, 指了指上邊一行資訊:失蹤人員, 景陽, 男, 三十二歲, 攝影師。

這是一條被劃掉的資訊, 後邊緊跟著括弧(經查證景陽不屬失蹤, 暫不列入本年失蹤名單。 )

“這個景陽您有印象嗎?當時我們去他家裡走訪求證過。 ”王安在方隊耳邊提醒道。

方隊頓然醒悟, 回憶起三年前的一樁烏龍案。

2.失蹤烏龍

警局三年前接到報案, 報案人姓名秦漢, 其好友景陽失聯數日。

“失蹤者姓名, 年齡, 職業。 ”

“景陽, 三十二歲, 攝影師。 ”

“你跟失蹤者最後一次聯繫是什麼時候?”

“一個月前, 我們在網上聊天, 當時並沒發現他有什麼異常。

“請出示一下你們的聊天記錄。 ”

秦漢隨即掏出手機遞給警方, “密碼是1202。 ”

這邊警員調閱秦漢與景陽的聊天記錄查找線索。

那邊一位警員似有發現, “1202, 這是失蹤者景陽的生日。 ”

“是的, 也是我的生日, 我們同天。 ”

“你們最後的聊天記錄是在回憶大學, 這有點不尋常。 ”警方好像發現了什麼。

“是啊, 當時他找我說那些, 我也覺得奇怪。 不過他的話沒什麼反常, 我就沒在意, 誰知道從那之後他就人間蒸發了。 他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想不開?”

秦漢一邊向警方說著自己的想法, 一邊雙手抱頭, 他眉頭緊鎖, 本就有毛病的眼睛因為浮腫顯得更加不耐看。

景陽的住處在城郊, 方圓十裡沒有監控設備。 想瞭解他在失蹤前發生了什麼, 或者查清他的去向, 實在難如登天。

秦漢這裡顯然沒什麼線索,警方只得驅車趕去景陽家。

長相秀麗的婦人把門撕開一條縫,眼睛放在門縫裡。看到門外穿警服的人,怯生生地問:“你們找誰?”

“你好,你就是景陽的妻子陶昕吧?我們接到報案稱景陽失蹤一月,現在是趕過來調查情況的。”

“報案?我是景陽的妻子,我都沒有報案,有什麼好調查的?”婦人的聲音輕柔,卻透出不耐煩的意味。

婦人在警方淩厲的眼神中打開了門,房間裡髒亂不堪,她的精神狀態也不甚好,看樣子是沒睡好覺。

“你跟景陽多久沒見了?”

“他上月七號離開家,到今天剛好一個月。”

“據報案人陳述,這一個月景陽的電話關機,網路也聯繫不上。你跟他有聯繫嗎?聯繫不上他你不著急?”

陶昕並沒有立即答覆,而是起身走向臥室,出來時手裡拿著一款手機,“當時我們吵了一架,他把手機摔壞了,一氣之下就背著相機出去了,沒帶手機。”

她好像意識到這麼說不夠詳細,隨後補充說,“景陽經常這樣,心情不好就會離開家去采風,離家的時間裡即便帶著手機也不會跟任何人聯繫。我瞭解他,他只是不想被打擾,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回來了。”

“那你為什麼不跟秦漢解釋清楚?這次是他報的案。”

“景陽跟他的兄弟都是單方面聯繫,我跟他們沒有交集。”

王安沒有就這麼相信陶昕的說辭,他走訪了景陽的幾戶鄰居,有人表示上月七號的確看見景陽背著相機出門了,當時還打過招呼。

有人證明景陽經常玩“失蹤”,離家搞攝影,誰也聯繫不上他。

陶昕的話在鄰居口中得到證實,可報案人秦漢不瞭解兄弟的這個習慣嗎?王安隨後找到秦漢,把陶昕的話原原本本轉述給他。

秦漢松了口氣,連連說“那就好,那就好”。王安表示了自己的不解,秦漢解釋說景陽的確有“人間蒸發”的習慣,可以前都會提前給自己消息說要離開幾天,這次是不告而別,而且已經有一個月了,所以會擔心。

至於陶昕,秦漢則告訴王安,他跟景陽、陶昕來自一個大學。陶昕從大學相識起就嫌棄他的眼睛殘疾看不起他,不許景陽跟他稱兄道弟,所以秦漢跟陶昕從來不聯繫,一直跟景陽單方面聯繫。

