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小楷堪比印刷體,恪守氣節不做漢奸

中國從隋唐實行科舉開始, 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制為止, 一千三百多年來, 共產生了幾百位狀元, 但能被後世熟知的也只不過寥寥數位, 比如詩人狀元王維, 書法家狀元柳公權, 愛國狀元文天祥等......除此之外, 還有一位狀元註定載入史冊, 他就是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

劉春霖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 次年科舉制度被廢除, 他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 劉春霖的流芳百世不完全得益於他“最後一位狀元”的身份, 他身上還有諸多值得後世欽佩的閃光點, 比如書法造詣和愛國氣節。 劉春霖擅長書法, 尤以小楷為著, 時有“大楷學顏(顏真卿), 小楷學劉(劉春霖)”之譽。 我們今天要重點講述的則是他堅守氣節, 與日偽政權作鬥爭, 誓死不做漢奸的感人事蹟。

新文化運動之後, 人們時常批判傳統儒家教育, 稱科舉制度下的儒生學子皆迂腐刻板, 與國家發展無益, 但那些自幼熟讀四書五經的文人卻也大多恪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有骨氣、有氣節, 劉春霖就是其中之一。 劉春霖狀元及第後, 先是授翰林院修撰, 後被派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深造。 光緒33年(1907年)回國, 歷任諮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直隸法政學校提調、北洋師範學校監督等職。 辛亥革命期間, 劉春霖隱居家中, 清朝覆滅後, 劉春霖又受邀供職北洋政府, 官至總統府秘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等職。 劉春霖在北洋政府任職期間, 目睹了軍閥混戰、內部爭鬥、政治腐敗的慘劇,

憤慨不已, 於民國17年(1928)退隱北平, 以詩書自慰。

劉春霖歸隱後仍不失家國情懷, 整日憂國憂民。 九一八事變後, 日寇控制的偽滿洲國邀請劉春霖出任教育部部長, 遭到嚴詞拒絕。 七七事變後, 日軍佔領北平, 很多文人沒能做到“威武不能屈”, 在日軍的威逼利誘下當了漢奸,

其中就包括劉春霖的同科進士、日本留學時的同學王揖唐。 日本人想借劉春霖狀元的招牌鞏固侵略統治, 就派王揖唐勸說劉春霖出任北平市市長要職, 結果自然仍是被劉春霖嚴詞拒絕。 日偽政權惱凶成怒, 第二天就抄了劉春霖的家, 還用刺刀把劉春霖的家人趕出家門。 劉春霖半生蹉跎, 獨愛收藏古籍字畫, 被日本人洗劫一空後心痛不已, 後經重資買動和托人說情, 才讓家人進門, 把抄去的財物送還。 從此以後, 劉春霖更加深入簡出, 傾畢生所得, 投身慈善, 辦校助學, 賑濟災民, 不問政事。

1944年1月18日,劉春霖多次遭到日偽打擊後,心臟病加重,於北京逝世,沒能看到抗戰勝利,可謂“含恨而終”。

1944年1月18日,劉春霖多次遭到日偽打擊後,心臟病加重,於北京逝世,沒能看到抗戰勝利,可謂“含恨而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