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LINE的AI變現第一步:音樂服務

亞馬遜推出智慧音箱Echo可以和既有電商服務產生加乘效果, 那麽LINE推出WAVE又將如何變現?音樂服務LINE Music或許是第一步。

自亞馬遜Amazon Echo上市熱賣以來,

推出智慧音箱(Smart Speaker)已經成為各大業者實現AI野心的一種方式, 但賣硬體從來就不是這些業者的目的, 如何從中創造新的服務通道、開發新商業機會才是關鍵。 而目前市場上看到的Echo、或Google Home, 其目的和變現方法大概都不難被理解, 但對於從通訊軟體角色出發的LINE來說, 商業模式則相對不明確的。 不過隨著LINE以 人工智慧平臺Clova為核心打造的智慧音箱WAVE上市, 銷售方桉也跟著曝光來看, 或許已經透露出一些線索。

買WAVE送LINE MUSIC

LINE對以Clova為核心的智慧音箱WAVE有很多期待, 而目前看來LINE MUSIC是第一個主

這項舉動背後的想法可解讀為「買LINE MUSIC送WAVE」或「買WAVE送LINE MUSIC」。 一方面是想以音樂服務當誘因, 加速擴大LINE在智慧音箱市場的佔有率;一方面則是以WAVE幫助LINE MUSIC擴大市佔。

據瞭解, 雖然LINE在日本有多達五千萬用戶數, 給了LINE MUSIC一定的發展優勢, 但目前在日本串流音樂市場其實是以Apple music的發展最快, 位居領先地位。 因此這次結合智慧音箱銷售的策略, 在其他業者眼中看來相當合理, 只是效益如何, 還有待檢驗。 但目前看起來音樂無疑是LINE現階段最快能做到與人工智慧平臺Clova和WAVE智慧音箱整合,

並預期能夠帶來直接效益的服務。

音樂服務只是第一步

但如果只是單純結合音樂服務, 那就和買喇叭或買耳機送LINE MUSIC的方桉沒有兩樣了。 因此從先前LINE的公開演示來看, WAVE還可以做到因為天氣、節日、時間等不同因素推薦不同歌曲等功能, 當然, 用語音點歌也是必備功能之一。

只是LINE的智慧音箱如果只能在音樂服務產生效益, 這筆投資似乎不太划算, 畢竟若只為這個目的, 那還不如把LINE MUSIC與Echo或Google Home串接更省事一點。 終究硬體不是LINE熟悉的市場, 不僅有軟硬整合的開發門檻, 投入的成本也相當高。 因此可以預期, 藉硬體搶下音樂市場只是第一步, 用軟硬體互相拉抬的方式提高WAVE市佔,

主要還是想擴大Clova的普及率, 才能提供更多資料資料加速機器學習, 也用更大量的使用者基礎為LINE旗下的其他服務爭取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如叫車、外送, 以及電商等等。

LINE也提到, 未來計畫在WAVE加入radiko提供的廣播服務、Val Laboratory Corporation提供的導航服務、透過Rescuenow Inc.提供列車資訊、以及I-FREEK MOBILE Inc.提供的兒童有聲書等等。 最終目的還是要回到成為生活智慧入口這個目標。

LINE於日本正式宣佈推出Clova Wave智慧音箱LINE

語言是未來海外市場拓展最大挑戰

而未來市場的想像空間可能連帶影響開發者參與意願, 開發者的多寡則往往直接關係到生態圈能長得多大、影響力有多大。 只是從先前LINE對外釋出的訊息看來, 似乎短期內還沒有開發中文或其他語言的計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