“原來是手機壞了,看來這傢伙一走了之以後也沒打算再跟我說一聲。我瞭解他,是出去采風就沒事了。只要他沒事我就放心了。員警同志,麻煩您跑一趟了。”

誤會解開了,警局對景陽的失蹤也沒有再備案。

3.回訪陶昕

“那件事情我們處理得太草率,景陽的下落我們都沒再調查過。”方隊拿過王安的筆記分析道,“找人查一下,交通部門有沒有三年前景陽的出市記錄,他三年內有沒有回過家。”

結果如兩人所料,並沒有景陽的出市記錄,他在三年中也沒回過家。這完全算失蹤,可妻子陶昕從未再報過案。

“這個陶昕,會不會有蹊蹺?”王安回憶著三年前陶昕的話,總覺得不對勁。

方隊提議兵分兩路,他指指王安,“你負責聯繫陶昕,把無名殘骸的事透給她,注意觀察她的表現。”

接著指派調查組的另外兩名成員,“你們迅速聯繫景陽的父母,儘快進行DNA匹配。”

王安這頭進展非常順利,他來到景陽家,把發現無名殘骸的事告訴陶昕。憑藉多年的刑偵經驗,王安判斷陶昕在竭力克制恐慌。她半低著頭,不時有幾滴眼淚滑過臉頰,聲音還是那麼輕柔,“請員警同志一定要查清真相,還我家景陽一個公道。”

王安看得出陶昕隱瞞著不少內情,“我只是讓你做個心理準備,殘骨是不是景陽還不一定,興許我們方向錯了,景陽還活得好好的呢。”

“是,是,我家景陽福大命大,一定不會死的。”陶昕迅速改口,順著王安的意思說下去。

“話說回來,你丈夫三年沒有消息,你怎麼一點兒也不著急?”,王安繼續試探著陶昕。

她瞬間淚如梨花,“同志,我著急。可他不聯繫我,我有什麼辦法?”

“當初你說他跟你吵架以後離開家的,你們為什麼吵架?”

“因為孩子,他想要孩子,我不想。我們因為孩子的事吵過很多回,那次吵得特別凶,他甚至說不要孩子就離婚。”

“原來是這麼回事,那景陽不回家可能是真的不想跟你過了。”王安把紙巾遞給哭成淚人的陶昕,“別太傷心,這次無論如何我也會幫你把景陽找回來。”

陶昕聽到的這話的表情極為複雜,好像是感激,又像隱藏著恐懼。

她輕輕擤著鼻涕,把紙巾攥在手裡,帶著濃濃的鼻音說:“謝謝員警同志,謝謝,您費心了。”

王安走出景陽家並沒有馬上離開,而又跑到鄰居家調查情況。

這次陶昕的話並沒有得到證實,鄰居告訴王安,景陽非常疼愛陶昕,不知什麼原因陶昕不想要孩子,景陽從來不逼她,一直順從她的意思。

夫妻當然有過小打小鬧,每次景陽失蹤一段時間回來,兩個人就和好如初了。據大家對景陽的瞭解,他絕對不會因為要孩子的事情提離婚,更不會一走三年沒音信。

王安心裡大約有數了,死者十有八九就是景陽,而陶昕跟這起案件逃不了干係。

4.殘骨疑雲

另一頭可沒有王安那麼高效,辦案警員查到景陽三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後來父親再婚出國,母親一人把他帶大。

景陽結婚後,他的母親便改嫁到外省去了。員警費盡周折聯繫到景陽的母親,才瞭解到改嫁之後因為新家庭的緣故,她跟景陽就很少聯繫了,一年或兩年聯繫一次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她並不知道兒子已經三年音信全無了。

當警方告知景陽母親,殘骨可能是她兒子時,她在電話那頭泣不成聲,“不可能,不可能是我兒子,我兒子不會死的。”

等她稍微冷靜,員警恰當地請她配合調查,與殘骨DNA進行親子鑒定,以確定死者是否為景陽。

本以為順理成章,沒有什麼障礙。景陽母親卻拒絕鑒定,她先是堅持說兒子沒有死不肯配合,警方苦口婆心勸說:“只是鑒定,如果能排除死者是景陽,您不就能放心了嗎?”

她又支支吾吾地以丈夫不允許外出為由拒絕了。最後沒留任何商量餘地掛掉了電話。

這讓警方一頭霧水,是傷心過度,不肯承認兒子遇害?

