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家的印象

老家, 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幸福快樂的情感與無比嚮往的地方, 都是一種割捨不下的人生情結, 因為老家是我們父輩出生的地方,

是我們尋根問祖的樂土, 是我們一生中最牽掛, 最神往的地方。 老家對我而言是很久以前的記憶, 是小時候居住過的地方。 那是1969年2月間的事, 因中蘇之間除了意識形態、政治取向以及邊界劃界等紛爭不斷, 導致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 蘇聯當時是世界兩個超級大國之一, 有著上萬枚核彈頭, 在全世界都與美國爭奪霸權, 為了防止蘇聯對我國發動核打擊, 中央號召所有在大城市的居住的人全部下放到農村, 因此我們全家7口人(除父親和大姐已工作)之外全部從昆明回到老家河北省淶水縣定居, 俗稱疏散下放。 在老家居住了整整一年時間, 直到中蘇邊境緊張局勢緩和才回到昆明。 除此之外可以說對老家沒有任何印象,
因為我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 從出生到回老家對我來說是第一次回, 也是在老家居住的時間最長的一次。

老家有很多親戚, 姥爺、姥姥、爺爺、奶奶、叔叔、舅舅、姨媽等等,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那時雖然年紀不大, 但已記事。 記得從昆明坐火車時已是寒冷的冬季,

11天后終於到達目的地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站, 映入眼視的是白雪茫茫, 一派銀裝素裹的景象。 老家比起昆明寒冷許多,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冰天雪地, 到處是白茫茫的積雪, 積雪深度達到2、30公分, 把整個大地覆蓋的無邊無際。

《雪的印記》

雪花飛舞飄滿天,

白色覆蓋天地間,

一望無際雪皚皚,

銀裝素裹撒人間。

——記憶中老家冰天雪地景象

雪對昆明人來說是難得的另外一種景象, 因為昆明氣候四季如春, 難得見到滿天飛舞的雪花, 而在北方卻是司空見慣。 記得那年北方的冬季所有人的穿戴幾乎都一樣, 清一色的棉製品, 比如, 棉鞋、棉帽、棉衣、棉褲、棉手套, 就連耳朵都要戴棉耳罩, 將整個人包裹的嚴嚴實實, 除了眼睛, 鼻子和嘴巴之外所有的肉體都不曾外露。

 平生第一次出遠門, 第一次來到千里之外的老家, 第一次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第一次目睹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的場景……7歲年紀的我, 可以說根本不懂得人間煙火和人情世故, 更談不上對國際政治局勢的甄別和判斷, 不知道為什麼要從遙遠的昆明去那千里之外的老家定居, 不懂得老家還有那麼多的親戚朋友, 不過對老家的印象還不錯, 畢竟也是自己的窩。

今年國慶前夕又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見到多年未曾謀面的老父親,讓我隱隱約約感到父親蒼老了許多,頭髮明顯減少,露出了點滴禿頂,腰杆看起來也沒有以前那麼硬朗和筆直,手上的皮膚鬆軟了許多,老年斑已佈滿整個面頰。想想也不足為奇,畢竟已經87歲高齡,父親身體還可以,除了高血壓之外,父親沒有任何病史,還能騎自行車到縣城購物,到村莊周圍玩耍。老家的村落可謂一年一個變化,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村裡出奇的安靜,據父親講,村裡所用的水電都不花一分錢,生活也出奇的便宜,一個月每人用於生活費用的花銷500元足矣,何況老父親每月的退休工資有3000餘元,看起來他精神不錯,在老家也過得舒心睿意,家裡的孩子很有孝心,問寒問暖,經常從北京帶一些他喜歡吃的糕點之類的食物,一家人其樂融融,歡天喜地過日子,安度晚年。

家裡有太陽能熱水器,電視、冰箱等電氣設備一應俱全,村裡正在接通煤氣管道,不久的將來就會通氣,將來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會越來越美好。父親說,現在村裡的人什麼活都不做,年輕人基本都到城裡打工,留下來的老人們最多是種植一點玉米。村裡人即不種地,也不養殖,整個村莊沒有一家養雞、養豬或者其他家禽,甚至整個村莊看不到一條狗,不像雲南農村很多街道堆放糞便,臭氣熏天,老家卻沒有,街道乾淨整潔,而且還像城市一樣有街道街名,比如和平街、朝陽街,只是街道相對較窄,只夠兩輛小轎車相向而行,這與47年前的村莊可謂天壤之別。

雖然在農村只呆了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與情深,再一次領略了老家帶給我的那種難忘的回憶。老家的親戚對我們的到來異常興奮,表弟、表妹、侄子等都以最大的盛情接待我們,以上等賓客相待,好酒、好肉、好茶、好菜可謂一應俱全,關愛有佳。回到老家真切的體驗到親情、真情、友情與真誠的友愛。人們常說,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情。但我想說,有小家才有大家,有大家才有集體,有集體才有國家,因為國家是千千萬萬個小家組成,沒有小家哪有大家沒有大家哪有國家?

