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商標瘋狂惡意“搶注”的背後:說不出的痛

創業公司的商標已經成為一些以“商標交易”商家惡意搶注的重災區。 日前有媒體爆出, 淘票票、分答、水滴互助等知名創業公司的商標,

遭到深圳一家“橙蟹”的公司惡意搶注, 有一些商標已經進入了公示階段。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 劉彥華 最近, 阿裡巴巴遭遇了一件糟心事。

淘票票是由阿裡影業推出的項目, 原名為淘寶電影, 2016年5月16日正式更名為“淘票票”, 但是至今尚未對新名字申請商標註冊。 然而, 近日有消息爆出, 這一新名稱已被深圳一家叫“橙蟹”的公司搶注。

據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公開信息顯示, “橙蟹”申請“淘票票”的時間為2016年5月19日, 距離淘票票更名僅三天。 該公司是一家以“搶注商標”並以“商標交易”作為商業模式的公司, 目前正在註冊或已註冊的商標達80多個, 絕大多數為創業公司名稱, 比如悟空保、一直播、分答等。

商標搶注, 讓人不勝其煩。

瘋狂搶注:說不出的痛

商標凝結著企業的信譽, 承載著商品或者服務的品質, 是重要的無形資產。 “惡意搶注”只是通俗稱謂。 按現行的《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 即“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因此, “惡意搶注”就是申請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 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註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註冊。

近年來, 我國商標惡意註冊現象嚴重, 搶注國內外知名商標、商號、名人姓名的, 同一主體囤積幾百件甚至幾千件商標不使用、待價而沽的, 搶注者“賊喊捉賊”惡意維權的, 不一而足。

據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一季度, 僅該法院就新收商標註冊授權確權行政案件1978件,

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9.9%。 商標案件數量的不斷攀升除了與市場主體的商標意識增強有關, 與惡意註冊現象愈發嚴重也有密切關係。 據其不完全統計, 涉嫌惡意商標註冊的案件在除駁回複審和撤銷複審案件之外的其他商標行政案件中的比例在30%以上。

通常, 商標惡意搶注包括三種行為:一是將他人已經投入使用但並未註冊的商標搶先註冊, 並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及服務上, 以利用他人在該商品或服務中已經建立的消費者信任;二是將他人的馳名或知名商標申請註冊在與原商標不同的商品及服務上, 以引導消費者將其商品與馳名或知名商標所代表的信譽聯繫起來;三是將著名企業的名稱、名人的姓名或知名藝術形象搶先註冊為商標,

從而誘使消費者將其商品與這些著名企業、名人或知名藝術形象聯繫起來。

由於我國商標法規定任何人均可以申請注冊商標, 催生了一批職業型商標註冊人。 他們通過搶注商標利用網路途徑, 已經形成了一條規模巨大的高價出手的灰色經濟產業鏈條。 據瞭解, 目前國家商標局最基礎的商標註冊費僅為300元, 如果委託代理, 則另需交800到1000元的代理費。 註冊成本合計不足2000元, 但是如果註冊後能夠成功轉讓平均可賣到幾十萬元。

此外, 隨著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中國商標在海外被搶注的事件也頻繁發生。 據悉, 被搶注名單上幾乎清一色是國內知名企業:青島啤酒在美國被搶注,

竹葉青酒在韓國被搶注, 英雄金筆在日本被搶注,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在加拿大被搶注, 還有永久自行車、天壇蚊香……涉及食品、飲料、化妝品、家電、服裝、文化等多個行業。 商標搶注儼然已成為企業“說不出的痛”。

防患於未然:構築第一道權益防護網

遭遇商標搶注, 究其根源還是在於企業商標保護意識薄弱, 不注重自有品牌在法律上的註冊, 企業將損失慘重。 不少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大家, 尤其是中小企業對商標沒什麼保護意識, 商標不是簡單的品名或知名度, 而是消費者同產品的全部體驗, 也是企業與競爭者爭奪消費者的手段。 ”

我國《商標法》實行“註冊在先原則”, 因此誰先注冊商標, 誰就對該商標擁有專用權, 因此,從這點來講,所謂的“搶注”行為也有其合理性。所以,人們應該具有基本的商標保護意識,對於自己已經投入使用或者未來可能使用的商標,應及時在相關商品或者服務類別上申請註冊,構築起防商標搶注的第一道屏障。自己搶注既可避免今後的麻煩,也可避免“山寨”商標給自己的品牌帶來的不良影響。這種做法被業內稱之為防禦性商標註冊。

近日,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標,小米、阿裡巴巴等知名企業紛紛搶注“奇葩”商標的新聞引起網友一片熱議。

不過,在法律人士眼中,這折射出的恰恰是現實中企業維權的無奈和尷尬。北京市君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飛直言,如果其他企業搶先註冊了與自己商標名稱“近似”的商標,又改變了字形和設計形式的話,想要認定對方商標侵權,不僅維權成本高,而且獲賠概率低。

法律人士也提醒道,商標註冊,除了要重視“近似”商標的註冊外,還要注意商標註冊的類別。尤其是知名企業的商標,由於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而具有較高的含金量。一些企圖“走捷徑”的人便選擇了“傍名牌”這一不正當競爭手段,搶注第三十五類商標便成了他們的首選手段。

第三十五類商標包括廣告、工商管理輔助業、替他人推銷,等等。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廣告宣傳”和“替他人推銷”這兩個小類別。因為產品都是用來銷售的,如果他人在銷售環節註冊了企業的產品商標,將會對企業產品的銷售形成阻礙,因此註冊第三十五類商標對於企業而言就成為必需。