可鑒定一下總不為過吧,這下最後的線索也斷了。如果能進行鑒定,而且確定死者是景陽,那兩個案子可以合併,也興許能很快找到突破口。如今無法鑒定,兩個都是懸案,都沒有一點線索。

偵查小組仿佛一下子從一個深坑,跳入了一個更深的坑。辦公室裡氣壓低得憋死人,大家都是一臉愁容,找不到任何頭緒。

死者的身份是個謎,景陽的去向是個謎,陶昕是個謎,連景陽母親都是謎。一個個謎堆在面前,連方隊也是暈頭轉向。

即便知道陶昕有問題,沒有下一步進展,王安也沒辦法繼續進行。他只能坐在椅子上,翻弄著隊友整理出的景陽資料。裡邊夾著幾張攝影作品,王安默默讚歎景陽的技術高超。

翻到一張合影,他停下了手指的運動。照片上,晚春的暖陽灑向大地,玉雕師已經脫掉襯衫,穿著男士吊帶,身材有型,膚色健康,肩上有一塊別致的十字疤。

他正低頭刻著玉佩,攝影師則在一旁用鏡頭聚焦玉雕師修長的手。照片上還拓著一排字:兄弟,世間最暖不過你的雙手。

王安認出了,入鏡的攝影師是景陽,玉雕師是秦漢。他猛地想起還沒找過秦漢,當初報案的是他,他跟景陽又是好兄弟,或許能在他那兒找到突破。事不宜遲,王安跟方隊報告過後趕往秦漢家。

三年不見,秦漢老了許多,眼袋沉得可以裝壺酒,上眼皮的三角更加明顯了。黑眼珠偏離中心也越來越遠,極大的白眼珠上佈滿了紅血絲。打眼一看,整個眼睛都像是紅色的。

王安跟秦漢對視了幾秒鐘,他看清了這雙幾乎占全了所有眼疾的眼睛。不怨外人不屑,這雙眼的確足夠不好看,畢竟它的缺點不止一項。

“王同志,你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我來向你打聽景陽的下落。”

“我兄弟,三年沒聯繫了。從那年報案以後,就再沒聯繫了。”

秦漢一直很消沉,他的頭髮卷而發黃,乾枯且很髒。胡茬長得亂糟糟,衣服也破爛不堪,身上唯一白淨的只有那雙修長的手。

“我要告訴你,前兩天警局在咱們市一個村莊的荒地裡發現一堆殘骨,我們懷疑是景陽,只是沒有證明。”

“殘骨,景陽,景陽,我兄弟。”秦漢有些魔怔,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詞,看來景陽的失蹤對他的打擊著實不小。

“我們聯繫到他的母親,想進行DNA鑒定,可景陽母親拒絕了我們的要求。”

秦漢聽著王安的話,耷拉的眼皮緊繃了一下,緊接著又恢復原狀,“拒絕了?拒絕了,為什麼?”

“不知道,我來找你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辦法?”

“哦,警官高看我了,我哪裡能有什麼辦法?我要是有辦法,不就早找到我兄弟了。”秦漢還是低著頭,耷拉著眼皮,一臉的頹廢,沒有表情。

王安準備離開時,看到了秦漢敞著門的雕玉房,“我能看看你刻的東西嗎?”

秦漢的眼皮又是一緊,有些嚇人的眼睛裡露出些微妙的光芒。過一會兒,他微微抬起手臂,作出禮貌的姿勢,“請進吧!”

工作臺不大,坐在台邊的感覺還不錯。

“你雕的玉墜可真精緻。”王安看到牆上掛著的成品,“這些玉上的圖案都是眼睛。”

“是,我喜歡美麗的眼睛,很溫暖。”秦漢頹唐的嘴角生出一抹笑意,轉而又消失了。

他修長的手指蜷縮著放在胸口,好像在撫摸著什麼,“這世上最溫暖的,是我兄弟的眼睛。”他的手在胸口貼得更緊,“可我兄弟在哪啊?我有三年沒見他了。”

“秦漢,別太傷心,景陽的案子我一定會查清楚的。”

轉身想走時,王安突然停住,他掃視四周的目光重新落到那些玉墜上。

“可以賣給我一個嗎?多少錢都行,我女兒喜歡。”

“喜歡就拿一個吧,不要您的錢。”

王安從頭仔細打量著那一排玉墜,他的手指停在了最中間,“這個真漂亮。”