 人固有生老病死,只要是生靈就註定從小到大,再到老,再到死,任何人都逃不過的自然規律。我今天也已經老去,孩童的時光早已灰飛煙滅,早已如飄散的煙雲散發在昨日的空間。懷念舊時光,懷舊過去的青春年華,懷著曾經擁有的快樂是人人都渴望和嚮往的,世界上沒有不老的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只要不虛度美好時光,就是快樂的人生,人生終需老,但願長久時,光陰年華瞬,盼望來生緣。再見吧,老家!再見吧,年邁的老父親,再見吧,遠方的親人!我們會將這段真情厚意銘記在心,將這段美好的記憶永存心中……

慎重聲明,本文只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權當過眼雲煙,不必過分解讀。

今年國慶前夕又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見到多年未曾謀面的老父親,讓我隱隱約約感到父親蒼老了許多,頭髮明顯減少,露出了點滴禿頂,腰杆看起來也沒有以前那麼硬朗和筆直,手上的皮膚鬆軟了許多,老年斑已佈滿整個面頰。想想也不足為奇,畢竟已經87歲高齡,父親身體還可以,除了高血壓之外,父親沒有任何病史,還能騎自行車到縣城購物,到村莊周圍玩耍。老家的村落可謂一年一個變化,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村裡出奇的安靜,據父親講,村裡所用的水電都不花一分錢,生活也出奇的便宜,一個月每人用於生活費用的花銷500元足矣,何況老父親每月的退休工資有3000餘元,看起來他精神不錯,在老家也過得舒心睿意,家裡的孩子很有孝心,問寒問暖,經常從北京帶一些他喜歡吃的糕點之類的食物,一家人其樂融融,歡天喜地過日子,安度晚年。

家裡有太陽能熱水器,電視、冰箱等電氣設備一應俱全,村裡正在接通煤氣管道,不久的將來就會通氣,將來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會越來越美好。父親說,現在村裡的人什麼活都不做,年輕人基本都到城裡打工,留下來的老人們最多是種植一點玉米。村裡人即不種地,也不養殖,整個村莊沒有一家養雞、養豬或者其他家禽,甚至整個村莊看不到一條狗,不像雲南農村很多街道堆放糞便,臭氣熏天,老家卻沒有,街道乾淨整潔,而且還像城市一樣有街道街名,比如和平街、朝陽街,只是街道相對較窄,只夠兩輛小轎車相向而行,這與47年前的村莊可謂天壤之別。

雖然在農村只呆了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與情深,再一次領略了老家帶給我的那種難忘的回憶。老家的親戚對我們的到來異常興奮,表弟、表妹、侄子等都以最大的盛情接待我們,以上等賓客相待,好酒、好肉、好茶、好菜可謂一應俱全,關愛有佳。回到老家真切的體驗到親情、真情、友情與真誠的友愛。人們常說,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情。但我想說,有小家才有大家,有大家才有集體,有集體才有國家,因為國家是千千萬萬個小家組成,沒有小家哪有大家沒有大家哪有國家?

 人固有生老病死,只要是生靈就註定從小到大,再到老,再到死,任何人都逃不過的自然規律。我今天也已經老去,孩童的時光早已灰飛煙滅,早已如飄散的煙雲散發在昨日的空間。懷念舊時光,懷舊過去的青春年華,懷著曾經擁有的快樂是人人都渴望和嚮往的,世界上沒有不老的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只要不虛度美好時光,就是快樂的人生,人生終需老,但願長久時,光陰年華瞬,盼望來生緣。再見吧,老家!再見吧,年邁的老父親,再見吧,遠方的親人!我們會將這段真情厚意銘記在心,將這段美好的記憶永存心中……

慎重聲明,本文只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權當過眼雲煙,不必過分解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