另外,一旦被惡意搶注,企業也需及時採取措施。法律人士建議,第一,在對方申請注冊商標過程中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第二,在對方註冊成功後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第三,如果對方在註冊成功後三年內未使用,則向商標局提出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第四,協商解決;第五,通過訴訟解決。

加強監管:編織“天羅地網”

對於商標保護方面長期以來存在的各種問題,相關監管部門也沒有回避。今年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先後與鄭淵潔、梁鳳儀等著名作家座談,瞭解“皮皮魯”“衛斯理”等商標維權問題,8月還舉辦了知名作品名稱、角色名稱等在先權益商標權保護研討會。此外,近年來,商標局與歐美等國家主管機關多次舉辦各類研討會,共同商討如何遏制惡意搶注行為。

“我國的商標申請量很大,但使用率較低。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惡意搶注現象屢禁不絕,二是惡意搶注倒逼守法企業註冊大量防禦性商標,由此造成惡性循環,申請量虛高不下。”9月3日,在廣西桂林舉行的2017年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工商局長論壇上,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崔守東表示,下一階段的改革,商標局將重拳出擊,遏制商標惡意搶注行為。

據崔守東介紹,除加大力度、重拳整治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目前商標局計畫採取四項措施:一是關口前移,從註冊、異議等環節採取提前審查、併案集中審查和從嚴適用法律等措施,從嚴從快審理大規模惡意搶注商標案件;二是研究確定重點商標保護名錄並確定相應保護範圍和法律適用方案;三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六種突出的惡意搶注表現形式進行定點突破;四是建立惡意註冊嫌疑人名單資料庫。

崔守東透露,近期內,商標局將組織開展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商標權保護專項行動,年底完成總結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將專項行動常態化的可行性。

此外,多位法律人士強調,制止惡意搶注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共治的問題,需要商標確權機關從嚴審查,也需要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需要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業自律組織、代理機構等一起努力和協作,形成合力,共同解決這一難題,創造良好的商標註冊秩序和健康的市場環境。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7年9月下旬刊

因此,從這點來講,所謂的“搶注”行為也有其合理性。所以,人們應該具有基本的商標保護意識,對於自己已經投入使用或者未來可能使用的商標,應及時在相關商品或者服務類別上申請註冊,構築起防商標搶注的第一道屏障。自己搶注既可避免今後的麻煩,也可避免“山寨”商標給自己的品牌帶來的不良影響。這種做法被業內稱之為防禦性商標註冊。

近日,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標,小米、阿裡巴巴等知名企業紛紛搶注“奇葩”商標的新聞引起網友一片熱議。

不過,在法律人士眼中,這折射出的恰恰是現實中企業維權的無奈和尷尬。北京市君本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飛直言,如果其他企業搶先註冊了與自己商標名稱“近似”的商標,又改變了字形和設計形式的話,想要認定對方商標侵權,不僅維權成本高,而且獲賠概率低。

法律人士也提醒道,商標註冊,除了要重視“近似”商標的註冊外,還要注意商標註冊的類別。尤其是知名企業的商標,由於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而具有較高的含金量。一些企圖“走捷徑”的人便選擇了“傍名牌”這一不正當競爭手段,搶注第三十五類商標便成了他們的首選手段。

第三十五類商標包括廣告、工商管理輔助業、替他人推銷,等等。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廣告宣傳”和“替他人推銷”這兩個小類別。因為產品都是用來銷售的,如果他人在銷售環節註冊了企業的產品商標,將會對企業產品的銷售形成阻礙,因此註冊第三十五類商標對於企業而言就成為必需。

另外,一旦被惡意搶注,企業也需及時採取措施。法律人士建議,第一,在對方申請注冊商標過程中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第二,在對方註冊成功後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第三,如果對方在註冊成功後三年內未使用,則向商標局提出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第四,協商解決;第五,通過訴訟解決。

加強監管:編織“天羅地網”

對於商標保護方面長期以來存在的各種問題,相關監管部門也沒有回避。今年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先後與鄭淵潔、梁鳳儀等著名作家座談,瞭解“皮皮魯”“衛斯理”等商標維權問題,8月還舉辦了知名作品名稱、角色名稱等在先權益商標權保護研討會。此外,近年來,商標局與歐美等國家主管機關多次舉辦各類研討會,共同商討如何遏制惡意搶注行為。

“我國的商標申請量很大,但使用率較低。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惡意搶注現象屢禁不絕,二是惡意搶注倒逼守法企業註冊大量防禦性商標,由此造成惡性循環,申請量虛高不下。”9月3日,在廣西桂林舉行的2017年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工商局長論壇上,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崔守東表示,下一階段的改革,商標局將重拳出擊,遏制商標惡意搶注行為。

據崔守東介紹,除加大力度、重拳整治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目前商標局計畫採取四項措施:一是關口前移,從註冊、異議等環節採取提前審查、併案集中審查和從嚴適用法律等措施,從嚴從快審理大規模惡意搶注商標案件;二是研究確定重點商標保護名錄並確定相應保護範圍和法律適用方案;三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六種突出的惡意搶注表現形式進行定點突破;四是建立惡意註冊嫌疑人名單資料庫。

崔守東透露,近期內,商標局將組織開展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商標權保護專項行動,年底完成總結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將專項行動常態化的可行性。

此外,多位法律人士強調,制止惡意搶注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共治的問題,需要商標確權機關從嚴審查,也需要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需要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業自律組織、代理機構等一起努力和協作,形成合力,共同解決這一難題,創造良好的商標註冊秩序和健康的市場環境。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7年9月下旬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