鑲在玉墜中間的瞳孔是由一圈圈髮絲繞成的,烏黑透亮,像極了一隻溫柔的眸子。

“我要這個,行嗎?”王安已經把玉墜取下拿在手裡細細把玩。

“哦,那個。”秦漢有些不情願,但顯然不想跟王安起爭執,“您拿走吧。”

“好,那我先走了。”5.燈下黑

王安趕回警局,他悶在辦公室裡一遍遍翻看景陽的所有資料,而後又沖進方隊辦公室待了近兩個小時。

出來後,方隊迅速安排任務。把辦案組分成了三小組,一組負責去陶昕家整理景陽的所有物品,二組負責看住秦漢,三組由王安帶領去景陽的出生醫院調查取證。

一周後,兇手被緝拿歸案。方隊坐在兇手對面:“是你自己說,還是我來講?”(原題:《誰殺了我的兄弟?》作者:語陌。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公眾號:dudiangushi>,下載看更多精彩內容)

實在難如登天。

秦漢這裡顯然沒什麼線索,警方只得驅車趕去景陽家。

長相秀麗的婦人把門撕開一條縫,眼睛放在門縫裡。看到門外穿警服的人,怯生生地問:“你們找誰?”

“你好,你就是景陽的妻子陶昕吧?我們接到報案稱景陽失蹤一月,現在是趕過來調查情況的。”

“報案?我是景陽的妻子,我都沒有報案,有什麼好調查的?”婦人的聲音輕柔,卻透出不耐煩的意味。

婦人在警方淩厲的眼神中打開了門,房間裡髒亂不堪,她的精神狀態也不甚好,看樣子是沒睡好覺。

“你跟景陽多久沒見了?”

“他上月七號離開家,到今天剛好一個月。”

“據報案人陳述,這一個月景陽的電話關機,網路也聯繫不上。你跟他有聯繫嗎?聯繫不上他你不著急?”

陶昕並沒有立即答覆,而是起身走向臥室,出來時手裡拿著一款手機,“當時我們吵了一架,他把手機摔壞了,一氣之下就背著相機出去了,沒帶手機。”

她好像意識到這麼說不夠詳細,隨後補充說,“景陽經常這樣,心情不好就會離開家去采風,離家的時間裡即便帶著手機也不會跟任何人聯繫。我瞭解他,他只是不想被打擾,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回來了。”

“那你為什麼不跟秦漢解釋清楚?這次是他報的案。”

“景陽跟他的兄弟都是單方面聯繫,我跟他們沒有交集。”

王安沒有就這麼相信陶昕的說辭,他走訪了景陽的幾戶鄰居,有人表示上月七號的確看見景陽背著相機出門了,當時還打過招呼。

有人證明景陽經常玩“失蹤”,離家搞攝影,誰也聯繫不上他。

陶昕的話在鄰居口中得到證實,可報案人秦漢不瞭解兄弟的這個習慣嗎?王安隨後找到秦漢,把陶昕的話原原本本轉述給他。

秦漢松了口氣,連連說“那就好,那就好”。王安表示了自己的不解,秦漢解釋說景陽的確有“人間蒸發”的習慣,可以前都會提前給自己消息說要離開幾天,這次是不告而別,而且已經有一個月了,所以會擔心。

至於陶昕,秦漢則告訴王安,他跟景陽、陶昕來自一個大學。陶昕從大學相識起就嫌棄他的眼睛殘疾看不起他,不許景陽跟他稱兄道弟,所以秦漢跟陶昕從來不聯繫,一直跟景陽單方面聯繫。

“原來是手機壞了,看來這傢伙一走了之以後也沒打算再跟我說一聲。我瞭解他,是出去采風就沒事了。只要他沒事我就放心了。員警同志,麻煩您跑一趟了。”

誤會解開了,警局對景陽的失蹤也沒有再備案。

3.回訪陶昕

“那件事情我們處理得太草率,景陽的下落我們都沒再調查過。”方隊拿過王安的筆記分析道,“找人查一下,交通部門有沒有三年前景陽的出市記錄,他三年內有沒有回過家。”

結果如兩人所料,並沒有景陽的出市記錄,他在三年中也沒回過家。這完全算失蹤,可妻子陶昕從未再報過案。

“這個陶昕,會不會有蹊蹺?”王安回憶著三年前陶昕的話,總覺得不對勁。

方隊提議兵分兩路,他指指王安,“你負責聯繫陶昕,把無名殘骸的事透給她,注意觀察她的表現。”

