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從世界盃擴軍看這顆足球世界的“明珠”

“清華北大擴招跟你有關係嗎?”

在世界盃計畫擴軍到48隊的提案提出後, 眾多段子手就輪番用這樣類似的話來調侃中國隊。 而今天國際足聯正式發表聲明, 2026年世界盃決賽圈的參賽球隊增加至48支, 各大洲具體的分配方案為:歐洲16支、非洲9支、亞洲8支、南美洲6支、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6支、大洋洲1支。 此外的兩個名額, 將有各洲選出一隊組成6支球隊的小組來決定。

在新的參賽球隊分配制度下, 亞洲從4.5個參賽席位增加至8席著實是讓中國球迷們充滿了期待, 因為即使中國隊沒有擠入亞洲八強之中, 還有機會參加6隊血拼出線名額的附加賽,

出線幾率與現在殘酷的12強賽相比可謂增加了不少。

世界盃擴軍至48隊以及具體的名額分配正式出臺後, 各方評價褒貶不一, 而因凡蒂諾照顧足球弱國的初衷和比賽觀賞性打折扣之間能否找到一個平衡, 更多的非足球因素影響國際足聯的決定,

這些都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焦點。 在布拉特因收受賄賂下臺後, 國際足聯的形象大為受損, 在這時宣佈世界盃擴軍也多少讓人浮想聯翩。 細數世界盃87年歷史上的數次擴軍, 每一次幾乎都是多方利益的博弈, 在98年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後, 32隊也被認為無論從賽程安排還是比賽觀賞性來講最適合杯賽的參賽隊數量, 此次擴軍帶來的效果怎樣, 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1930年首屆世界盃在烏拉圭打響, 有13支球隊受邀參賽, 他們被分成4個小組, 最終由東道主烏拉圭奪得冠軍。 這一屆似乎有些友誼賽性質的世界盃沒有設置預選賽, 而是又東道主邀請別國來參賽, 而且只有歐洲和南美洲的球隊。

從第二屆開始, 世界盃開始維持在16隊參賽, 其中因為二戰, 1942年和1946年兩屆沒有舉辦。

1982年世界盃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里程碑的一屆, 世界盃又一次擴軍, 從16隊增加至24隊, 同時時任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開始看到這項杯賽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也看到了足球運動受人喜愛的程度是其他運動無法相比的, 因此82年世界盃第一次打破歐洲和南美洲的局限, 亞洲、非洲和中北美地區各獲得兩個參賽名額, 讓世界盃真正覆蓋到全世界, 可以說阿維蘭熱的這個決定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他極大地促進了足球運動的發展, 讓全世界的足球天才能夠在世界盃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 同時也讓世界盃逐漸成為帶動一國經濟、旅遊、文化的重要賽事。

據德勤的調查顯示, 足球產業已經成為了世界第17大經濟體, 年生產總值達5000億美元, 而世界盃無論從競賽水準、全球範圍內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來說當之無愧地成為足球經濟中“最耀眼的明珠”。 在福布斯發佈的最具價值體育品牌中, 足球世界盃排第三, 2013年品牌價值為1.6億美元。 憑藉以世界盃為代表的各項重大賽事, 國際足聯賺得盆滿缽滿, 而對於主辦國來說, 舉辦世界盃賽事往往可以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 同時在外交、文化上帶來和世界交流的契機。

最近的三屆世界盃中, 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共投入16億美元, 東道國盈利約1.3億美元、國際足聯收益13億美元;2010年南非世界盃共投入40億美元、收支持平、國際足聯收益32億美元;2014年巴西世界盃共投入117億美元,

收益140億美元, 國際足聯預計收益40億美元, 遠超南非的35億美元, 拉動巴西第二季度的GDP上升0.2%。 可以說, 阿維蘭熱在82年的英明決定間接地導致了足球產業在如今的蓬勃發展。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很快就要打響, 而中國隊雖出線無望, 但從中韓之戰一票難求,國足贏球後的全民關注以及目前中超的火熱局面來看,如果中國隊真的受惠於世界盃擴軍而再次打入決賽圈,那麼高興的可就不只是球迷了,各大贊助商、廣告商一定會樂得合不攏嘴的。畢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果能在世界盃中分得一杯羹,那麼對於中國體育產業和世界盃本身來說,都會實現一個巨大的飛躍。

但從中韓之戰一票難求,國足贏球後的全民關注以及目前中超的火熱局面來看,如果中國隊真的受惠於世界盃擴軍而再次打入決賽圈,那麼高興的可就不只是球迷了,各大贊助商、廣告商一定會樂得合不攏嘴的。畢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果能在世界盃中分得一杯羹,那麼對於中國體育產業和世界盃本身來說,都會實現一個巨大的飛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