接著指派調查組的另外兩名成員,“你們迅速聯繫景陽的父母,儘快進行DNA匹配。”

王安這頭進展非常順利,他來到景陽家,把發現無名殘骸的事告訴陶昕。憑藉多年的刑偵經驗,王安判斷陶昕在竭力克制恐慌。她半低著頭,不時有幾滴眼淚滑過臉頰,聲音還是那麼輕柔,“請員警同志一定要查清真相,還我家景陽一個公道。”

王安看得出陶昕隱瞞著不少內情,“我只是讓你做個心理準備,殘骨是不是景陽還不一定,興許我們方向錯了,景陽還活得好好的呢。”

“是,是,我家景陽福大命大,一定不會死的。”陶昕迅速改口,順著王安的意思說下去。

“話說回來,你丈夫三年沒有消息,你怎麼一點兒也不著急?”,王安繼續試探著陶昕。

她瞬間淚如梨花,“同志,我著急。可他不聯繫我,我有什麼辦法?”

“當初你說他跟你吵架以後離開家的,你們為什麼吵架?”

“因為孩子,他想要孩子,我不想。我們因為孩子的事吵過很多回,那次吵得特別凶,他甚至說不要孩子就離婚。”

“原來是這麼回事,那景陽不回家可能是真的不想跟你過了。”王安把紙巾遞給哭成淚人的陶昕,“別太傷心,這次無論如何我也會幫你把景陽找回來。”

陶昕聽到的這話的表情極為複雜,好像是感激,又像隱藏著恐懼。

她輕輕擤著鼻涕,把紙巾攥在手裡,帶著濃濃的鼻音說:“謝謝員警同志,謝謝,您費心了。”

王安走出景陽家並沒有馬上離開,而又跑到鄰居家調查情況。

這次陶昕的話並沒有得到證實,鄰居告訴王安,景陽非常疼愛陶昕,不知什麼原因陶昕不想要孩子,景陽從來不逼她,一直順從她的意思。

夫妻當然有過小打小鬧,每次景陽失蹤一段時間回來,兩個人就和好如初了。據大家對景陽的瞭解,他絕對不會因為要孩子的事情提離婚,更不會一走三年沒音信。

王安心裡大約有數了,死者十有八九就是景陽,而陶昕跟這起案件逃不了干係。

4.殘骨疑雲

另一頭可沒有王安那麼高效,辦案警員查到景陽三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後來父親再婚出國,母親一人把他帶大。

景陽結婚後,他的母親便改嫁到外省去了。員警費盡周折聯繫到景陽的母親,才瞭解到改嫁之後因為新家庭的緣故,她跟景陽就很少聯繫了,一年或兩年聯繫一次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她並不知道兒子已經三年音信全無了。

當警方告知景陽母親,殘骨可能是她兒子時,她在電話那頭泣不成聲,“不可能,不可能是我兒子,我兒子不會死的。”

等她稍微冷靜,員警恰當地請她配合調查,與殘骨DNA進行親子鑒定,以確定死者是否為景陽。

本以為順理成章,沒有什麼障礙。景陽母親卻拒絕鑒定,她先是堅持說兒子沒有死不肯配合,警方苦口婆心勸說:“只是鑒定,如果能排除死者是景陽,您不就能放心了嗎?”

她又支支吾吾地以丈夫不允許外出為由拒絕了。最後沒留任何商量餘地掛掉了電話。

這讓警方一頭霧水,是傷心過度,不肯承認兒子遇害?

可鑒定一下總不為過吧,這下最後的線索也斷了。如果能進行鑒定,而且確定死者是景陽,那兩個案子可以合併,也興許能很快找到突破口。如今無法鑒定,兩個都是懸案,都沒有一點線索。

偵查小組仿佛一下子從一個深坑,跳入了一個更深的坑。辦公室裡氣壓低得憋死人,大家都是一臉愁容,找不到任何頭緒。

死者的身份是個謎,景陽的去向是個謎,陶昕是個謎,連景陽母親都是謎。一個個謎堆在面前,連方隊也是暈頭轉向。

即便知道陶昕有問題,沒有下一步進展,王安也沒辦法繼續進行。他只能坐在椅子上,翻弄著隊友整理出的景陽資料。裡邊夾著幾張攝影作品,王安默默讚歎景陽的技術高超。

翻到一張合影,他停下了手指的運動。照片上,晚春的暖陽灑向大地,玉雕師已經脫掉襯衫,穿著男士吊帶,身材有型,膚色健康,肩上有一塊別致的十字疤。

他正低頭刻著玉佩,攝影師則在一旁用鏡頭聚焦玉雕師修長的手。照片上還拓著一排字:兄弟,世間最暖不過你的雙手。

王安認出了,入鏡的攝影師是景陽,玉雕師是秦漢。他猛地想起還沒找過秦漢,當初報案的是他,他跟景陽又是好兄弟,或許能在他那兒找到突破。事不宜遲,王安跟方隊報告過後趕往秦漢家。

三年不見,秦漢老了許多,眼袋沉得可以裝壺酒,上眼皮的三角更加明顯了。黑眼珠偏離中心也越來越遠,極大的白眼珠上佈滿了紅血絲。打眼一看,整個眼睛都像是紅色的。

王安跟秦漢對視了幾秒鐘,他看清了這雙幾乎占全了所有眼疾的眼睛。不怨外人不屑,這雙眼的確足夠不好看,畢竟它的缺點不止一項。

“王同志,你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我來向你打聽景陽的下落。”

“我兄弟,三年沒聯繫了。從那年報案以後,就再沒聯繫了。”

秦漢一直很消沉,他的頭髮卷而發黃,乾枯且很髒。胡茬長得亂糟糟,衣服也破爛不堪,身上唯一白淨的只有那雙修長的手。

“我要告訴你,前兩天警局在咱們市一個村莊的荒地裡發現一堆殘骨,我們懷疑是景陽,只是沒有證明。”

“殘骨,景陽,景陽,我兄弟。”秦漢有些魔怔,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詞,看來景陽的失蹤對他的打擊著實不小。

“我們聯繫到他的母親,想進行DNA鑒定,可景陽母親拒絕了我們的要求。”

秦漢聽著王安的話,耷拉的眼皮緊繃了一下,緊接著又恢復原狀,“拒絕了?拒絕了,為什麼?”

“不知道,我來找你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辦法?”

“哦,警官高看我了,我哪裡能有什麼辦法?我要是有辦法,不就早找到我兄弟了。”秦漢還是低著頭,耷拉著眼皮,一臉的頹廢,沒有表情。

王安準備離開時,看到了秦漢敞著門的雕玉房,“我能看看你刻的東西嗎?”

秦漢的眼皮又是一緊,有些嚇人的眼睛裡露出些微妙的光芒。過一會兒,他微微抬起手臂,作出禮貌的姿勢,“請進吧!”

工作臺不大,坐在台邊的感覺還不錯。

“你雕的玉墜可真精緻。”王安看到牆上掛著的成品,“這些玉上的圖案都是眼睛。”

“是,我喜歡美麗的眼睛,很溫暖。”秦漢頹唐的嘴角生出一抹笑意,轉而又消失了。

他修長的手指蜷縮著放在胸口,好像在撫摸著什麼,“這世上最溫暖的,是我兄弟的眼睛。”他的手在胸口貼得更緊,“可我兄弟在哪啊?我有三年沒見他了。”

“秦漢,別太傷心,景陽的案子我一定會查清楚的。”

轉身想走時,王安突然停住,他掃視四周的目光重新落到那些玉墜上。

“可以賣給我一個嗎?多少錢都行,我女兒喜歡。”

“喜歡就拿一個吧,不要您的錢。”

王安從頭仔細打量著那一排玉墜,他的手指停在了最中間,“這個真漂亮。”

鑲在玉墜中間的瞳孔是由一圈圈髮絲繞成的,烏黑透亮,像極了一隻溫柔的眸子。

“我要這個,行嗎?”王安已經把玉墜取下拿在手裡細細把玩。

“哦,那個。”秦漢有些不情願,但顯然不想跟王安起爭執,“您拿走吧。”

“好,那我先走了。”5.燈下黑

王安趕回警局,他悶在辦公室裡一遍遍翻看景陽的所有資料,而後又沖進方隊辦公室待了近兩個小時。

出來後,方隊迅速安排任務。把辦案組分成了三小組,一組負責去陶昕家整理景陽的所有物品,二組負責看住秦漢,三組由王安帶領去景陽的出生醫院調查取證。

一周後,兇手被緝拿歸案。方隊坐在兇手對面:“是你自己說,還是我來講?”(原題:《誰殺了我的兄弟?》作者:語陌。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公眾號:dudiangushi>,下載看更多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